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即时反馈研究——数学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3


高中 数学课堂即时反馈研究 ——数学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刘报

安徽省泗县第三中学 邮编 234300

摘要: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创新精神的培养,都离不开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高中数学课堂即时反馈学案导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即时反馈方式,通过教学案的设计与使用,营造恰当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即时反馈 教学案 设计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教育者一直关注的课堂。笔者通过几年对的教学案设计与使用实践中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设计与使用数学教学案,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课堂即时反馈和教学案实施的背景

高一入学的学生普遍存在上课听懂不会做题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数学备课组通过研究发现,课堂即时反馈存在一定问题,数学备课组抓住新课改的有力时机,为了学校在竞争中生存,经过研究与论证,结合课程改革比较成功的学校经验,备课组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了推行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备课组制定相关制度。(1)加强集体力量,完善集体备课制度。规定每年暑假一个月是集体备课时间,这一月教研组要求备课组的每一位老师要熟悉集体备课内容、钻研教材、教学案设计等。(2)建立健全二次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所设计的教学案只能解决一节课的粗枝大叶,具体的细节还要教师本人根据自己的“班情”、“教情”对教学案再“精细化”。对第一次所设计的教学案再进行创造性的修改、加工、完善、提升,从而实现课堂高效即时反馈。实践证明,采用“教学案课堂即时反馈”的教学模式,使我们学生的成绩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创造出三流生源的一流成绩。2019年我校《高中数学课堂即时反馈研究策略》被确定为市级课题,同年10月正式开题研究,现已进入后期研究阶段,预计2022年初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课堂即时反馈与教学案设计前准备

教学案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准备工作尤为重要。教学案设计必须符合教学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需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除了要研究课程标准、学生、教科书、现有资源,集体智慧等。在设计教学案之前要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对每个题目设计,每个问题的提出,都由备课组全体讨论,制成预备教学案,然后对预备教学案开展“先行课”研讨,由主备老师先行上课,课后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大家评课、讨论、反思后再定稿。

三、课堂即时反馈与教学案设计原则

教学案是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将课堂即时反馈与课下相结合,培养学生能力,注重学法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把学生由观众推向舞台。所以教学案编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案构成

教学案主要有案头和内容构成,案头包括学科、年级、编制人、审核人、时间、课题、重难点、学习目标。内容包括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当堂检测、课后巩固及课后反思。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摸索发现,一份成功的导学案设计如下表:

年级

学科

课题


授课时间


撰写人


审核人:

时间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 习 目 标



教 学 过 程

一 自 主 学 习


二 师 生 互动



三 当堂检测



四 课 后 反 思


五 课 后 巩 固 练 习



2、课堂即时反馈要求师生角色转变

新课标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生本设计”设计原则。所谓“生本设计”是指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学习为主要思考坐标。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设计教学案。让学生在课前、课堂上带着一定情感、态度、价值观去主动学习,获得发展。为此在设计教学案时,必须自觉转变过去作为权威者的“师本角色”取而代之以师生平等互助学习的“生本角色”,在教学案中得以充分体现。例如在设计统计图表教学案课前预习环节中,要求学生以6人一活动小组,到社会上调查统计图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上课时要求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阐述他们的调查结果。如股市业绩表采用条形统计图;股市的增减情况及医生给病人做心电图等用折线统计图;超市各个部门的销售情况及电脑硬盘存储量等用扇形统计图。通过社会调查,学生自己能够熟练掌握各个统计图的特点。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社会调查,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学习品质及他们合作交流的意识等。这节课完全通过小组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就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教学案设计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就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3、课堂即时反馈的教学案设计要关注师生互动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的场所,而课堂教学必须要借助交往中的互动来进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为此在教学案设计里要能够体现师生互动环节。教学案中师生互动是通过设计例题讲解、例题的变式及学生自编习题来体现。例如在设计基本不等式教学案时

例题讲解:已知618b40bc6017f_html_cc35bf08b68c6bf8.gif ,满足618b40bc6017f_html_fce21ce7af482a9e.gif ,求618b40bc6017f_html_eff51a6ea9fe2452.gif 的最小值?

变式1:若618b40bc6017f_html_327f7c0d4a846d5c.gif618b40bc6017f_html_64bbf2e96ef70b0e.gif ,且618b40bc6017f_html_67306ec03d7c9e67.gif ,求xy的最小值?

