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1
/ 2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安荣

夏县尉郭中心校, 山西 运城 044400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融入,为学生的积极和主动学习,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最大化的诱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改革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组织高效的教学创新,研究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遵循学生的实际需要,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完善课堂教学的形式,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从而更有效的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纪律是高效课堂的前提,而小学生刚由自由散漫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规范的学习模式。其纪律的培养需要老师的耐心。有了纪律的保证,才能为高效的课堂创造条件。除此以外,打造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教学模式的有的放矢,把握好教学的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接下来介绍几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 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

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把握教材,更要以身作则,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还要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备课时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2 教学模式灵活用,互动课堂效率高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授课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改变过去只重视学生机械掌握知识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全身心发展为目标,加大对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的训练。作为教师,在课前不仅要策划好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还要综合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例如,在引入基本图形的概念时,不能仅仅靠老师在黑板上的画图演示,更要动员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认知的过程变得有趣生动,是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也为更深一步探究图形的性质夯实了基础。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老师不能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来进行教学,要抓住小学生的逻辑特点,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有趣的元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课堂上的互动也能带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搭建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增进感情;还有小组互动的环节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构建团结的班集体做出积极的引导。当然,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只是课堂内容的一小部分,教师依然是授课的主体,故不能顾己失彼。作为老师,不能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要把握好教学目标,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又能恰到好处地进行扩展,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并尝试解决。在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一些新颖的提问,老师要给足肯定的态度,对大胆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求知的成功感和自豪感,反过来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知识的探索也更有底气,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反之,若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却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过多的时间只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而降低学习效率。因此,老师要做好互动与非互动的结合,恰到好处地把握课堂时间,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3 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自主交流的氛围,对于学生来说,产生的吸引力,尤为明显,能够感受到浓郁的课堂氛围,更有助于打造高效的教学情境。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运用新技术,探索合作学习的方法,以寻找到学生的学习方向,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但是从实际中分析看出,面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一直不具有明显的特征,无法引起学生对合作的关注,动态化的课堂不够明显,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向交流的被动局面,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较好方式。在提供小组合作讨论或调查的问题或任务时,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要善于启发,巧妙引用,及时调控,保障学习的顺利进行。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合作交流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

4 创设灵活多变的环境,促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为了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就需要从实践出发,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增添更为精彩的元素,强化记忆,更深刻的解读出课程的内涵,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意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创设出更为直观具体的情境,适当的运用现代化的设备,改变学生模糊的记忆,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轻松自由的接受所学的知识。此外,这样声光融合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有趣的,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比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电教设备为学生展示不同人民币的图案,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然后,可以出示一些使用人民币的场景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人民币的种种用途;最后,通过树杈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这样一来,整个课堂就显得十分生动形象,既能够起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各种数学知识。总结教学好经验,反馈课堂提效率教学内容不应只浮于内容表面,更要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是指在此基础上进行回顾课堂的教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得到相应的反馈。孔子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回顾是指老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的知识点,与之前学过的知识点构成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其更加能够得心应手地掌握知识,在大脑形成长期记忆,而不是仅仅存在海马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小学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醒学生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以此来获得更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同时,回顾也能及时地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对于刚步入学习阶段的小学生来说,重点的把握还不到位,也不能够完全记下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因此,这时,老师的强调就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老师的带领下不仅能够主次分明地进行知识回忆,还能将及时复习的学习方法灌输到平常的教学中。

5 结论

总的来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备受关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以上教学策略,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致力于教学氛围的改进之中,不断进行改革,改善与学生交流的语气,添加更为精彩的内容,全方位进行课程的创新,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亲自动手操作,进行课程的总结、归纳,活跃课堂气氛,应对新课程的要求,满足学生}杯心的愿望,鼓足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学生身心愉悦的感受课程内容,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易必先.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赤子(上中旬),2016(20):256.

[2]张行吉.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科技展望,2016,26(07):230.

[3]赵录敏.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农村科技,2015(12):68.

[4]王昌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13(30):148.

[5]罗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06):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