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防范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防范措施研究

张斯超

中共沈阳市委党校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

增强人民体质是这个时代的强烈号召,因此,体育方面的训练的方式也逐渐多起来,体育运动的地位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但由于一些原因,处于体育训练过程中的人员有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教练员的体育运动训练的强度渐渐增强,训练者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练不当等多种原因而导致的损伤率在增高,对训练者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也影响着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本文将探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以及对应的防范措施,希望可以降低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发生概率。


关键词:体育运动;运动员训练;运动损伤;防范措施


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训练当中的一些不完善因素,在运动项目过程中造成的身体不同程度的伤害就叫做运动损伤。经教育研究者通过研究所而定,体育课已成为学校应设有的必修课程之一,让训练者通过体育课的运动和教学训练,对体育知识以及训练技术加深了解,并让训练者通过体育训练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以更好的对待学习和生活。同时,体育运动训练与传统课程有所不同的是,体育运动训练大多是在户外进行和完成的,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通过肢体行为,会展现和锻炼训练者的思维反应和身体肌能等水平。为了防止训练者在体育运动训练中降低运动损伤的几率,应先分析并明确运动损伤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再制定落地的运动损伤防护措施,以提升体育训练效果,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达到体育教学。


  1. 在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类型

在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类型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突发性运动损伤,另外一种是陈旧性再次损伤,具体情况如下。

  1. 突发性运动损伤

突发性运动损伤是指之前没有出现过,在训练过程中第一发生的损伤。在众多体育运动中,体育运动的类型及强度都将直接影响和决定运动损伤的具体身体部位。为了达到体育运动训练的结果,在训练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循环重复性的训练方式,这种过度的运动训练,训练者很容易肌肉疲劳,进而将容易形成在身体同一部位重复多次发生的实质性损伤,受伤者大多会出现肌肉拉伤,这最大的可能就是出现了初次发生的突发性运动损伤。

(二)陈旧式再次损伤

陈旧式再次损伤,多是由于突发性损伤后,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或是治疗和修养方式不当,甚至加上可能没有足够的重视起来,导致的旧伤没有彻底恢复而在运动训练中形成了损伤复发,比较常见的比如:关节炎、滑膜炎等。出现这种情况的伤者在后续的体育运动中,一旦再次出现高强度或超负荷的运动训练,就极容易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陈旧式再次损伤。


  1. 在运动过程中造成损伤的原因

分析在运动过程中造成损伤的原因大概为三点:训练方法不得当;准备活动不够充分;思想不够重视三个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1. 训练方法不当

体育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训练者从体能、耐力、爆发力和平衡感有不断地提升,训练的内容也都是围绕着训练目的而展开的。目前在训练过程中采用最多的就是集中训练法,即将所有训练者集中起来,统一用统一种方式、同一种强度进行,这就容易忽略个体差异化,满足不了训练者的个性化需求,甚至根本无法照顾到不同训练者的训练风险。比如:新进的训练者,之前没有高强度的参加过这样的体育运动训练,再和之前有经验的老训练者一起训练时,就很容易因为训练方式和强度的不适应而发生突发性运动损伤。再比如:之前有陈旧式运动损伤的训练者,距上次发生运动损伤的时间还较短,旧伤尚未完全复原,就跟着其他训练者一同参加训练而意识无法躲避之前受伤的部位,这样是很容易出现陈旧式再次损伤。

教练员应多关注每位训练者的情况和需求,不同的体育运动训练项目,针对不同的训练者以及训练者不同的身体状况,训练要求应有所区分。有时候,为了在短时间内得到某项训练的提升而爆发训练,是十分不可取的。

(二)准备活动不够充分

正式进行体育运动训练前,必须要先进行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尤其是进行较高强度的体育训练项目。由于准备活动做的不到位、不充分,是造成运动损伤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教练员训练前没有针对训练制定计划,加上训练者本人和教练员都忽略了训练者自身情况和所要进行的运动项目,在超负荷的训练下,之前有过运动损伤经历的训练者,就非常容易出现旧伤部位二次复发的可能。

(三)思想上不够重视

除了上述说到的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以外,不排除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思想上的不够重视导致的,也就是说,训练者的心理预期设置过高,也是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之一。训练者在正式接收训练前,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身体素质能够接收训练强度的程度,未根据自己终身情况而设定相应的计划并执行,以此导致的运动损伤几率将会成倍增加。


  1. 体育运动训练中防范运动损伤的措施

体育运动训练的确可以有助于提升身体综合素质,但如果操作不当或注意不到,就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如下,从三个方面探究体育运动训练中防范运动损伤的措施。

  1. 完善训练方法

针对性强的训练方法是比较常用的,以此可以推动体育运动训练的快速突破。之前存有陈旧损伤的训练者,多是由于训练方法不得当导致的,训练者可根据具体身体情况,重视降低突发性损伤的几率,也重点关注到存有陈旧性损伤的训练者做好运动准备前活动,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和不同身体情况的训练者进行分开训练,对存有陈旧式损伤的运动员可采用间歇式的训练,目的都是保障训练者减少伤害的可能性。

(二)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容易被很多人忽略,这也是很多人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突发性运动损伤的原因。因此,教练员凭借多年的经验,需要在训练前进行严密的训练计划,并且需要提前对训练员哪个部位受伤十分了解,在制定训练计划过程中,将训练者的个人情况和训练需求都考虑在其内,全力减少突发性运动损伤和陈旧式损伤复发的概率,全身心辅助好体育运动训练安全顺利的达成。

( 三)在思想上树立运动损伤防范意识

训练员提早树立运动损伤防范意识也是避免出现运动损伤有效的方法之一,严格遵循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并且要明确的知道,比如:在什么样的时间、接收多大强度的训练是需要提前掌握的功课,切不可因为急于求成加上盲目自信,而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有些伤害甚至是无可挽回的,所以,训练员一定要在思想上首先树立起正确的运动损伤防范意识,教练员也要及时做好训练员的心理疏导和训练指导,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


结束语:

体育运动训练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见到的,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也是在所难免的。这需要教练员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注意运动损伤容易形成的几种原因,注意训练方法的改进和心理的及时辅导,降低训练过程中突发性运动损伤的几率,要清楚了解训练者的个人情况,对于之前有过突发性运动损伤的训练者,要更加注意训练方式以及训练强度等方面。通过对体育运动产生损伤的原因分析,探究了具体防范的相关措施,希望可以提高体育运动带给人们的乐趣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坤.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防范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21,(09):45-47.

[2]童荣芳.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防范策略分析[J].体育风尚,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