变式2:已知618b40bc6017f_html_cc35bf08b68c6bf8.gif ,满足618b40bc6017f_html_d84c6ea0fb6186bd.gif ,求618b40bc6017f_html_eff51a6ea9fe2452.gif 的最小值?

变式3:已知618b40bc6017f_html_cc35bf08b68c6bf8.gif ,满足618b40bc6017f_html_fce21ce7af482a9e.gif ,求618b40bc6017f_html_821c48cdd029a9f3.gif 的最小值?

问:学生自编一道相关题型,至少提供两种解法。

通过例题的讲评、例题的变式、自编习题及一题多解,很好架起老师与学生互动的桥梁,深刻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4、课堂教学即时反馈的教学案设计电子化原则

电子化的教学案具有开放性强,方便教学素材的引用和资源共享等优势,对老师技术要求较高。电子化的教学案具有设计美观、便于循环利用、携带、保存等优势,电子化教学案方便多次修改加工。电子化教学案设计注意问题:(1)团队合作,因为创建电子化教学案的各类素材的积累数量非常的大,消耗的时间会很长,需要人力也很多,所以尽量避免个人的单打独斗。从而提高电子教学案的绩效。(2)技能培训,由于创建电子教学案需要对各种教学软件及计算机要有熟练运用能力,所以备课组要加强对组内的全体老师培训。(3)交流总结,由于电子教学案设计具有创新性、循序性、多元性和历史性的特点,所以应正确认识评价已有的教学案。通过教师及学生间的交流借鉴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打造出优质高效精品的电子化教学案。

四、课堂教学即时反馈的教学案高效利用原则

精心设计的教学案,能否到达课前预期课堂即时反馈的要求。关键就是看你如何使用教学案,此外还需老师的智慧与实践经验。

1、即时反馈的教学案要有利于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根据自身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凡是有教学案的课节,至少要提前一天将印制好的教学案发给学生,根据学案的内容,指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例如在正弦定理的教学案设计中要求学生探索正弦定理表达式是如何生成的,从学生自主学习来看,有的学生做的比较好,学生想到从直角三角形618b40bc6017f_html_fd2611f212fe9497.gif 等边三角形618b40bc6017f_html_fd2611f212fe9497.gif 一般三角形,甚至有的学生计算器来验证一般三角形。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很容易把正弦定理的内容掌握。

2、教师课下要精心批改,课上要即时指导学生自查自纠

课下教师要把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收上来仔细批改,要做到有发有收,有收必改,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预习中存在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把握讲课方向和重点。上课时对学生出错比较多的地方即时让学生自查自纠,有难度可以分组讨论,通过这些让全体学生动起来。课后要求学生把订正好的学案再一次上交,再一次批阅。例如在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案批改中,发现许多学生对函数618b40bc6017f_html_534c4bee00358020.gif 单调性书写上出现问题,针对于这个问题,通过取特殊点、几何画板做出图形,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变化趋势。

3、课堂即时反馈的教学案要有利于学生整理和保存

当一模块结束时,学案又成为复习资料,老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对本模块的学案集中起来再研究,再组合,帮助学生知识再现,有效起到温故而知新作用。例如在期中、期末考试前我们会结合以前学生在学案上出错率比较高的知识点整理出两至三套试题。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还有利于调动学生保存和再次利用学案的积极性。

五、即时反馈的教学案有利于反思原则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7组

8组

9组

10组

总和

正面向上次数

97

38

36

102

20

12

48

42

49

39

483

正面向上次数

63

42

44

98

20

8

52

38

51

26

442

频率(正面向上)

0.606

0.475

0.45

0.51

0.5

0.6

0.48

0.53

0.49

0.6

0.522

让教学案反思成为提高教学效率,加速老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教学案反思可以推进教师之间的互助,实现共同发展。教学案反思必须有序进行,要结合集体备课、上课、评课等活动进行反思。总之在设计与运用教学案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需要逐步的加以解决和改进。例如在频率与概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很不清楚。通过反思,我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还很模糊,于是我要求学生在课下做抛硬币实验。如下表:

通过抛硬币实验,学生对频率与概率产生浓厚兴趣,对频率与概率的概念理解比较深刻。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即时反馈的教学案设计与使用会出现不足,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去完善。笔者认为,课堂即时反馈的教学案一体化模式是处理学生上课听懂不会做题很理想的一种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