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国 CLASS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案例分析—以中小学名师王崧舟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究与分析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4



基于美国 CLASS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案例分析—以中小学名师王崧舟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究与分析为例

陆素敏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学科教学 ( 语文 ) 研究生 广东佛山 528000 )



摘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改善课堂教学以及提高国民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以美国 CLASS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为工具,对中小学名师王崧舟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探究和分析,为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CLASS;课堂教学;王崧舟



  1. 美国CLASS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简介

课堂观察是观察者基于课堂教学的数据和信息,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判断,旨在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近十年,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国际上掀起了研究课堂教学质量的观察评估热潮,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佛吉尼亚大学的科里教育学院的高等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简称 CASTL)对测量和改进教学进行开创性的研究[1]。 其中CLASS是Robert Pianta and Bridget Hamre 两位教授带队所研发的CASTL相关专业发展资源的重中之重。CLASS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法摒弃传统的价值判断,指向于事实判断,极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帮助教研人员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利弊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对课堂教学的模式做出调整并更新课堂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鉴于CLASS评估系统的信效度高、适用范围广以及生成性意义大,尝试以其作为评估小学名师王崧舟课堂教学质量的工具,进而对王崧舟课堂教学教学进行深入地探索和有效地反思。

(一)评估要点

根据物理环境的不同,CLASS的操作程序分为现场版和视频版。但 CLASS 评估的主要焦点在于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及教师如何使用其掌握的材料,而不评估材料呈现、物理环境、安全或某一具体课程的应用[2]。因此,两个版本都以情感支持、班级管理以及教学支持这三个维度为基点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其中,CLASS 的三大维度均表现为显著相关,说明这三部分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每一维度上的师生互动表现都会对其他两个维度产生影响[3]。 由于课堂视频无法提供后续支持,所以视频版课堂观察评估方法被删减了课堂后续的观察要点,最后形成3个一级观察指标10个二级观察指标,其中每个二级指标有3-5个评估要点,共36个评估要点。现场版课堂观察评估方法则为3个一级观察指标10个二级观察指标,其中每个二级指标有4-5个评估要点,共43个评估要点。

(二)评估方法

Class强调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综合应用,观察者能够准确有效地获取课堂信息,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这三种方式包括不同维度中的七积分制评分标准、质性的评分依据以及整体评估。

首先,class评分采用七积分制,每项观察指标评分范围为“1一7”(1为最低分,表示在该观察指标上表现最差;7为最高分,表示在该观察指标上表现最佳),七个等级又合成三个水平层次,分别为低级水平等级(1-2)分,中级水平等级(3-5)分,高级水平等级(6-7)分。其中消极氛围这一项采取反向记分。

其次,质性的评分依据是课堂观察的关键。在class的指引下观察者需要依据三大维度中的十大板块内容进行考核评分,并要求用文字简述观察课堂的学生行为、教师的言语举止以及课堂气氛等等,为评分者提供直观有效的评分依据。

最后,class是对课堂互动的整体评估是以30分钟为一个观察周期,其中,20分钟是一个观察片段,被用于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另余10分钟是依据观察情况对10个二级指标进行评分。此外,观察者对每个课堂的观察记录至少要进行4个观察周期,以次来获得整体性的评价。其中,观察者可通过现场观察和视频观察两种方式进行评估。

  1. 王崧舟课堂教学质量的分析评价

  1. 情感支持维度

情感支持维度共有四个评分点,分别为“积极气氛”“消极气氛”“教师的敏感性”“尊重学生观点”。此次观察分析共抽取了王崧舟老师的五次课,分别是《长相思》《两小儿辩日》《圆明园的毁灭》《枫桥夜泊》《一夜的工作》。

1.积极气氛

“积极气氛”的评分依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师生之间能有积极的交流、彼此能相互尊重。纵观王崧舟的课堂,可知,王老师善于利用朗诵和配乐,以此与学生达成情感共鸣,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对老师的问答做出积极的反应,与老师有积极的交流。例如在《长相思》的教学中,王崧舟通过让学生在《琵琶语》的背景音乐下写自己想象思想已久的诗人回到家乡的场景,让学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忧伤和隐忍。写话结束后王崧舟分别提问了“你们看到了哪些?”“你看到了?”“这里只有?”这几个问题,学生经过前面的情感酝酿,纷纷举起了手积极地回答,在王崧舟老师的点头认可和语言鼓励下,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在师生问答间,王崧舟老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的思想感受,让语文教学课堂情意满满,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2.消极气氛

“消极气氛”指在课堂中师生关系不和谐而产生的消极影响,其评分依据为教师在课堂中的言行举止是否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在课堂上是否使用惩罚性控制、对学生是否不尊重以及课堂上学生有无违规行为。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中师生相互尊重,学生严守课堂纪律,同时他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其课堂中几乎没有出现上述的现象,更没有攻击性的言行举止和学生之间的打架和拌嘴现象。例如,在《两小儿辩日》中,学生把“沧”字读错了,王崧舟老师及时给予纠正,然后进行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这一行为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帮助了学生加深对正确答案的识记。

