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选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3
/ 3

大数据时代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选择分析

岳宁

淄博市技师学院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不仅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全新挑战与重要发展机遇,而要想使我国职业教育在大数据时代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则需要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明确下来,并对合适的发展战略进行持续探索。基于此,本文对大数据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所能够发挥出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围绕大数据时代下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现代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路径探索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职业教育;职业院校


引言:在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呈现出了较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由于职业教育发展通常会受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身具有着很强的复杂性,因此要想找到正确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仍然会显得十分困难,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与推广应用,则能够为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等工作提供重要帮助,进而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 大数据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全面了解学生信息

从职业院校的视角来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是要培养出大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各个行业领域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但由于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十分显著,即便学校为其提供相同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同时按照统一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其进行教育,也同样很难取得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而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职业院校却可以依托网络信息时代下学生生活高度依赖网络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信息进行广泛收集,同时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展开综合分析,将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力素养情况等各方面信息明确下来,之后再面向不同类型得学生群体,制定出针对性人才培养计划,使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够更具针对性、更为有效。

  1. 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实现有效发展,职业院校通常需要以社会、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为各专业设立明确、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但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下各行业领域的知识、技术更新速度都比较快,人才需求也同样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职业院校往往很难准确把握各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情况,即便可以通过长期探索将行业人才需求明确下来,据此制定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同样可能会出现滞后性问题[1]。而在大数据技术的有效支持下,职业院校却可以面向各个行业领域展开广泛的信息收集,将有关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薪酬待遇、工作制度要求、行业人才竞争情况等各方面信息明确下来,同时根据这些重要信息展开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实现对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的快速、准确评估。这样一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都能够与其实际人才需求相契合,即便行业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职业院校也同样能够及时发现变化,并对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作出针对性调整、优化。

  1. 提供良好学习条件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为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条件得以优化,无论是各类辅助性学习工具、学习资源,还是依托网络展开的师生、生生互动及各种学习活动,都能够为职业院校学生的日常学习提供重要帮助。例如在网络学习平台及平台上各种形式学习资源(如微课视频、多媒体课件等)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实现更为有效的自主学习,大大提高自学效率,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自由的学习安排,借助智能手机等终端及网络,随时随地展开学习。而在各种通讯工具、社交软件的支持下,学生则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更加高效的沟通,围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及有关学习经验展开深入探讨,进而使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及各方面能力得到更好锻炼。

  1.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职业院校虽然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的日常工作提供多种帮助,但在管理模式上却仍然是以行政管理为主,很难关注到学校师生在细节层面的多样化需求,通常只能按照以往经验及有关教育、管理理论来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而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职业院校却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借助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及各种智能化设备,对学校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需求展开综合分析,同时根据这些需求来对教学管理工作策略、工作制度等作出合理调整,使学校教学管理能够更符合教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将原本的行政化教学管理转变为全新的智能化服务。

  1. 完善教师管理机制

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同样也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国内各职业院校虽然对教师队伍建设比较重视,能够从教师人才引进、教师培训等方面入手,逐渐将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起来,但在教师管理方面却仍然显得比较简单、粗放,并未能够建立起完善的教师管理机制,即便能够保证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等各方面素养,也同样可能会因教师工作状态不佳、工作积极性不高而影响人才培养效果

[2]。而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利用,职业院校则可以深入了解教师的日常工作情况、身体状态、心理健康状态、能力素养情况等各方面信息,制定针对性的教师管理策略,同时根据当前教师管理存在的不足,对教师管理机制加以完善,使教师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与积极的工作态度,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1. 明确人才培养效果

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非是让学生单纯实现就业,而是要让学生在顺利就业后,能够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为各行业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但由于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学校很难了解到其职业发展情况,更无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即便学校人才培养出现了问题,很难及时发现加以改进。而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帮助职业院校加深与毕业生之间的联系,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同时通过对历届毕业生职业发展数据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将当前学校的人才培养效果明确下来,并找出人才培养工作的问题所在,为人才培养计划的优化、完善提供支持。

  1. 大数据时代下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战略

  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在数据信息价值不断提升的大数据时代下,要想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首先就必须要将大数据所带来的数据信息获取、分析、管理、共享优势利用起来,面向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教师教学准备、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支持。例如在学生管理方面,可由职业院校为在校学生建立专门的个人档案,将利用大数据采集技术搜集到的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技能水平、专业知识素养、综合素质、思想道德品质等各方面信息准确记录在案,同时上传到信息共享平台上,学校教师及有关行政管理人员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只需登录平台并检索、调取出学生的个人档案,就可以实现对学生个人信息的全面了解,并采取针对性的学生管理措施。而在教学方面,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采集技术,由职业院校对各专业、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广泛搜集,同时将收集到的微课、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各种形式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上传至学校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上,为教师的备课、教研等工作及学校的学科、课程建设提供支持。

  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为促使现代职业教育实现有效发展,职业院校在依托大数据技术,持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同样还需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各专业学生展开系统化的专业实践教学,使面向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例如在明确用人单位及整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后,为帮助学生顺利达到行业用人标准,应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整个行业内各用人单位的资质情况、发展潜力等展开全面评估与分析,并从中选择资质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进行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平台及实习机会,使其能够在更加真实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专业实践经验,实现用人单位所需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1. 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在良好学习条件的支持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但单纯依靠学生自主学习,却很难将各类学习资源、网络学习平台及沟通交流渠道的教育教学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职业院校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对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模式加以创新,使教学能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借鉴翻转课堂等全新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每节课的基础理论知识整合起来,制作成导学案、微课视频等形式的辅助性学习资源,并在课前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鼓励学生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借助这些学习资源完成课前的有效预习。等到上课后,再鼓励学生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引导其围绕这些学习问题、困惑展开探究性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探究思考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素养提升。

  1. 创新教学管理机制

面对大数据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产生的诸多影响,职业院校还需对教学管理机制加以创新,使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最大化提升。例如在教学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应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将面向教学管理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平台及配套工作机制构建起来,使学校教学管理能够变得更加智能、高效。而在教学管理需要应用到学校师生个人信息数据的情况下,则需要充分考虑到海量数据信息应用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同时针对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将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纳入到教学管理机制中来,以免出现师生隐私信息泄露、数据垄断等问题[3]

  1. 重视教师团队建设

为充分发挥出大数据在教师管理领域的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必须要提高对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视,深刻认识到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执行者,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对教师管理工作问题的优化、改进,提升学校整个教师团队的工作效果。例如在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工作状态的分析中,如发现部分教师的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压力普遍较大,或是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就需要对教师的岗位设置情况及各岗位教师的工作内容做出及时调整,以帮助教师减轻工作压力、减少工作量,使其能够始终保持心理健康,在持续性的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更大贡献。

  1. 关注学生职业规划

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职业院校虽然能够明确各专业历届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为相关人才培养计划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但要想使人才培养问题真正得到解决,帮助学生在毕业后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仍然需要从在校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入手,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并在了解到学生个人意愿后,对其目标岗位(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变化、职业晋升路径等展开合理预测,同时根据预测结果来为其提供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学生能够做出更加合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毕业后的自身职业发展做到心中有数。

结束语:总而言之,大数据虽然能够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很多重要帮助,但要想适应大数据时代下职业教育领域的诸多变化,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路径,仍然需要将大数据的作用价值明确下来,同时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入手,探索出合适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袁文芳.大数据时代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J].新校园(上旬刊),2017(5):28.

[2]张晓东,李巧玲.大数据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8,7(1):60-61.

[3]邹迎辉.大数据时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研究——以丹东职业技术教育为例[J].考试周刊,2018(7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