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会展演艺策划》特色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课程思政视域下《会展演艺策划》特色教学研究

黄可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迅速,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相对应的提高了人们对精神世界发展的要求,习近平主席曾提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社会科技发展带来的专业和职业细化分工,促使演艺行业体系趋向完善成熟。演艺行业正迫切需要专业人才的投入,去推动整体行业的发展。这使得高校肩负起对学生开展实用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的重任,以满足演艺行业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课程思政、演艺策划、教学改革


1.关键概念

1.1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概念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的。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情势将各种课程与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i]

1.2演艺策划

演艺策划就是演出与艺术的结合;是演出活动的艺术呈现方式和活动的构思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最终的展现效果[ii]。演艺策划的主体是从事演出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但是在本论文中存在限定范围为会展演艺策划,含义是以演艺策划为根本大方向发展,会展演艺策划被包含其中为分支。

1.3响应国家号召,谱写思政主旋律

我国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必须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将课程思政融入会展演艺教学可以引导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向好的方向发展。加强思政建设,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国家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1.4创新高校教学模式,实现思政育人协同发展

在高校教学模式中,探究思想政治建设与其有效融合,并保证会展演艺策划课程中党建思政工作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阐述会展演艺策划教学中引入思政实践的价值的基础上,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探寻会展演艺策划“课程思政”教学总体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在新时代背景下,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与高师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思政工作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高度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会展演艺策划教学中,探究思想政治建设与其有效融合,并保证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中党建思政工作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思政的开展对于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和课程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方面来说,课程思政担当着实现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职责,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倡导全角度、全过程、全员育人,强调的是整个过程,发挥课程整体的育人作用,把学校中每个教育工作者承担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教育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会展演艺策划教学中引入思政实践的价值。会展演艺承载的是一种文化,而作为会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策划与管理教学中的各类演艺方法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征,随着人们进入网络时代,高师学生接触到的不仅是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相关的内容,而且还有来自不同层面的社会文化,学生难免会在民族自豪感方面受一些负面影响。而在会展演艺策划教学中实施思政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观,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特别是蕴涵在专业内容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高校教师学生的意识之中,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2. 课程思政融入会展演艺教学的特色路径

61adad23adf42_html_15311bd84420227b.png

2.1深学笃用系列政策,课程创新取得新成效

在现阶段的会展演艺策划课程上,教师往往倾向于运用传统教学材料,在课堂上并没有体现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如果不改变思想,对现有的课程材料进行改善和填充,就会很难满足学生对思政思想迫切提升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度挖掘思政资源,寻找生活中的案例深度提取加工,融入演艺活动进行展现。教师可以将文化体验作为教学重点。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可以在其中融入道德观念、文化观念、政治观念,将它们与专业技能教育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思政思想和专业知识都产生浓烈的兴趣。

教师应按照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针对学习会展演艺策划课程学生,教师应组织各类课外校园文化活动,如主持人大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礼仪比赛、创新创业模拟,不断开设“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实务”以及“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教学,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熟悉创新创业流程,培养学生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教学的发展历程和国家教育政策的阶段性发展是一致的,会展演艺策划的课程其实是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但并非是传统文化的照单全收,而是用思政的方式方法对其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最有代表性的为小品相声京剧,例如当红的德云社,德云社是相声的代表,它将相声发展到广为人知的地步,而德云社的发展虽然是主要是依靠相声演艺,但是这其中也必然离不开德云社严苛的规矩,这规矩正是对传统文化的侧面反映,德云社对传统文化继承是具有代表性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夯实会展策划专业“课程思政”保障,让教师从思想认识上解决好“培养什么人”这个首要问题,并且落实“立德树人”,自觉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和艺术,从理想信念上解决好“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此外,为了预防和化解专业“课程思政”风险,教师还应细化工作目标任务,认真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加强过程管理监督和绩效考核评价,有效整体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2.2会展思政协同发展,教学质量提至新高度

会展演艺策划“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推进进度思路,会展演艺策划是一门研究演艺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其内容科学、严谨和规范,但是会容易失去“新鲜感”,这种现象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觉得该课程学习比较枯燥和繁琐,因此,会展演艺策划“课程思政”必须树立问题导向,积极响应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做到知识与思想相统一,在实践体验中把握书面知识与实践实际操作相结合,做到深度且全面的理解文本语言概念。

在具体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充分结合会展演艺策划学科性质,从社会科学部分提炼出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人文科学部分提炼出社会文化、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等思想政治元素,树立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为了确保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教师应在教学评价体系中融入人文内涵评价指标,设计、构建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科学育人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方案,并有效突破学时和课时限制,寻求专业知识与德育知识的有机结合点。

教师可以开展体验式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进行主题演出,展示学习成果,不限定展示内容可以是时事热点、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等题材,这样既能学习专业知识,也能融入思政元素。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分为各个小组,为学院内各项活动做策划、设计、舞美灯光、剧务等活动,更深入地了解《会展演艺策划》课程结构。

同学们可以向学校申请组成义演队,向民间传统艺术机构学习,与之合作,演出优秀传统剧目,传播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学生以民间艺术为主题进行演出讲解,可以挖掘濒临失传的传统艺术,使它们再次呈现在人们眼前。

2.3教学树立思政理念,体系结构形成新机制

各类文献大部分内容对思政理念有了全面透彻的理解,这极大的帮助了我们对思政概念的正确认识,同时针对这方面的理解内容制定特色的学习方法,从多种角度进行制定例如高校教师教学方式创新、加入思政元素重新理解教学内容、校企结合“以赛促学”、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思想层面等不同方式,这些不同的方式形成该课程的特色教学机制。

但教学方式只是一种手段,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能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教师可以在考核中加入同学们日常表现成绩,从课堂文明程度、作业提交准时及准确率、课外文化的积累多少及上课回答思政与传统文化次数等方面进行考核。让学生了解除传统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提升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聂迎娉、傅安洲,意义世界视域下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与根本遵循[J].大学教育科学,2021.1.

[2]王新华、王娜,论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引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

[3]韩佳,高校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西部素质教育[J].2021.6.

i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