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对学前教育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3

“双减”政策下对学前教育的思考

任红菊

稷王幼儿园, 山西 运城 043200

摘要:2021年7月2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幼儿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坚决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由通知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双减就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及校外培训负担。

关键词:双减;学前教育

导言:

“双减”政策的落地不仅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还对学前教育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我们作为幼教人应该思考如何在“双减”要求下开展好学前教育和教研。

首先梳理了近十年国家发布的有关学前儿童教育的相关文件,同时根据当前“双减”政策的时代背景,国家本就一直提倡学前儿童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有意义的经验”。

“双减”前,很多校外培训机构有大量的学前班课程,这些课程有着“小学化“的特点,有的老师甚至直接用小学一年级教材教授。“双减”后,国家对校外培训机构管理越来越规范化,幼儿园也努力做好家长工作,积极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家长们逐渐认同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希望孩子真得能在幼儿园获得更好的入学准备。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我们再次深刻解读,如何做好“双减”政策下的学前教育。

1 双减政策下的幼儿园保教质量

(一)优化一日生活各环节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结合双减政策,幼儿园应该大力优化一日生活各环节的组织和教育价值,将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让幼儿在一日常规活动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取得良好学习品质。

例如:从来园早签到开始渗透了数学核心经验,让孩子们在签到时,还学会了数学经验,提高了数学认知能力和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从而减少迟到现象。

从生活过渡环节运用游戏或音乐贯穿,消除了无效等待,借助儿歌让幼儿掌握了生活技能,同时班级围绕幼儿的生活活动创设了关于穿衣、喝水、光盘和大便等主题板块,让 幼儿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遵守规则的意识。早操则融合了游戏、体能训练和器械操,不仅增强了其趣味性还达到了有效的体能锻炼。

在体能锻炼、区域游戏、户外活动等一日常规教育中都融入不同的组织策略,积极营造教育的氛围,理解幼儿的童趣、童真,关注幼儿的感受,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感到接纳、关怀、支持的良好环境;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及时追随孩子的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充分发挥生活本身蕴含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二)提高集体教学效率

提升教师把握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深入理解各领域核心经验,更有效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园每天只有一节集体教育活动,那“如何有效开展集体教育活动”就尤为重要了。

幼儿园要组建三级联合教研、建立集体备课、课程审议制度。首先,幼儿园进行学期主题计划审议,层层审核,保证主题计划设计的合理性及教育价值,有更好地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紧接着进行集体备课,再次分段进行备课审议,通过多次修改和尝试,保质保量完成每一节活动的价值;然后进行集体活动教研,通过说课或试讲每一节课,发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吃透教材;最后实践+反思——对教法、学法、幼儿原有能力的提升、目标完成度如何,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不足的环节,在今后的活动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幼儿园不断的引领和专业的支持,更快地提高了教师的设计到组织能力,如何上好“一节课”考验着每位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从核心经验出发,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内容,而素材则为活动目标服务,精准完善每个环节。以课程游戏化为抓手,重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深入推进幼儿进行有效的学习。

(三)充分挖掘“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环境创设理念发生新的转变,本着“减文字、降高度、去装饰”的理念,处处都体现了儿童是环境的主人,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幼儿园的环境逐渐深入在幼儿园里,主题墙、区域、自然角等都是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以最直观的方式记录着孩子游戏、思考、探索、发现的活动轨迹,同时也是幼儿园课程内容实施的不断延伸。

如:主题墙的大转变——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幼儿思维过程,主题墙脉络清晰,将环境真正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环境互动的好伙伴,引发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幼儿园能够跟着时代步伐、季节特点以及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将课程深剖析、紧追随、会呈现。《近期的多变气候》《楼梯大揭秘》《疫情防控我知道》《我长大了》《劳动最光荣》《快乐种植》等主题环境创设与儿童化、趣味化、生活化有机融合在一起,将主题和环境创设融为一体,以简约美观为原则,营造雅致温馨的环境。

在班级教育环境不断优化中,教师对环境创设理念的认识和落实也提升了,真正开始让环境服务于幼儿的发展,思考环境中的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自然、自由、自主、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健康成长。鼓励教师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呈现,脉络清晰,有深度,有内涵,做头脑清晰的引领者,才能培养出思维清晰、会做计划的新时代好儿童。

(四)教研工作和评价体系要跟进

保教工作的质量与教研工作紧密相连,教研工作是幼儿园立园之本、兴园之策、强园之路。“双减”政策实施以后,幼儿园将会加大教研力度,提高教研的质量,一周一次主题教研和班级教研,两周一次园本大教研,根据工作的需求随时开展小教研,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及时雨,促进幼儿园的教师更快地进行深入学习和研讨,帮助教师提升新的理念,会干,巧干,逐渐成为研究型的四有新教师,让我们的教研工作从提高质量向价值引领的转型,从研究怎么教向研究怎么学的转型,从研究课堂内向研究课堂外的转型。

同时,作为龙头园,做好辐射工作,将幼儿园的先进理念和优质活动流动起来,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推动乡村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做到幼有优育。

同时,在保教工作中,要建立幼儿园完善的评价体系,优化园所管理,落实工作情况,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全面推动幼儿园高质量教育的发展!

