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说到写,笔随情动——浅谈二年级看图写话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由说到写,笔随情动——浅谈二年级看图写话教学

莫升明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有为小学 广东省 佛山市 528216

【摘要】

“说”是“写”的先导,也是“写”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让学生先“说”,“写”才会变得简单。要坚持先说再写,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口头表达能力,“说”作为基础,从动口到动手,由吸收入头脑,倾吐于口中,描述于笔端,笔随情动,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得多了。

关键词 说得流利 尽情地说 写得流畅 水到渠成

二年级的小朋友对于写作文是个陌生的话题,我就用“说”作为钥匙,打开孩子们的写作大门。因为会说话,就是写好话的前提,也是写好话的关键。二年级的学生识字少,所以“说”比“写”更容易,我们要为学生创造说话的舞台。《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作文要求明确提出:“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只有说得流利,才能写得流畅,由说到写,让说话尽快地过渡到书面表达,使写作真正成为“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

一、看画仿话,编出新话。

二年级的课文插图精彩纷呈,那些充满趣味性的图画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很有吸引力,哪怕在上课时,我们偶尔也会发现一些孩子陶醉在插图中涂涂画画,有时还伴有窃窃私语。在教学完课文之后,老师不妨有意识地将精美的插图,结合原文内容请学生说一说,想一想,编一编,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回忆故事内容和情节,让学生给课文的原“画”编出新“话”。

1.仿一仿,让学生“说”出一片生机。

低年级的课文篇幅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模仿。课文《秋天的图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在文字旁边,画着美丽的秋天图,学习完课文后,我问学生:“秋天来了,除了山野是一幅美丽的画,还有哪里也是一幅美丽的画?”有的说公园就是美丽的图画,有的说校园就是美丽的图画,还有的说我家小院就是美丽的图画。于是,让学生继续说“秋天来啦,秋天来啦,树林就是美丽的图画。柳树披上金黄的头发,枫树伸出红色的小手……”他们说得多精彩啊,简直与课文媲美!这样,自然而然就引起学生的写话兴趣。

2.编一编,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

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除了复述课文外,还有续编课文,可以作为课堂说话题材来训练。在学完《蓝树叶》一文后,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了“林园园她会不会知错能改呢?”于是,我给了学生开头“又是一节美术课,老师教同学们画小草、红花和牛羊……”同学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大部分孩子都把林园园塑造成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的好孩子。通过续编故事,激发起他们自由表达的欲望,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在思想上让孩子们受到教育。《坐井观天》的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了孩子们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我就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假如小鸟把青蛙带出来,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就这样,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看画说话,让学生画中有话。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或者课文插图,很多都是单幅图的,也有几幅连环画的,画出故事的梗概。在每一次写话之前,我引导学生用眼睛看仔细,用心去想象,用口说清楚,最后用笔写精彩。

1.妙用插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低年级语文教材抓住儿童喜欢图画的这一特点入手,在每一课中都有插图,这些课文插图既生动且富有儿童情趣,适合低年级孩子的学习欲望。于是,我便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些插图对他们进行说话训练,不管只是说一句话还是一段话,在每堂语文课上,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训练。日积月累,学生除了积累了许多说话的方法经验,还为写话打下基础。学习完《找春天》后,我出示春天的插图,引导孩子们先整体看图,说说图中画了些什么,让学生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看图,逐一说出每一种景物,最后,指导学生将全部内容连起来说,可发挥想象力,说说图中没有画出来的景象。学生有所看,有所仿,基本上都会说、会写了(当然,老师不能灌输统一的说话答案)。

2.看图说话,培养观察能力。

学生看到一幅新图画时,总会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但真正让他举手说给全班听时,他就不敢了,这就是因为对图上内容没完全熟悉),这个时候,我们不要过多打断、干涉,要鼓励孩子将他们看到的情景尽量地多说,只要是与画面有一点相关,他们想怎么说就让他们怎么说。他们只要用几句话说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就行了。如“小兔过河采蘑菇”一图,我引导孩子们想象:小兔为什么要去采蘑菇?是不是肚子饿了?还是要给好朋友去送生日礼物?这只小兔是什么时候出门的?在路上可能会遇到什么?前面有一条小河,小兔想到了哪些方法过河?大象是如何出现的?大象和小兔有什么对话?他们是怎样过河的?过了河,在岸边看到什么?小兔怎样采蘑菇……引导学生把画面看清楚了,想丰富了,该如何把看到与想到的素材结合起来,合理而又流畅地表达出来。

三、听话评话,创出佳话。

想让在写作上刚刚起步的孩子们越写越有劲,越写来越自信,就得让他们的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承认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悦。

1.老师给学生的说话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快乐。

当学生把图画内容说完后,老师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他会显得十分自豪。应该注意的是:他不一定是说得最好。所以评价时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说话内容进行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大力鼓励。比如“你会用上比喻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从你说得这么详细,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我发现你声音响亮,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会说得更好……”这样的鼓励会激发孩子们说话的兴趣。

2.学生对学生的说话评价,让他们之间分享成果,快乐共享。

好多老师认为,低年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很低,小组或同桌互评难以进行。但我觉得互评不一定非要让学生说得头头是道,或者具有专家型或学者型的味道。二年级学生的互评,直接而简单,基本上就是“好”或者“不好”这些评价词。让孩子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说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得到他人的肯定。这不仅让孩子享受快乐,更点燃了他们创作的热情,是很有效的激励方式。有效地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价,既提高了他们说话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胆量,让孩子们找到自信,学会赏识自己,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写话的兴趣,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写话能力。

四、先说画后写话,写出“神”话。

说是有声语言,写是书面语言,说和写关系十分密切。要写好,先得说得好,一般来说,说话流利,有条理的人,他的作文基本上文笔流畅;但是说话语无伦次的人,他的作文也没有条理!“能说会道”是写好话的前提,是写好话的关键。每次写话之前,我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启发学生先说说,说好了再动笔写。要坚持先说再写,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作为基础,再过渡到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上,为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降低难度。学生经过这样反复的说话训练后,再进入动笔写的训练,从动口到动手,由吸收入头脑、倾吐于口中,再到描述于笔端,笔随情动,写出“神”话!

总之,低年级看图写话训练,是为高年级的写作做准备,我们应以激励学生写话兴趣先行,训练跟进。对写话的要求先说后写,说写结合,向“我手写我口”看齐,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相信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就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燕玲. 浅谈提高二年级语文看图写话的教学策略[J]. 才智, 2018, 000(001):75.

  2. 王艳茹. 浅谈小学一、二年级看图写话的策略[J]. 新课程(小学), 2016, 000(005):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