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分析

袁天野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市 101121

摘要:目前建筑混凝土裂纹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施工单位要根据不同情况制订针对性解决方案,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预防手段,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做好混凝土后期养护,为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纹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

1建筑混凝土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

1.1设计问题

在初始设计阶段,如果没有合理规划土木工程混凝土的结构,那么将无法保证后期的施工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类型、参数、构件尺寸等方面,努力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其中,混凝土裂纹是影响土木工程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应当合理设置混凝土的等级、强度,避免产生裂纹。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合理配置钢筋、建筑构件,避免给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1.2环境因素

土木工程的主要部分就是混凝土结构,但是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由于热胀冷缩而出现裂纹问题,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应力。

1.3材料因素

决定混凝土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施工材料是否达标。在建设土木工程时,施工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不仅注重成本的节约,还要关注材料的性能,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测,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

1.4配比因素

混凝土配比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混凝土试验检测和配比设置,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同时控制好添加剂等材料的用量。

1.5施工工艺技术

施工工艺技术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标准进行施工,那么很容易出现混凝土结构质量不达标甚至裂纹的问题,进而对整体土木建筑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2建筑混凝土裂纹的处理策略

2.1选择适合的材料

建筑工程施工前,先要选择适合的材料,根据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选择适合的钢筋混凝土原材料。在对材料进行选择过程中,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使骨料中不含有多余的杂料,进而避免有机物与易产生腐化物质的存在。对于碎石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确保其大小均匀,使其能有效融合,并结合项目实际,对其直径进行合理筛选,以提升整体性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要降低内部含水量,同时在内部可使用膨胀剂等。

对于原材料进行配比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裂纹进行预防,正式使用混凝土之前,要科学地进行配比,同时对其进行试验,若各项数据都达标,方可大面积进行施工。搅拌过程中,还要保证内部的均匀性,同时适当地添加外加剂,使其放热量得到合理控制,进而提升混凝土整体质量。

2.2配合比的合理计算

混凝土中,配合比的合理计算也是一项关键内容。结合不同的施工要求,其配合比也是不同的,但无论数值如何变化,需确保材料的耐久性,并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对配合比合理进行计算。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与实践,确定好配合比,同时科学选择所需材料,确保材料质量都能达标。对于配合比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水灰比要求进行明确,同时进行合理控制,还要对其硬度与强度进行有效控制,避免裂纹问题的存在,提升混凝土质量。

2.3优化混凝土的结构设计

为有效提升混凝土质量,避免施工中裂纹的存在,就要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为避免结构表面裂纹的产生,就需增加钢筋量,虽然无法全面消除裂纹,但能减少裂纹宽度,提升整体强度。除此以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合理设置施工缝,尽可能降低温度裂纹,从而避免混凝土裂纹问题,以及混凝土较大裂纹的产生。此外,对于混凝土进行浇灌时,还要结合具体设计方案开展,完善浇筑方式,尽可能提升结构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2.4温度的合理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要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对质量造成影响,同时有效控制裂纹问题的产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对辅助性保温材料进行灵活使用,避免由于温差的影响而造成裂纹。对于裂纹原因分析可知,水分过多也会造成混凝土裂纹,材料裂纹往往是由于水分所造成的,因此,有效控制水分,也是预防裂纹的方式之一;对于材料配比过程中,选择水分较少的水泥,以降低由于水热化现象而引发的裂纹;对于混凝土入模过程中,若无法对材料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就会因混凝土自身性能的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纹,此时可混入冰块,实现对入模温度的有效控制,还可采用冷藏的形式,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但此种方式对体积具有一定的要求。

可结合冷水循环系统,合理地对内部温度进行控制;配比混凝土过程中,会引发热能问题,由于热能的存在,在对材料进行搅拌过程中,要对水分进行合理控制。可加入适量的冷水,以达到对水分进行控制的作用。此种方式能避免温度升高及裂纹的产生,从而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合理控制,达到提升混凝土质量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对成本进行控制,实现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提升。

2.5浇筑施工控制

混凝土进行浇筑过程中,须进行严格管控,以避免裂纹问题的存在。为避免现场工序的临时调整,而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就需监理人员发挥出监理职能,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监测。为控制浇筑过程中内部过高的温度,就要结合施工的具体要求,设计出分层进行浇筑的方案,合理地对分层厚度与浇筑面积进行计算。浇筑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单侧浇筑的方式,避免多个方向同时进行浇筑,以控制大量气孔的存在。完成单层浇筑工作后,待其达到初凝状态时,方可进行下一层的浇筑施工工作。

2.6振捣施工控制

工作人员进行振捣施工过程中,结合设计次序,合理进行施工,同时还要遵循慢插慢拔原则,即在将振捣棒缓缓地插入混凝土中进行工作,完成振捣以后,还要将其缓慢地拔出,避免在拔出的过程中对内部结构的影响。对于上层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候,需将棒头插入下层混凝土的5cm左右,以提升整体性能。确保其整体性能不产生裂纹。进行振捣过程中,避免下沉,同时合理控制气泡,确保不出现下沉,同时也不产生气泡且进行泛浆为准,避免产生过度的振捣现象。同时确保振捣器与模板间的距离不小于其半径的1/2,且不得与钢筋及其预埋件产生触动。对于那些不能应用振捣器的位置,则可采取人式捣实的方式。且插入的间距,不得超出其半径的1.5倍,同时避免出现漏振现象。

2.7科学养护

完成浇筑工作以后,还要使混凝土实现成型,做好养护工作,确保凝固以后,也能定期进行养护。通过对导致裂纹的因素进行分析可知,若养护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质量,甚至埋下安全隐患。在混凝土进行养护过程中,应确保达到强度要求,避免收缩裂纹的产生。混凝土终凝以后,就要进行养护工作,避免受到太阳的暴晒。可采用麻袋对其进行覆盖的形式,如果气温低于5℃时,则仅进行覆盖即可,若高于5℃时,覆盖以后,还要及时进行洒水处理,也可以直接进行洒水养护,但需确保其湿润性。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还要对养护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同时结合所处的环境,对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养护设备,为其创造良好的温度环境,以控制由于温度过高而引发的裂纹,或者由于水分出现较多的流失而造成的裂纹。

4结语

混凝土结构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完整性,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优良的效果。但是混凝土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裂纹问题,我们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修补办法,很容易出现裂纹扩大的现象,最终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为此,相关工作者应当重视混凝土裂纹问题,有效监控各个环节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强质量管控,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 任万财. 混凝土裂纹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探究[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7):135.

[2] 王武星. 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分析[J]. 装饰装修天地,2019(2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