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单在低年级“爱种子”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6
/ 2

学习单在低年级“爱种子”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探讨

赖嘉慧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钱岗八一小学

摘要:教师在授予学生知识这条大鱼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独立捕食”的方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当中就掌握语文学习的办法,并将学到的知识融汇于实际生活。在“爱种子”教学模式的配合下,教师高效使用“学习单”,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力求在学习单帮助下,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

关键词:“爱种子”课堂;学习单;语文学习


一、学习单的应用现状分析

在国家课程改革的政策推动下,“爱种子”课堂教学模式已相当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貌,但是当前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学习单的应用依然存在着需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通过在调查、访谈,笔者发现学习单在低年级“爱种子”课堂教学中应用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

1.课堂教学中忽略学习单,没有以此为载体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2.对学习单的应用具有机械性作,使得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即“为做而做”,重结果,轻过程;

3.由于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梳理和教师的有效介入与指导,学习单使用过后的教学成效并不明显;

二、学习单使用建议实施行动

(一)理清学习单的编排思路,合理设计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理清楚学习单的编排思路,合理使用学习单,才能使课堂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学习单与“爱种子”的课堂相匹配,为“爱种子”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力量。学习单的编排,从单元到课文,落实点丰富。语文课堂练习主要有四种类型:前置性练习、过程性练习、检测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

学习单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可以分为以下部分:

前置性练习

过程性练习

检测性练习

发展性练习

“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

“检测评价”、“复习检测”

“推荐阅读”、“拓展运用”、“阅读理解”

学习单的编写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积淀。在教学上,教师应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选取学习单的练习,在学习单的辅助下提高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

(二)精心选取学习单的练习,以语言训练为导向

学习单的练习内容丰富多样,并不是所有的练习都与课堂相结合。设计“爱种子”的课堂练习,要从以语言训练为导向的基本设计理念出发。一篇课文学习过后,知识的习得不应该只局限于那篇课文的具体结论。让学生掌握课文结论的同时,感悟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妙,并习得语言表达的方法,在生活中迁移运用。这才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也是“爱种子”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回顾学习单的使用,如若教师对学习单的课堂使用只是单一的讲授,那么语文课堂将会走向枯燥乏味。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灌输式”、“问答式”教学方式,着眼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真钻研课文内容,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入细致地设计和选取学习单的有效部分,结合“爱种子”的课堂教学特点,使学生在动情愉快的语言实践的动态过程中不断训练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三)留心学习单的实施,注重学生语言实践 

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丰富的过程。在“爱种子”的课堂教学中,应将理解课文内容与理解语言文字相结合,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首先,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配合学习单的练习,借助语言文字表达课文内容。其次,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选取语言文字表达课文的主题思想。最后,让学生转变思路,思考课文的主题思想是如何借助语言文字表达的。在学习单的帮助下,学生充分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与使用精妙。

“爱种子”的课堂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感,每个环节都应有学生的充分参与。在语言文字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再回归语言文字,在充分地体验语言文字中获取知识技能。

以《坐井观天》的一个教学点为例,笔者设计了以下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

具体步骤

时间

任务1:

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

1.呈现学习单内容:

小鸟和青蛙在争论 ,小鸟认为天 ,青蛙却觉得

2.学生自主学习,读课文,思考问题,把自己的体会写在学习单。

3.全班交流,同学点评。

7分钟

任务2:

小鸟和青蛙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请在小组内说一说。

1.呈现学习单内容:

小鸟和青蛙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2.小组探究学习。

3.小组展示,同学点评。

10分钟

借助学习单,通过呈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表达的途径,让学生在听说读的过程中得到思维和语言的训练。小组合作探究,更能凝聚智慧,帮助学生逐渐提升自身的语言思维品质。

(四)以学习单为媒介,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在低年级的学习单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犯错的时候,适时得到教师或者同伴提醒、示范,然后自己纠错、领悟,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独立学习和与同伴愉快地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有效学习。教师适时、恰当地介入,巧妙地进行师、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对话,既全面又很有层次地重点训练,非常有利于学生把思维过程用规范得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思维能力局限于直观、形象,所以尽管他们眼中有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但要用语言充分地表达,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导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语言实践中逐步体会和掌握语言的规律。

这是二年级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看学习单的第3题,“选择哪一个成语填入下面的句子恰当?‘大海 ,一望无际,美丽极了。’”

生1:选C,风调雨顺。

师:不对。

生2:选B,风平浪静。

师:对了。下一题。

……

在这个习题讲解中,学生只是知道了题目的答案,至于为何选择“风平浪静”就不得而知了,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这个教学可以进行以下修改:

教学安排

具体步骤

教学意义

一、学习四个成语的意思

1.学习“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细雨”指春天的雨。和风细雨是春天的景致,而和风细雨又被比喻做事温和,不粗暴。)

2.用“和风细雨”造句。

3.学习“风平浪静”。(水面没有风浪,也表示平静无事。)

4.用“风平浪静”造句。

5.学习“风调雨顺”。(风雨及时而适量,指风雨适合农时,年景好)

6.用“风调雨顺”造句。

7.学习“风和日丽”(微风和煦,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朗温和。)

8.用“风和日丽”造句。

使学生结合成语的意思联系生活,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二、区分四个成语的不同

1.谁能说说这四个成语的共同特点?

2.这么相同的成语有没有不同点,谁来说说?

3.抓住成语表达的场景,蕴含意思来区分。

4.联系题目的“大海”进行选择

引导学生掌握区分成语的方法,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之得法”。老师的引导与点拨,使学生逐渐明确了语言的规范、完整、具体等要求,层层递进地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语言品质逐步得到提升。


三、结语

课堂上基于语言训练的学习单的使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提升语言品质,从而提高低年级“爱种子”课堂教学的实效,这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精心设计,科学实施。在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不少,有惊喜,有发现,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用好学习单,上好语文课的信心。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研究的实施过程中,还有个别教师不愿意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上刻板地使用学习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继续进行习单在低年级“爱种子”课堂教学中的行动案例研究,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求发展,在实践中促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