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建筑学及其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信息建筑学及其评价研究

翟康康

身份证号码 : 61048119921220****

摘要:生态设计是日后高层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对生态建筑学及其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了生态建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分析了生态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并对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深入分析。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设计;应用
前言
20世纪以来,人类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形成了巨大的矛盾,生态建筑学的理念应运而生。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城市中土地资源不足的缺点开始显现,而高层建筑的出现则有效的缓解了这种情况。但是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其对周边环境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因此,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将生态建筑学运用到高层建筑设计中刻不容缓。本文简要阐述了生态建筑学的概念,其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基本原则,同时简要介绍了风水学中存在的与生态建筑学相类似的理念以及如何将生态建筑学的知识科学地运用到高层建筑的设计中。
1、生态建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生态建筑重视人与建筑环境并重。在生态建筑系统中,大众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建筑环境这一大生态系统中生存和发展。其中,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是物质基础,也为人工生态系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维持企业法律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优美的自然景观环境也作为“文化资源”存在,具有生理、心理和审美的社会价值,与建筑环境的“人工美”密不可分。所以,生态建筑学也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协调与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创造生态建筑环境和设计方法。
从“功能”的角度来说,生态建筑学反映了人、建筑环境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系统是指生态平衡、生态建筑环境设计与“美学”的关系,即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社会环境因素对生态建筑环境的功能和形式有很大的影响。生态建筑环境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经济、技术、美学、人文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综合影响,从而体现建筑的社会文化内涵。人类、建筑和社会环境的元素之间也存在着平衡的关系。社会进步意味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受到特定的时代和文化影响,推动建筑环境的变化和发展。生态建筑的发展也需要生态美学的同步发展。人工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建立有利于人类的生态平衡是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生态建筑的研究就是利用生态规律来协调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全能”设计目的。

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生态建筑学与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需要贯彻绿色建筑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中常规能源的应用,尽可能采用地热资源、水资源、日光等不同环保能源进行设计。此外,也要处理好建筑生产期间产生的废品,对其合理处置、分类处理,以此来降低日常生活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对周围的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与此同时,也可在建筑周围环境中种植树木等,把人工和环境良好结合,利于实现生态建筑目标。
2.1 新能源的应用
化石燃料的消耗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对化石燃料实际需求较大,导致人们开始在生态敏感地区钻探,出现石油泄漏、空
气污染和大气破坏等问题。未来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为满足低能源标准,需重新设计空调和供暖机械系统、照明系统,大力应用环保建筑技术,增加对新能源以及替代能源的开发。如对于业主来说,现在业主购买可再生能源包括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建筑设计师可以在设计期间也开始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于高层建筑设计中,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未来建筑师可以设计一个完全由自我构建,并有足够的剩余能源应用到城市供电系统。如,在纽约的第七大道与第42 大道,由建筑事务设计的环保建筑,其利用环保玻璃控制太阳热量的积累,并提供了最佳的日光照明。
2.2 光感装置的应用
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对工作环境品质给出更为严格的标准。因此,在建筑设计期间设计人员需要秉持舒适化的设计理念,考虑建筑各空间之间的具体组合方式,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其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如在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就可以结合建筑的布局,考虑好自然光和周围景观之间的设计,在建筑内部中利用光感设备进行设计,调节光线的强弱,利于提高感官的舒适度,也可以节省能源。此外,除了利用光感装置以外,设计人员也可以建立一个空气循环系统,营造良好的建筑通风环境,结合建筑物的功能、动静以及舒适度、气、光等环境进行设计,保证大众可在一个无公害、洁净的建筑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2.3 植物和水的应用
对于建筑师来说,了解绿色植物、水和污水之间的关系对于他们控制水的消耗、减少污水量和使用自然植物来减轻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是很重要的。高层建筑每天要消耗数百万加仑的水,而一场风暴会将数百万加仑的水投入下水道或地下水中,而地下水会吸收建筑材料中的有毒物质。工程师和建筑师正在合作开发用于洗涤和浴室使用的非饮用水。由于光合作用有助于人类健康,绿色植物还与建筑物一起使用,在将充满化学物质的水排入周围环境之前,对其进行处理。在一些建筑案例中,绿色植物和其他生物甚至被用来将废水转化为饮用水。


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期间,设计人员需充分的考虑到植物和水资源的应用,发挥绿色植物和水资源的优势,利于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大力节约能源,为构建环保型社会作保障。

2.4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均占地面积不断减少,为有效缓解矛盾,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高层建筑不断增多。高层建筑虽有效的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扩展了人类活动区域,但同时其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主要体现为:
高层建筑资源消耗量大:为满足高层建筑内部功能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电力,水等资源;
环境造成污染:电梯,中央空调等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噪声污染,影响高层建筑的舒适度,高层建筑外墙广泛使用的玻璃幕墙以及霓虹灯等产生大量光污染,对人以及飞行动物的视觉产生干扰。
影响生态气候:排布密集,间距狭窄的高层建筑会加快建筑间气流流动,进而影响建筑周围环境状况,尤其在雨雪天气下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不利影响,高层建筑密布的城市产热量大,城市与乡村的热量差异也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2.5生态高层建筑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同样遵循5R原则,旨在借助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综合使用率的目的,降低高层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索取和破坏,使得建筑能够有效的融入到周边的自然环境中,从而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6具体应用:
建造时尽量采用绿色清洁的建筑材料,如结合使用木材及钢材等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利用碳素吸声材料以减轻噪音污染,室内设计中采用水泥聚苯板隔热材料,选择无毒无害的建筑材料;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作为建筑的主要能源,以减少煤炭电力资源的使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结语
生态高层建筑设计是将高层建筑的人工客体置于自然环境中,构成建筑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需在实际设计期间充分考虑建筑对
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流,大力应用环保型材料、植物和水资源,优化设计外部的环境,构建立体化和多层次的绿化系统,为人们带来全新的享受。与此同时,在目前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特别强调了“5R”原则,即重估、更新、再利用、减少和回收,使其充分体现在高层建筑资源的设计和运用中。
参考文献:
[1]李倩倩. 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8(16):104.
[2]吴鸿池. 简析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J]. 居舍,2018(12):90.
[3]唐伟华. 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管窥[J]. 居舍,2018(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