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社区教育的拓展性主题阅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4
/ 2

基于农村社区教育的拓展性主题阅读研究

骆丽娟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杜关镇中心小学河南 三门峡 472200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只有在课外进行大量有效的拓展性阅读,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然而,在阅读环境日益浮躁背景之下,怎样才能做好农村社区教育的拓展性主题阅读呢?本文审视了当前农村社区教育拓展性主题阅读的现状,提出从整合资源、多元主体参与、丰富阅读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体验。

关键词:社区教育;拓展性主题阅读;阅读教学

阅读,如一座灯塔,能指明前进的方向;阅读,如一缕阳光,能照亮生命之旅。阅读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堪忧,从教师层面看,还没有形成大的语文观;从社区教育来看,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和优质的课外阅读资源;从家长层面来看,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浅;从学生层面看,缺乏课外阅读兴趣。针对现存问题,通过“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阅读资源整合,多主体参与,促进农村社区教育拓展性阅读的良性发展,引导学生在大量有效的课外阅读中,博采智慧花蜜,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农村社区教育拓展性主题阅读现状

  1. 社区教育拓展性主题阅读资源匮乏

目前,社区阅读的公共资源还没有整合,没有形成合力。首先,现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许多公共图书馆,还按照传统模式运作,被动地接受上门的读者,没有在青少年阅读中主动发挥示范、引导的作用。其次,拓展性阅读活动只是某一项活动的主题,没有延续性、延伸性,缺乏深度的策划与思考。再次,社会倡导阅读氛围不浓。举办读书活动的人群只是小范围,社会大众鲜有所闻,阅读推广的宣传程度还不够广泛。

  1. 家长对拓展性主题阅读的认知不足

有别于集体的、共性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遗传教育、启蒙教育的基础。当前许多家庭缺乏浓厚的阅读氛围,家中书柜里的图书成了摆设,家族式藏书的观念意识较为淡薄。父母的目光更多地放在了能帮助孩子提分的教辅书上,担心课外书会“野”孩子的思维,“费”孩子的时间,冲击课本,影响学习成绩。父母这一认知误区,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拓展性主题阅读。

  1. 应试教育背景下课外阅读兴趣不浓

第一,学生可支配的自主阅读时间少,除课业负担之外,各种各样的智能电子产品对青少年极具诱惑力,成为争夺他们阅读时间的最大“杀手”。未成年人纸面阅读率持续下降,暴露出“非网上不读”的阅读倾向,偏离正确的阅读方向。第二,没有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看有关考试的书籍,急功近利的阅读心理使孩子失去了阅读兴趣。

二、农村社区教育拓展性主题阅读策略

  1. 整合主题阅读资源,满足多样化阅读需求

农村社区拓展式阅读资源建设。以社区为基础,整合校内阅知阅读书目,并根据学生、家长的阅读需要,设立社区“图书借阅区”,在借阅区既有适合学生阅读的国学经典,也有适合老人自娱的书画,更有适合亲子阅读的书目。在农村社区“借阅区”建设的基础之上,农村社区还可以以“感悟阅读之美,书香飘逸社区”为主题,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弥补图书漂流资源的不足。以图书传递的方式共享优质图书资源,构建绿色低碳阅读模式,让图书不断获得新的阅读生命。

建立数字化信息资源,形成社区教育支撑力量,比如,建立少儿数字体验馆,通过肢体感应翻阅图书,看到会动的3D立体科普图书,并通过寓教于乐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借助云阅读平台,建立丰富的数字阅读资源,在阅读平台上,设立“导航书海”“新书通报”等栏目,对数字化阅读资源进行分类,并在网站上开设读书论坛,让学生和社区居民在网上发表读书心得,展示读书成果。

  1. 鼓励社区力量参与,形成各方联动的格局

农村社区中很多居民的学历不高,而且一些家长对拓展性主题阅读的认知不足。针对这样的现状,一方面,农村社区应吸引中小学、教育机构教师专业志愿者进入社区。老师和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阅读需求和阅读瓶颈,推荐有能力、有意愿的老师为志愿者,能更有效地协助社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成立阅读家委会,呼吁每位家长加入到读书教室建设中,筹集专项经费用于购买图书、开展阅读活动;开设家长微课堂,借助QQ、微信,发布老师摘录的教育类文章,以及家长的学习体会……让家长在工作中收获育儿知识;开展父母育儿论坛,由有经验的学生家长担任讲师,开设“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制作亲子绘本”等课程分享给社区居民,让大家觉得教育孩子并不难。多主体的参与,丰富学生课余文化体验,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构建了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1. 丰富主题阅读活动,提升拓展性阅读兴趣

调动家长、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拓展性阅读活动,形成“书香社区”“书香家庭”的良好氛围。通过“读经典·学新知”阅读分享活动,培养家长和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借助“六一”儿童节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吟诵活动,让家长和孩子感受中华民族好家风等传统美德;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主题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让孩子们铭记过去的历史,懂得珍惜当下的生活,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开展拓展性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教材学习和拓展主题阅读的衔接,用“大阅读观”构建阅读学习体系。以小学三年级“探访故宫”主题阅读拓展为例,首先引导亲子共读《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再由阅读、走进故宫再到发现它延伸出的美术、数学问题,贯穿全科教学。如数学课的“方位”、故宫牌匾含有书法的内容都可成为阅读延伸的内容。用“大语文观”引导社区教育拓展阅读,形成主体间的横向联合,形成学科间纵向深入。

总结

携书如历三千世,无书唯度一平生。阅读,是最好的家风传承;书香,是最美的教育引领。整合农村社区教育资源,丰富拓展性主题阅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亲身体会阅读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冬岩.社区图书馆与儿童阅读教育[J].福建教育,2020(40):10-11.

[2]李可.基层社区教育“全民阅读”活动的构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20(02):7-10.

[3]仲红俐,贺月华.农村社区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以“居山悦读”社区教育特色项目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2):25-29.

基金项目:2020年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

课题名称:基于农村社区教育的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课题编号:20—HJYY—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