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绽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9
/ 2

让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绽放

顾蕾

无锡市厚桥中心幼儿园 214105


摘要:在幼儿园的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游戏教育,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还能够更好的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优化完善幼儿的游戏环境以及实现游戏和情感体验的有效融合,为促进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园教育;应用探究


1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不同的阶段,游戏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而良好的游戏习惯是我们终身受用的。当我们处于幼儿时期时,我们的思维和游戏能力都不成熟,在外界的引导下我们遵从自己的本心,开始了探寻世界的旅程。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游戏就是一个微小的世界,他们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或悲伤的体验,在游戏中发展自己的思维、锻炼自己的能力。

1.1 游戏教学可以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游戏教学不同于应试化教学,首先游戏教学强调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不会给幼儿的心理带来压力,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幼儿的身心能够健康地发展。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利用游戏活动来引导幼儿的思维,发掘幼儿的情感变化,进而提升他们的感知,打开他们的内心,引导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此外,游戏本身能够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幼儿在游戏环境中,能够形成一种乐观而轻松的学习心态,这对未来的学习都是有所助益的。

1.2 游戏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接受社会知识

由于幼儿的思维没有建立在现实的社会上,因此他们的思维比成人的活跃,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他们的现实社会知识匮乏。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幼儿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增进他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教师以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认识世界,教师们设计具有现实社会背景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思考问题,探索世界的发展规律,这让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进一步的加深。此外,幼儿还能够在游戏活动中结交到许多现实的伙伴,与他们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学会合作,进而促进他们社会能力的发展。

2 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策略

2.1 提高幼儿认知,推动课程游戏化实施

想要贯彻落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师应该发挥自身作用,潜移默化地改变幼儿学习状态,不断提高幼儿认知。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观察幼儿,分析幼儿学习习惯、观察幼儿喜欢参加哪些类型的活动;并且通过沟通和谈话,了解幼儿兴趣爱好,知道幼儿平时喜欢玩什么游戏,看什么动画片,听什么故事。当幼儿教师对这些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可以开展游戏化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幼儿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认知,不断推动课程游戏化的开展和实施。

绘本《藏在哪儿了》主要描述动物们进行捉迷藏游戏的欢乐场景。通过对绘本的讲解,幼儿能够学会开展捉迷藏游戏的具体方法,灵活运用剪刀石头布的玩法。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座位上进行剪刀石头布的小游戏,帮助幼儿熟练游戏规则。随后,可以询问幼儿是否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当课堂氛围被推向一个高潮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捉迷藏游戏。在游戏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有效开展游戏,还应该巧妙地提出问题,例如你觉得藏到哪里别人不会发现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幼儿能够快速找到游戏的关键,并且发散思维找到最佳躲藏地点。这样的教学流程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而且还能帮助幼儿发展思维,从被动参加游戏到主动引领游戏。

2.2 鼓励幼儿参与游戏

幼儿是极具创造性的,幼儿因为涉世未深,因此会有很多自己独特的想法,将幼儿置身于材料丰富的户外游戏环境中,幼儿可以创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也有例外,幼儿的家庭环境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虽然大部分幼儿都对游戏有些浓厚的兴趣,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幼儿不愿意参与到其中。对此,教师要发挥自己对幼儿的引导作用,主动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之后以温和的语气教导幼儿,打开幼儿的心结,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户外游戏活动中。

例如,以“运西瓜”游戏为例,要将幼儿分为两个组,以两人组合的形式抬着运有“西瓜”的筐从起点跑到终点,再由终点折回到起点,交给下一组的人继续。这个游戏需要幼儿有一定的反应能力、跑步能力等,大部分幼儿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但是也有少部分幼儿觉得自身能力较差等原因不愿意参与。对此,我对这些幼儿予以鼓励,也动员其他人鼓励他们,让幼儿明白,游戏重要的是经历的过程而不是输赢,转变了幼儿的心态,促使所有的幼儿都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这样,通过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对积极性不高的幼儿予以鼓励,让他们明白了参与游戏的意义,帮助幼儿树立了正确的观念。

2.3 优化户外活动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幼儿的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也促进了幼儿园教学的改革,但是,幼儿教育中的户外游戏活动形式却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围绕固定的游戏设施展开。户外游戏对幼儿的体质、智力和个性发展的作用都是不容小觑的,教师要积极优化户外游戏活动的形式。在参与户外游戏的群体上,不再局限于某个班级,可以将整个园区的幼儿聚集起来共同参与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带给幼儿全新的游戏体验,还能够真正落实大带小、大帮小的想法。此外,幼儿园还可以与家长商量,定期开展亲子类的户外游戏活动,让家长也参与到游戏中,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家长与幼儿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家长对幼儿的了解,对家长教育幼儿也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家长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提出对游戏的改进意见,优化户外游戏活动的形式。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能带给幼儿全新的学习体验,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对户外游戏活动的形式要及时更新,始终让幼儿保持新鲜感,促进幼儿的各方面发展。

例如,以“滚轮胎搭房子”游戏为例,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增进家长对幼儿的了解。家长在游戏中与幼儿共同努力,促进了家长和幼儿的交流,而家长也对游戏提出了一些建议,使户外游戏活动更加完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有效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幼儿教师需要提高幼儿认知、关注幼儿动态、丰富游戏环境、渗透游戏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对课程游戏化认知不清晰、幼儿无法有效融入游戏化课程、游戏环境创设与需求不吻合、课程游戏化缺乏整体化体系等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深度挖掘课程游戏化的价值,在教学中真正渗透游戏精神,帮助幼儿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秀兰.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价值浅谈[J].读写算,2021(23):59-60.

[2]黄梅婷.展“莆风莆韵” 焕游戏之彩——莆仙文化背景下幼儿园特色游戏组织的实践与探索[J].教师,2021(23):75-76.

[3]李晓玲.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开展木偶游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