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史,史以文传”——浅谈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3
/ 3

“文以载史,史以文传”——浅谈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陈宁涵

惠州中学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自古史学与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在历史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将文学作品加以甄别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不仅可以刻画鲜明的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并且可以凸显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领悟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本文旨在对中学历史教学融入文学作品知识展开论述,探索文学作品运用的价值和策略。

关键词:文学作品;核心素养;史料;教学应用

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时代的历史背景,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典文学时,采用的“诗文证史”治学方法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借鉴,晚年著作《柳如是别传》就是诗文证史的重要成果。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的诗作等文学作品“大多具备时、地、人等特点,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可用于研究历史并补史籍之缺。”[1]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著作《蛙》通过叙述乡村女医生50多年的工作经历,反映了新中国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复杂历史过程。在颁奖中,委员会评价莫言的著作将历史与当代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时代的缩影,是历史教学史料的人文性补充,在历史教学中以更生动的语言艺术魅力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浩如烟海、源远流长的历史。

文史结合本是中国历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2]在近几年的全国与各省高考试题和地方模拟试题中,文史结合的题目日渐增多,主要包括唐诗、宋词、小说、对联等类型,笔者选取了一部分的试题,详情如下表:

试题来源

文学作品

考查历史主题

2020年全国卷1

外国著作

资产阶级的贪婪

2020年天津卷

《木兰诗》

史学理论

2020年7月浙江卷

抗战家书

淞沪会战

2018年北京卷

《伊索寓言》

20世纪初民族危机

2018年全国卷1

《鲁滨逊漂流记》

殖民扩张

2020年肇庆一模

《东京梦华录》

宋朝商品经济发展

2020年汕头一模

唐诗

唐朝经济的特点

2020年韶关一模

冯梦龙《警世通言》

明清社会政治

2018年惠州三模

清初小说《姑妄言》

清朝观念转变

2017年海南卷

元杂剧

中国古代文学特征

2017年北京卷

中国民间谜语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2017年全国卷3

《九三年》小说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2017年全国卷1

希腊神话

西方的人文思想

2016年全国卷3

民国时期“诗界革命”

救亡图存的时代特征

2016年全国卷3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雅典人的人文意识

目前全国卷的第42题小论文题型,这道题目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和丰厚的历史知识,并且也考查了学生的文学功底,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将文学作品加以利用,通过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把历史长河中的宏观历史融合在以时代背景下微观人物的著作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千古悠悠古今兴亡的诸多历史,大浪淘沙中英雄的丰功伟绩。在文学中来品味历史,思考历史。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的实践,浅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文学作品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借用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凸显历史教育人文价值

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英雄是我国历史的宝贵遗产,是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对家国情怀中历史人物的表述如下:“了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认同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3]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中国历史长河中为民族国家英勇献身的英雄人物作为家国情怀教育的教材。如古代历史中的“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等,近代历史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禁烟英雄林则徐、甲午忠魂邓世昌、黑骑名帅刘永福;以及万千抗日民族英雄和为了新中国而牺牲的英雄。为了让学生更为真实的感受到革命英烈的豪情壮举,并且更多的感受到英雄人物伟大而深切的内心感情,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很好的补充。

2020年8月份历史新教材培训中张海鹏教授讲到统编语文政治历史三科新教材,在内容上“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统一使用”。因此在历史的授课中可以结合语文中的文学作品加以分析。例如在讲辛亥革命时,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 20世纪初期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澎湃热血与牺牲精神,笔者采用了语文课本中林觉民的《与妻书》,这封被认为20世纪感人的情书和遗书,将中华民族英雄伟大而深厚的情感展现在世人眼前。1911年4月24日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到:“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通过这样的文字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再如,讲到抗日战争时,我引用了“抗战家书”帮助学生理解抗战形势和战士们爱国赤子之心。杜甫的“烽火家书抵万金”千百年来引起人们共鸣,书信“鸿雁传书”可以说在中华民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民族危亡之际,书信承载着真实的情感和厚重的历史记忆。在授课中,我查阅资料节选了部分家书,有丈夫对妻子的伉俪情深、父亲对儿子的嘱托叮咛、也有热血青年对父母的诀别。如左权写给妻子的“别是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4]又如吉鸿昌给三位弟弟的书信“兄已死矣,家中事俱已分清,唯兄所恨者,先父去世,嘱托奉养继母之责。”[5]通过这一封封感人肺腑的书信,真实的再现了这段中华民族抗争史。在讲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笔者引用了期刊《文汇》创刊号上的《我们的话》:“抹煞敌人等于抹煞自己,这是我们战斗的第一个信条。孤独作战的枪,容易给敌人折断,没有孤芳自赏的高傲的战友们,请过来齐一步伐进军!”6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一种较为有益的尝试。

