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方式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柔性管理方式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杨东

西宁市第二中学 810012


摘要:想要提升高中阶段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采取柔性管理,调整高中管理侧重点,加强柔性管理与高中教学融合,通过制订专业柔性管理监督体系等措施进行班级管理,为即将备战高考的学子打造坚实的后盾。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中班级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

柔性管理方式强调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具有管理方式灵活的特点。将柔性管理方式运用到高中班级管理中,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班级管理。柔性管理凭借管理决策和奖酬机制的柔性化,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帮助学生在高压环境中学习,并适应迅速变化的外在环境。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最煎熬的阶段,教师运用柔性管理能够有效化解学生面对高压学习的逆反心理。

  1. 论述柔性化管理特点

柔性化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中心”,它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是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概念。这种方式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特点。但是,在此过程中,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本身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对学生心理和行为进行合理约束,不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负担。由于柔性管理方式是一种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模式,所以它可以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将教师的意志有效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这种新型班级管理方式还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良性指导,从而进一步完善高中班级管理的机制。在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管理,在此过程中还要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人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管理,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进行分析,在把握学生情感要求的基础上,完善管理方案,将人性化管理理念有效融入其中,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提供基础。

二、浅谈柔性化管理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优势

俗话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种说法非常适用于班级管理。尤其是在对高中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高中生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思想,如果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各大班主任依旧应用以前的模式对其进行管理,会严重影响柔性管理方式的有效性。

在柔性管理中,主要体现以人为本,教师不能进行发号施令,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出发,通过多表扬少批评等多种方式,对班级团队进行管理,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在此背景下,班主任还要结合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积极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规范民主化,实施管理决策全员化,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柔性管理还可以让教师清楚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实现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高中生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如果一直应用强制方式对其进行管理会严重影响他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发育。特别是当学生在遇到的问题时,两极分化会非常严重。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班主任要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清楚地认识到柔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发展情况,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分析柔性管理应用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部分班主任对柔性管理方式没有一个全面地认识。在班级管理中,他们一般会采取强制的措施,让高中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高中生年龄一般在14-16岁,属于青少年发展阶段,其反抗性和依赖性比较强。他们在此阶段一般都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愿顺从,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需要别人精神上的支持。如果在班级管理中,不对管理方式进行有效创新,会影响高中生的发展情况,导致其出现情绪暴躁等情况,这就要求班主任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完善管理方案,加强柔性管理方式在其中的有效应用。

四、关于柔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分析

(一)制定柔性管理方向,增强柔性管理方式的实效性

不管是在教学,还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目标都是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因此,在实际高中班级日常管理中,要先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实行人性化管理。在对其中的目标进行合理制定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设置阶段性目标,不能将其设置过高、也不宜过低,保障柔性管理方式实施的有效性。

由于柔性目标主要是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等角度出发进行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目标,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目标,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将柔性管理模式和教学理念有效落实到班级管理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动力,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自主制定合理的目标和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实现自我教育的同时,还可以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行为,从而进一步完善高中班级管理体系。

(二)创建柔性管理监督体系,明确学校管理特色

柔性管理又被称为新型人性化管理,是在人类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在被管理人员心中塑造一种潜在的说服力,帮助被管理人员将内心潜在的行为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教师在将柔性管理融入高中管理时,还需制订专业柔性管理监督体系。

高中教师可以了解当下学校的管理规则,明确学校的管理特色,并且在此基础上,针对柔性管理的特点搭建专业管理体系。在搭建监督体系时,教师要定期检测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和柔性管理心理塑造活动效果等,并且制订学生监督反馈机制,运用匿名投票的方式,请学生说出自己对柔性管理的看法,为后续的高中班级管理。

(三)挖掘管理方法,提升柔性管理与高中教学的融合性

高中是青少年向成人转化的重要阶段,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位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均是在高中阶段完成的。因此,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成长,教师可以深入学习柔性管理知识,加强柔性管理与高中教学融合。

高中教师可以先自行学习柔性管理的系统知识和专业管理方法,为高中班级管理奠定客观的知识储备和完善的操作技巧。在掌握柔性管理知识后,教师可以尝试将柔性管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如教师可以组织“心灵实验室”活动,专门留出一个空间供学生粘贴写好心事的便利贴。由此,教师为他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提供了发泄的途径。

(四)转变学生学习心态,增强学习效率

柔性管理凭借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和扁平化、管理与决策的柔性化、对组织激励的科学化充分稳定着管理环境,为整体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将柔化管理充分融入高中教学环境,是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升学习效率的有利选择。但是,由于当下高中班级管理过于侧重对学习的管理,所以教师要调整高中管理的侧重点。

结束语

综上述,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任务重、环境竞争激烈、教学方式单一等因素,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学习状态不佳,所以高中班级管理者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强度和身心状态。柔性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的处理方式能够充分改善高压环境,为团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高中教师可以将柔性管理方式充分融入班级管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陈业.探析柔性管理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师,2020,(33):13-14.

[2]蒋佑才.关于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的探究[J].科普童话,2020,(07):167.

[3]张大山.“以人为本”的班级柔性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7,(3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