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影响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影响的研究

周洋

湖北工业大学 430068

摘要: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第12年,终于在2020年12月10日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国内职业教育的顶级赛事,它与产业紧密结合,紧跟行业企业的步伐,引领着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彰显着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本文基于类型教育视角,以本次参赛的武汉某职业院校为研究对象,来探究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和专业设置的影响。

关键词:类型教育;职业技能大赛;课程改革;专业设置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明确表示,职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普通教育,他们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非层次上的差别,而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方案》把类型教育作为主线贯穿全文,在完善国家职业制度教育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促进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全面推进多元化办学格局、加强办学质量体系及督导评价机制建设、做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等方面都体现着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特征和规律。教育部在2008年就提出要创造“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教育新格局。自2008年以来,全国逐步形成了四级职业技能竞赛规格,其中国家级又分为一级赛事和二级赛事,每一次参赛对于职业院校和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是一次考核和洗礼。2020年的12月1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东广州胜利举办,这是我国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类型教育视角下,这种国家级的职业技能大赛对于职业院校建设有着非凡的意义,通过对比赛项目的系统分析,职业院校普遍形成了一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改革路径[2]。它将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推动职业教育院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的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智能制造、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新兴革命技术正在改变人们对传统行业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术大赛贺信中再度强调了“技术工人队伍”的重要性——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要求下,人才战略已是我国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职业院校肩负着为高质量发展输送高素质高水平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我国最高层领导人持续关注“高技能人才”的背后是什么?《光明日报》在今年7月的一个报道中曾介绍,我国有技术工人(技能劳动者)近1.7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不到4800万人。湖北省高技能人才272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0%,对于一个6000万人口的大省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术大赛赛后采访时提到,产业发展必然是不断提升技术含量的过程,更加需要接受过相应职业教育培训的技能型人才。

从技术学院的参赛经验来看,学校可以通过参与大赛不断更新完善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技能,技能大赛的内容被有效的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使得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以真实工作项目为教学任务,推进教学改革实践。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竞赛实施方案为导向,及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引导学生学技能、练技能、赛技能。同时,学校及时根据大赛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及时修订“专业培养标准”,同时将专业技能竞赛获奖的名次与职业资格认定相结合,学生在参与竞赛获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获得了相应专业的资格证书,并且还可以优先选择工作单位。

根据技能大赛的相关要求,学校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深化“双元互动、双线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合作企业成立专业群教育教学委员会,打造校企育人共同体,制定校企项目合作机制、师资互聘合作机制、课程资源共建机制、实训室“共建、共享、共用”机制,定期召开研讨会议,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2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中关键环节之一。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接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就落到了专业建设上,尤其是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上。职业技能大赛都是代表社会前沿产业或需求广阔的技术技能,对接真实职业或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引导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建设修订,课程调整等,使之符合社会真实需求。

在优化课程设置中,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团队应该成为课程建设的主导者,在指导学生参赛训练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锤炼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提升了教学能力。因此职业技能大赛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3]

以武汉某职业院校为例,该校根据以往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经验,将大赛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和教材,以赛项为基础设立专业课程,开发辅助课程,并将实用技术与课程紧密结合,形成了大赛生成课程,并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如下图所示)。或根据举办竞赛项目的需要,带动部分参加竞赛项目课程的变化,教师将部分竞赛知识引入课程,并作为组织校级竞赛选拔的内容

[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该校选手取得了赛项铜牌的好成绩,此成绩为湖北省职业院校在第46界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最好成绩,除了得益于他们个人长达半年的训练,也是由于学院针对比赛开设的一系列相关课程,比如:城轨车辆控制电路设计,城轨车辆受电弓检修与维护,城轨车辆控制安装布线,城轨车辆车门检修与维护,城轨车辆转向架检修与维护,客室车门机械调试,转向架部件测量及参数调节等。以赛项为参考,以必修核心专业课程为基础,在此质上设置竞赛技术课程,并新增了一系列选修课程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之处。让课程为竞赛打基础,而大赛的成果转化又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源,竞赛又反过来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创新[5]

职业技能大赛,比的就是过硬的技术和能力,而技术的更新如此之快,因此如果职业院校的课程不做相应的调整,那么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也必然不会满足市场的需求。

613eaa4f379c8_html_f0fb2c665952ed8c.png


3推动实训环境建设

职业技能大赛就像一面放大镜,不仅清晰的展现了技能的魅力,也将不足之处凸显出来。学校与企业的差距在于,企业拥有最好的大匠,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同时也有最先进的设备,最佳的场地。而学校的知识更新却严重滞后于社会和企业,因为一切的知识要在学校学习,首先得形成于书本再教授给学生。书本知识的更新和传播慢,但技术的更新却较快且易掌握。因此实训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该院校根据技能大赛的要求,组建专业群共享实训平台,建设世界一流动车组全生命周期检修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建多功能的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群机械装置检修等5个实训中心,并将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群电气装置检修实训中心建成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是校企联合创新合作,共建共享集“虚拟现实+模拟仿真+实训操作”于一体,把“实训、教学、体验、共享、研发”相融通,创新“理实虚”一体化教学模式,具备专业认知、实践教学、应用技术研究、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社会技术服务、技能鉴定、职业比赛等功能。

4 结语

“十四五”规划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提到,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类型教育视角下,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极佳的通道,高职院校达成了基于“知识为基,技能为本,素质为重,合作为要”,这种“基本重要”的人才培养理念共识,以通识课知识为基础,以职业技能的锻造为本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为重点,以校企合作共育人才为要旨。职业教育将技能教学放在本位,技能竞赛对于高职院校引领和推动职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指引职业院校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的队伍;又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发展、面向市场、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

[2]吕景泉,汤晓华,张兴会,周志刚.“大赛—职教改革试验区—人才培养”互动模式的系统设计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5):20-24.

[3]刘东菊, 孟志咸.技能大赛引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J].职教论坛, 2017(17): 10-15.

[4]刘东菊,汤国明,陈晓曦,袁名伟,张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力研究[J].2015(10):30-34.

[5]程宇.“国赛”十年:将职业教育改革进行到底——2008—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回顾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8):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