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3
/ 2

浅谈初中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王志元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342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主要教育方向。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德育心理健康问题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到了这一问题,强调要提高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心理素质的提高,要求学校更多地关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这个阶段,学生处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的一个发展过程当中,所以,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生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初中生这个年龄正是形成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与学校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避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就需要学校加强引导,加大宣传,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宣传正确的三观,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切身的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如果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不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必定会对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例如在体育课的教学当中,体育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精神,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当中,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团队,团队之间进行游戏互动,在游戏过程当中无形的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心理知识。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2.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存在的差异

首先是二者理论来源之间的差异,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而德育的教育理论,主要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和伦理学,这是二者本质的区别。其次,就是教育形式上的不同,德育在教学过程当中主要采取上课的形式进行,与普通的学科知识有点相像,相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是在活动当中进行,主要方式是以团体为主,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亲自去体会和感受,从而形成自己的情感,能够切身的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再次就是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把学生与教师放在同一等的地位上,也就是说,学生与老师之间不必受到身份的束缚,是平等的关系,主要遵循民主的原则,这样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必害怕老师,从而让老师真正的走入到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发现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其进行启发和引导,解决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后,在价值取向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不断地引导学生融入到社会当中,让学生可以在政治思想以及道德方面与社会同步,从而保证学生与社会同步发展,避免出现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

2.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存在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形成全面完整的人格,虽然二者在理论来源实现方式方面存在的差异。

比如,虽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上课形式之间存在的差异,德育主要是以上课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活动的方式进行,但是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们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就是德育的发展和延伸,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种,因为二者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与性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方法

3.1在教育方式上进行融合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当中主要是把系统的德育知识教给给学生,就像普通的学科一样,但是不同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又比学科教育更加的灵活一点。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较灵活,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学到知识。现代的教育越来越认为,初中阶段的教育应当摒弃传统的授课方式,改变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模式,改变一味灌输的教育模式,相反的,应该积极的采取新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亲身的体会知识,能够在活跃的氛围中去感同身受,从而更加快速地接受新的知识,也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知识并记住知识。所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可以采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将二者进行融合。

3.2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相互的渗透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因此在进行德育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融入到其中去,二者进行相互的渗透,从而使学生在德育的教学过程当中,不仅学到德育的知识,而且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在面对一些困难和生活的压力时,可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不怕困难,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形成良好的人格。

3.3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

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想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状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仅如此还要对学生的各种习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有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比较亲切的感受,真正的融入到课堂当中来,认为知识就在他们的身边,就在生活当中,心理健康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必须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3.4融入社会力量,形成家校社联合体系

我国教育部门在改革教育中提出,发展教育必须考虑到社会实际,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断地加强顶层的设计,为学生的教育设计出良好的体系。因此融入社会力量,让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形成有机地联系,家长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参与到学校当中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当中来,但是目前,家长参与的形式主要是与学习相关的,并且家长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水平不足,不能够与学校进行同步的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学业比较繁重,并且生活和学习,以及自身的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也正是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人格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积极的进行探索,把心理教育尽可能地融入到德育当中,让学校社会以及家长可以更多的关心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三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共同进步,形成家长,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有机结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正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形成健康的心理,能否形成良好的人格。需要学校教师与家庭之间的共同努力,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让学生可以真正的体会到心理健康与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出全面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丽辉.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及整合[J].吉林教育,2019(06):45+68.

[2]李月琴.浅析初中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223-224.

[3]裴珮.初探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J].新课程(中),2017(0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