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8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究

陈永东

中共自贡市大安区委员会党校,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可以增强文化软实力,树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对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有促进作用。学生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现阶段,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校思政教学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党校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校;思政课教学;探究

党校是思想政治建设的主阵地,可以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党中央对党校提出了新要求,即,在原有的基础上,重视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此,党校对思政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创新了教学模式,这提高了思政教学的实效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学,本文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能为党校教师带来一定参考。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教学融合的作用

  1. 提高教学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校思政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和历史使命,完成高质量的思政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思政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记忆,却忽视了思想改造,教学内容单一,学生的学习体验差,这影响了思政教学的时效性。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思政教学,便可以为思政教学赋予时代内涵,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只停留于理论层面,它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学雷锋志愿活动活动、全民阅读、纪念抗战胜利、传统文化节等,理论与实践结合,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加深记忆,也可以积累实践经验。

(二)增强国家凝聚力

开展思政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健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身心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人才保证。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入侵现象愈发严重,如,“无政府主义”、“全盘西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形成了不良社会思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学生的观念,造成了思想混乱、形成了多元价值观,影响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助于形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共识,这可以帮助个人、国家更好地应对世界局势。

  1. 党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党校优化了思政教学体系,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不能盲目乐观,当前思政教学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思政课教学大多停留在表面。与文化课教学不同,思政课教学只有明确理论内涵,才能让学生信服,但大部分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在讲解专有名词或理论时,习惯于照本宣科,对那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未进行深入分析,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教学不能有机结合;二,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部分思政教师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对社会热点话题、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不全面,未能把握思想内核,也不注意教学能力的提升,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三,教学环境差。党校对新要求把握不够准确,教学方法落后,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其他内容相互独立,没有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对思政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

  1. 实践策略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师直接影响着思政教学的实际效果。为了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党校必须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想要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正确理解核心价值观,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政治立场、意识形态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党校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本校实际情况确定考核标准,通过政治审查、专业测试、听课、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完成综合素质考察,达标的教师可保留原有职位,对于不达标的教师,依照个人意愿调整教学岗位或解除人事关系;根据思政课教学情况,不定期开展思政教师培训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了解先进的思政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素养,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党校可根据教学需求和教师个人喜好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开展分层培训,促进个性化发展,同时,对培训的重要内容可录像,便于教师反复学习;减少无效工作,降低思政教师的负担,为教师的继续学习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教师晋升、评优机制,增强思政教师对党校的认可度,调动教师的学习动力,减少专业人才的流失;不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研讨会,思政教师必须上台发言,通过这种形式,督促教师自觉提升政治素养,也能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的观念,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政教学。

  1. 多元教学模式

思政教学要主动汲取教育改革的成果,改变教学观念,根据科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趣味性。首先,多媒体教学。教师要重视课前设计,用视频和图片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点,如,微电影、领导人讲话、动漫等,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求知欲;其次,用社会热点话题作为课前导入。青年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对国内外热点话题的关注度较高,教师可利用这一心理,讲解社会热点话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纯理论教学,促进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学,例如,讲解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生平、分享社会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丰富思政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开展探索式学习。思政教师要明确自身定位,应该是教学的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要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提出趣味性问题,如,“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意识形态与政治立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建学习小组并探讨相关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明确思想道德缺陷并进行针对性讲解,让学生不再局限于个人思维,这可以提高思政教学有效性。

  1. 加强文化建设 增加实践机会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思政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党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认同社会主义并勇于实践。党校可以在走廊、餐厅等空闲地方放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书籍、报刊、名言,便于学生及时学习;鼓励学生组建社团,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类社团活动中,为了加强指导,聘请专家学者作为顾问;定期开展校级比赛,如,“我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享会、朗诵比赛、辩论会、知识竞赛等;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班的内容,确立班级宣言;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慰问革命老兵、参观烈士纪念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宣传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得注意的是,党校领导班子要增强安全意识,提前进行实地调研,杜绝安全隐患。

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时期如何结合社会主义核心观与思政教学,简单阐述了两者结合的作用,归纳了思政教学的现状,然后从教师队伍建设、多元教学模式、文化建设三方面提出了实践策略,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党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可以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及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究[J].高教学刊,2021(01)

  2. 马小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党校干部培训研究[J].智库时代,2019(19)

  3. 魏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