  1. 借用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深化历史知识理解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加以重视。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概括抽象的能力、类比迁移的能力、分析探究的能力、史料实证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有甄别的选用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有助于解决历史教学重难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例如,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了,未能在清政府建立起君主立宪的国家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教材中并没有详细阐述,因而学生对于“维新变法缺乏群众基础”的理解比较模糊,心存怀疑。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师补充一些时代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则有助于让学生更为全面客观的看到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老舍先生著有一篇话剧《茶馆》入选了中学语文教科书,在语文课堂中已经学过,学生对茶馆老板王利发的故事深有感触。《茶馆》采用剪影的方式通过一个叫“裕泰”茶馆,分三幕从不同角度对七十多位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示了旧中国的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芸芸众生。《茶馆》第一幕背景在1898年初秋,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茶馆中不同类型的人物对维新变法运动有不同的反应。茶馆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茶客们对维新变法运动都不了解,甚至问“谭嗣同是谁?好像听说过,反正犯了大罪,要不,怎么会问斩呀!”,并且认为这些做官的,念书的“乱折腾乱闹”“心眼多毒”,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主张变卖祖业办工厂,对戊戌变法不抱希望,直言对于其失败“我早就知道”,清朝的宫廷太监庞太监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气焰嚣张,甚至表示:“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通过茶馆中清朝末年的不同社会阶层对戊戌变法不同的态度,反映了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群众基础不广泛,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茶馆》这部话剧可让学生从立体的角度理解教材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所做的总结。

  1. 借用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历史课堂氛围

“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历史学习中,如果能运用成语、唐诗宋词、对联、打油诗、小说、话剧、谚语、民歌等文学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将历史生动的呈现,并且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例如,在讲述春秋战国的历史时,可以搜集很多成语典故:围魏救赵、完璧归赵、胡服骑射、卧薪尝胆等,期中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与老师产生共鸣。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于传播我国传统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在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时,可以引入对联“功对仁寡,城长万里帝国短;君重民轻,日暗四方宫殿明;”猜猜描述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思考会答出是秦始皇,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是否真如对联所讲“功多仁寡,君重民轻”。1895年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紫禁城内却在庆祝慈禧太后的“万寿节”,当时的北京城门上有一副讽刺慈禧太后的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在讲辛亥革命时,可以引入对联“厥功首功,武昌响,长沙应;今日何日,专制死,自由生”,1911年武昌起义后,长沙最先响应,这个对联可以说明辛亥革命的发展形势。袁世凯夺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随后,袁世凯意图复辟帝制,当时的有多副趣联“民国不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对不住“中华民国”,表达了时人对专制独裁的痛恨。

打油诗通俗易懂,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国时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申报》登载广告,其中有一首打油诗为“烟枝虽小,负担甚重。爱国同胞,选择是用。民贫国弱,痛定思痛”。这则寓言深刻的打油诗深刻引起了国人的反思。民族危机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有很多打油诗反映了人们希望改变生活的迫切愿望,如“炼钢何难复炼钢,赶英超美可非狂,”改革开放后,打油诗也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如“流行歌曲红楼梦,喇叭裤儿兜威风”“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在教学重搜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新闻报刊,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不同时期的历史状况。

  1. 借用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建议

(一)甄别文学作品的真实性,落实历史核心素养

许多文学作品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为背景材料,丰富了历史研究的资料,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但是,必须看到文学作品具有虚构性,在叙述上难免与真实事件有所差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甄别文学作品的真实性谨慎使用。如明清著名的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世界名著《悲惨世界》《双城记》等,都是在时代背景下加以虚构渲染而成的。

中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历史史实的辨别有待提高。比如部分学生会认为“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宋代名臣包拯头上真的有月牙”“吴三桂怒发冲冠为红颜,是为了陈圆圆投降清朝”等令人哭笑不得的情节是真实的。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须去伪存真,甄别文学作品的真实性,选择能够反映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中的真实部分,剔除与史实较大出入的部分,以再现历史的真实性。

在讲述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时,可以甄别选用《水浒传》这部著作。《水浒传》中有很多描写“瓦肆”的语句,如“又撞见杜迁、宋完两个从瓦子里走将出来”再如宋代货郎走街串巷也是很普遍,可借用《水浒传》中描写“你既然装作货郎担儿,你且唱个《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这样学生通过阅读部分文学史料,不仅可以增强解读史料的能力,而且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二)选用实用典型文学作品,避免生搬硬套

历史课堂教学中尽可能选用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并且具有典型性。初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史实相关的文学作品,在课堂中教师可引用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作品为历史教学锦上添花。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文史结合的经典作品,如毛泽东诗词《沁园春 长沙》《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还有鲁迅小说《祝福》《呐喊》等多篇。

另外诗词形象生动,有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选择性的借用学生熟悉的诗词,如在讲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时,可以用“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诗句加深学生理解。

(三)注意文史详略得当,防止本末倒置

在课堂中,运用文学作品要详略得当,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一定要以历史教学为主,文学作品作为辅助,对于文学作品的探究,绝不能过度探究所学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情节等,万不可一味追求乐趣,而没有目的喧宾夺主把一堂历史课变成语文课。

如庆历新政是人教版选修一的重要篇章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改革史的重大事件。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改革家、政治家、文学家,由于范仲淹的诗词在中小学课本多有收录,所以范仲淹的诗人身份更广为人知。所以他的诗作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并且范仲淹的文学创作与北宋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在导入本节课时,可以用范仲淹的诗作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此,可以拉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距离,也不会本末倒置,这样把文学作品和历史教学合二为一,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文史结合,突破学科知识的界限,将文学创作的优势转化为理解历史的有机补充,是历史教学的有益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在讲授历史的同时注意培养的人文素养,将历史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巧妙选用多元史料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让历史课堂充满人文关怀与历史味。


参考文献:

1[] 刘以焕.《国学大师陈寅恪》[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2[] 李海涛.《历史教学呼唤文史结合》[J].《历史教学》,2005(10).

3[]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本2020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 张丁.《抗战家书》[M].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7.

5[] 张丁:《抗战家书》[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7.

6【】 《我们的话》[J].《文汇》,1944(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