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举措—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创新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新时代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举措—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创新案例

孙亚明

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 要 经过对高校学生党建面临的问题分析,分享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做法:推动理论宣讲常态化,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提高党员履职自觉性,建设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提高党员榜样示范性,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

关键词 学生 党员 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期对学生党支部培养学生党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高校学生党建面临的问题

(一)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养考察仍不够充分,导致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不高、个人能力层次不齐。

(二)受学制制约,学生党支部没有一套系统的针对学生入党后的长期考察培养标准,学生党员往往只是按照流程完成了从入党积极分子到中共正式党员的“入党流程”,但距离“德智体美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还有欠缺,尤其是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做得仍不够好。

二、案例分析和举措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高素质学生党员队伍,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学生党支部采取了以下基本实施措施,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队伍。

(一)推动理论宣讲常态化,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一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基本方针政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通过理论学习使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内容真正的入脑入心,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二是开展面对面“菜单式”理论宣讲活动。通过“菜单式”宣讲,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改变“以我为主导”作为“以学生为主导”,滚动增添新主题,使宣讲形式、宣讲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感染力。这种理论宣讲方式不仅有效统筹了理论的原点与学生的兴奋点,更探索建立了学生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宣讲主题及理论测试内容应涵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较为全面地帮助学生提升了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为学生工作和学生党支部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

(二)提高党员履职自觉性,建设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与管理中,学生党支部在强化服务理念上下功夫,提炼出“党员亮身份,追赶比奉献”的学生党支部精神,一是在每一位学生党员的宿舍床头张贴党员个人信息标识,时刻警醒学生党员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带动宿舍其他同学宿舍内务高标准完成,形成良好的舍风,争创学校优秀寝室、特色寝室。二是立足校园,每逢学校或学院举办大型活动,例如迎新生、学雷锋月、运动会等需要学生做志愿者时,学生党员积极报名参加。去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看望老人小孩,为他们送去温暖。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坚定学生党员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为师生服务的信念,在德行上优于他人,行动上领先他人,担子上重于他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三)提高党员榜样示范性,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为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在新生思想引领、专业引导、学业帮扶、纪律养成等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培育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行为,有效落实“三全育人”的思政工作目标,促进新生成长成才。学生党支部全体学生党员以新生朋辈导师身份,协助学院开展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生管理、适应性教育与朋辈教育等工作。协助专业导师开展专业引导,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提供学习计划咨询。学生党支部教师书记、专业导师、新生辅导员、学生党员朋辈导师每个月定期召开朋辈导师工作推进会,交流朋辈导师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学生党员朋辈导师反馈新生思想、学业、生活等方面情况。

三、案例成效

(一)学生党支部学习氛围浓厚,政治理论知识基础扎实。攀枝花学院第8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支部学员全部顺利通过考核、攀枝花学院第21期发展对象培训班支部学员全部顺利通过考核。学生党支部每位同学学习态度端正,认真记录理论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

(二)党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面貌焕然一新。表现在学生党员在学生党支部主体性明显提高,入党动机更加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积极组织、投身到各类党日活动中。如理论宣讲团、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学习日活动等。“党员亮身份,追赶比奉献”的精神深入人心,学生党员服务班级、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作用凸显。

(三)学生党支部制定了严格的党支部计划,营造了良好的党建氛围。党建材料的质量显著提升,字迹工整,填写规范,责任到人,各方面逐渐改善。学生党员传帮带作用明显,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党员在学生党支部的归属感,塑造了主人翁精神。

四、结语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引导大学生勤奋学习、团结上进、成长成才、健康生活的核心,应在高校中积极发挥党支部职责。学生党员是大学校园中“优秀”的代名词,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牢固的专业课知识与基本技能,还需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过硬的党性修养,自觉担负起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学生党支部更应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始终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党支部的氛围至关重要,要引导学生将“党员亮身份,追赶比奉献”的精神入脑入心,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娟维,荆淑霞,张丹.新时代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路径探析[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1,(3):51-53,56.

[2] 张菊铃.高校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北京教育:高教版,2021,(5):94-96.

[3] 黄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及创新性探索[J].锋绘,2021,(5):342-343.





作者简介:
姓名:孙亚明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0.6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昌邑
现任单位:攀枝花学院
职称:副教授
学位/学历:硕士
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