2 双减政策下的幼小衔接推动

“双减”意见原文: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总结起来,“双减”政策的底层逻辑:针对学科教育,要把学科教育回归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减轻家庭负担;最重要的是,幼儿园还应正确积极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推动。

幼儿园应该与小学积极开展幼小衔接联合教研,纳入本年度教研计划,作为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更好地落实小学“零起点”以及幼儿园的衔接工作。第一,我们要组建幼小衔接教研团队,制定有效衔接的清单。第二,建立集体备课、课程审议制度,落实小学、幼儿园教师互进课堂,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幼小衔接取得丰硕成果。

(一)双向衔接要规划

根据幼小衔接相关文件精神,将一年级作为幼小衔接适应期,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创设与幼儿园相衔接的环境,适度调整作息安排,提供一定数量的图画书、玩具和操作材料,努力减小衔接“坡度”;帮助学生逐步适应从游戏活动向课堂教学为主的转变。

幼小衔接教研团队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进行教研与制定详细计划。

首先,要充分认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从“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方面做好“全方位”的衔接,进一步明确衔接的主攻方向。借着“双减”的东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次,对“零起点”教学小学要深入理解,开好头,起好步,为达到提质增效的“双减”目标贡献力量。

最后,制定过关清单,让一线教师做到三个明确:

到底要做什么? 方向明确

到底要怎么做? 过程明确

到底要做成什么样? 结果明确

每节课到底怎么做?到底教了没有?教对了没有?也成了思考和关注的焦点。

幼小衔接教研团队,进行统编教科书的过关清单,让一线教师对照清单进行检查。重点关注:这一课中的基本知识,关键的能力是否教到位?核心素养是否落实到位?

认真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幼小衔接实施方案,加强教师学习研讨,注重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适应”,努力探索幼小衔接的有效“零起点”教学模式,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衔接能力要储备

幼儿园根据以上幼小衔接的工作,再次规划小中大班幼小衔接的内容,制定各年龄段的清单,如何衔接?怎样落实?都要进行步步规划,从入园起,就为幼儿贮备各种能力,做好衔接准备。

总而言之,幼小衔接重在要把孩子的自主学习回归其原来的自身萌发的好奇心、求知欲。小学和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开展课程研究,坚持儿童立场,坚持双向衔接,坚持系统推进,坚持规范管理,高质量完成过渡性课程;在科学指导下开展实践探索,积极开展符合本地、本校、本园的实际路径,构建幼小衔接科学有序的良好生态。深刻领会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开展双向衔接和联合教研,把工作做深、做透,做出成效。

3 双减政策下的家长工作

幼儿园要很好的利用公众号以及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的平台,为家长介绍一些科学育儿的新理念和展示幼儿园的重点工作,做到家园互通。同时定期开展家长会和开设公益讲堂,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为家长普及教育幼儿的方法和理念,并为家长推送有关育儿的专业书籍,家园同步!做到不留家庭作业,不增加家庭负担!

3.1 有效陪伴很重要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家长要多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多读书籍,了解儿童的敏感期与年龄特点,做有效的、高质量的陪伴。要培养出身心健康、情绪积极的孩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保证孩子的运动、玩耍和劳动,使每个孩子有快乐幸福的童年。

3.2 亲子共读要坚持

作为最了解孩子的人,家长要更专注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与老师携手,做好亲子阅读,从小培养幼儿爱阅读的习惯,扩宽幼儿的视野,共同为孩子成长助力。要知道,孩子的学习是爬坡,更要家长和学校的“双向奔赴”。

学前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可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充满学习力的人,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双减”政策的落实让老师真正回归教育的初心。

4 结论

最后,老师们多关注学前教育,多宣传、解读学前教育中所蕴含的“儿童”形象。“教育关乎人类的未来、国家的发展,儿童教育则是基础,它的良好、健康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意义重大,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是科学儿童观的理解者、践行者和促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