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构建

王钊

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中心卫生院, 102604

摘要: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广泛的关注,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但是从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没有得到群众的认可,另一方面在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缺乏创新,导致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问题;构建策略


我国医疗改革工作开展中为了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着手,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满足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缓解三甲医院的压力,同时也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医疗卫生资源。社区卫生服务是最基础的医疗服务内容,对卫生服务开展和改革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的社区卫生服务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

  1.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构建的现状分析

  1.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过于强调治疗

从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服务开展情况来看,服务范围和方式单一,过于注重盈利性的治疗服务,在卫生保健、预防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意识不强,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存在一定的限制,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发挥[1]。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中对保健观念的植入少,同时群众自身文化素质限制,不利于保健工作的宣传和开展,导致群众对保健知识的认知不全面,不到位,因此还需要加强对保健知识的宣传,提升群众健康观念。

(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缺乏竞争意识

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竞争意识不足,社区卫生服务完全由政府部门进行管理,是一种半公益性的组织机构,即使经营业绩不佳也不会被取消,导致大部分卫生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恃无恐,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同时竞争意识的缺失还会导致社区卫生服务的创新动力不足,穿新鞋走老路现象明显。

(三)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制度不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成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实现医疗服务工作分流,从当前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构建情况来看,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但是分流作用仍然有限,大型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仍然占主要部分。甲乙类药品的分开管理,提升乙类药物的支付比例,使医院自付比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但是部分经济状况比较好的病人仍然会选择三甲级医院,无法实现将基础医疗向社区卫生服务分流的目的。虽然我国早已经颁布了双向转诊制度,但是在落实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上级医院在利益驱使等方面的影响下一般不会主动要求病人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行转诊进行康复治疗。

  1.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不足

社区基层医院主要负责居民的预防保健,健康宣传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公益性的内容,而非营利性工作内容所占的比例大,必然会影响医疗收入,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经费不足,医疗设施建设以及医疗工作开展都会受到严重的限制[2]。陷入这种恶性循环后,社区卫生医疗系统很难留住人才,部分医院将医疗能力水平一般的人员分流到社区医院中。同时低层次的工作环境也难以吸引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导致社区医疗单位的人员结构出现断层。而且随着临床专科的细化,医生对除本专业外的疾病以及人体健康情况认知不足,无法适应社区卫生全面性服务的要求。即使部分社区医院会组织医生进行全科学习,但是培训效果有限,而且在职称的限制下,也会导致社区医院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受到影响。

  1.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1. 转变传统社区卫生服务理念

为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开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申办资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形成公平竞争的模式。除了公立的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之外,还需要构建个人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通过社会竞争的方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活力。其次,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面对的居民健康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必须要保证全面性、立体化。构建不同的服务层次和服务内容,形成集健康教育、保健、疾病预防、计划生育、康复以及疾病理疗为一体的卫生服务模式,保证非营利性保健与营利性治疗的同步发展。

  1. 完善医疗保险基金配额调整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行业的发展和整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成为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报销单位。但是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大部分都以大型医院为定点医疗机构,尚未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分配不均衡,必然会影响保险基金的配额,使城镇居民的医疗服务仍然倾向于大型医疗机构。针对这种情况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注重调整医疗保险基金分配方式,加强对卫生服务资格的认定,在医疗保险基金的分配中向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倾斜。选择一些可信度高,服务好的社区卫生机构,纳入到城乡保险报销的定点医疗范围之内,降低社区医疗服务中的自费比例,促进医疗分流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3]

  1. 加强社区医疗组织队伍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中对医疗人员的工作要求比较高,需要具有全科医疗知识才能够更好的应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因此首先需要加强对全科医疗服务队伍的构建,通过对国外医疗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科医疗方面已经获得较大的进步,而且通过全科医疗的发展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完善。因此我国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发展中也需要注重对全科医疗人才的培养,对社区卫生医疗体系中的在职医生进行全科医师培训,使社区卫生机构医生能够掌握全科医学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适当提升社区卫生管理人员数量,保证社区医疗服务人员队伍的充足性,在人才培养中需要注重复合型人才构建,保证医疗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医学知识,还需要懂管理和保险方面的知识,为社区医疗服务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1. 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投资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中良好的医疗设备和环境是保证医疗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如果缺乏良好的服务环境,会导致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产生不满的情绪,不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就诊或者康复治疗。同时医疗卫生器械不完善也会影响诊疗效果,导致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产生不专业的印象。因此政府卫生部门需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力度,形成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组织,为群众提供更便捷、可靠的服务体系。同时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环境以及软硬件设施的建设,还有利于吸引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加强对基层卫生机构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医疗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医疗改革工作开展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医院分流的重要基层卫生单位。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流工作落实不彻底,服务工作不到位。过于重视治疗,忽视卫生保健宣传。同时在治疗方面缺乏有效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医疗工作开展受到限制,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有效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瓶颈,需要转变传统卫生服务理念,通过医疗保险分配,医疗队伍组织以及卫生服务投资等不同的方面加强对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保证卫生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 朱秋月,王燕芳,张璐莹. 珠海市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医学与社会,2020,33(1):8-11,16.

[2] 洪兰,叶桦.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药房,2017,28(24):3321-3325.

[3] 翁立立,陆萍,钱志龙,等.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管理岗位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7):75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