3.教师的敏感性

“教师的敏感性”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做出的反应,其依据是教师的回应能否给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教师是否能关注学生的问题以及学生在课堂上能否获得舒适感。王崧舟老师的课堂被称之为“诗意语文课”,学生在语文课上能自由地展开想象,他们情感感受也能得到王老师的回应和认可,但是王崧舟老师在关注学生问题方面有所欠缺。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中,学生们学习完这一课后对入侵者充满了仇恨的情绪,王崧舟虽然对学生们的愤恨给予了回应和尊重,但是他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价值观问题。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这帮可恶的强盗,可恶的侵略者,你们简直不是人。你们是畜生!你们是禽兽!”而王崧舟老师没有帮助这位同学纠正其价值观。这种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偏激的价值观,王崧舟老师应该就此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尊重学生的观点

“尊重学生的观点”指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和发言,其依据是教师在课堂中的灵活性和对学生的关注度、教师在课堂中的自主管理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达机会。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上最为突出的亮点是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枫桥夜泊》中,王崧舟为学生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展开对万籁俱寂、钟声缭绕的环境想象,接着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在《两小儿辩日》中王崧舟利用辩论的模式让学生直接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打开了学习的思维。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王崧舟老师对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牵引”,学生在这方面的自主性相对来说不高。

  1. 班级管理维度

“班级管理维度”的评估依据分别为“行为管理”“产出性”以及“教学学习安排”。在这里,王崧舟老师的得分也是比较高的,以下是王崧舟老师的评估依据。

1.行为管理

“行为管理”这方面的评分依据分别为:教师对课堂的行为期望、教师在课堂中的监控预防、教师对学生的错误纠正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在王崧舟的课堂中可以明显察觉到明确的教学计划,其课堂也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同时,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行为做出了预设,课堂中问的每个问题都是精心设置的,达到学习引导和监控的有效统一。

2.产出性

“产出性”这部分的依据分别是:学生的学习能否最大化以及教师的过渡性语言的使用是否正确。王崧舟老师在课堂上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对文本的学习更深入,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同时,王崧舟老师的课堂过渡语十分精彩,既连接了前后教学环节,也为学生思考搭建了支架。如《一夜的工作》中,王崧舟老师以“抓住其中你感受最深的那个词,然后带着这个词,走进总理的一夜。把你感受特别深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那就是你心灵的感应”这一句话把第二教学环节的词语品析与第三教学环节的语句分析链接起来。再如《长相思》的教学中,王崧舟同样用两句话“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破碎之心。我想,读到现在为止,读到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了,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把两个教学环节自然而又高效地连接起来。王崧舟的课堂过渡自然,学生的学习达到了最大化的提高,其课堂的产出量因此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3.教学学习安排

“学习安排”的评估依据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材料是否形式多样以及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清晰。在学生在课堂上能否有效学习是判断一堂课是否有价值意义的重要标准,王崧舟的教学目标明确,并在课堂中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两小儿辩日》中,王崧舟采用了小组辩论的方式来学习课文,在《长相思》教学中采用互文印证的方式来学习课文,在《枫桥夜泊》中采用伴乐而学的方式……王崧舟从视觉和听觉切入,以不同形式的教学材料和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对的兴趣,使得整个课堂处于活跃氛围当中。

(三)教学支持维度

“教学支持维度”的评估依据分别为“认知发展”“质量反馈”以及“语言示范”。

1.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 ”这一板块是以教师在课堂上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学生创造力、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以及联系现实的能力作为评分标准。就王崧舟的课堂而言,更强调的是情感,教师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学生的创造力、融会贯通的能力以及联系现实的能力都是在此基础上展现的。因此,不难发现王崧舟老师课堂的“认知发展”是以情感共鸣为核心。

2.质量反馈

“质量反馈”这一板块的评价依据分别是教师是否提供“脚手架”、在课堂中能否促进学生思考、教师提供的信息能否起到支持的作用以及教师有无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在《枫桥夜泊》中,学生们对“无眠”的理解流于表面,于是王崧舟便向学生说:“看你们能不能给‘无眠’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这句话启发了学生可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赏析“无眠”背后透露出来诗人的情感,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品析字词的支架,让学生能确切地感受其背后的意蕴。在《长相思》的教学中也同样如此,通过“碎”字链接作者的情感。可见,王崧舟老师课堂的“质量反馈”相对而言是比较好的。

3.语言示范

“语言示范”的评估依据为教师的对话是否频繁、教师的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教师的语言能否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语言是否高级以及教师的对话和平行对话。纵观王崧舟的课堂,可见王崧舟的语言既可以满富诗意,也可以铿锵有力。如《圆明园的毁灭》中,“但是,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这一切早已永远消失了!这一切早已被两个强盗的一把大火化为灰烬了!”这句对话如烈火般燃起了学生们心中的怒火。在《一夜的工作》中,“夜很静,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依然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这句话不仅把周总理简朴的个性展示出来,还把周总理彻夜为人民工作的精神也展示了出来,为学生呈现了语言的精妙之处,也开拓了品析语言的思路。

  1. 总结分析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一线语文教学乱象愈发严重,与此同时,语文课堂的考核标准也缺乏系统性的参考。基于此,课堂观察在改善国民教育这一举措中凸显了其独有的意义,其为:一是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二是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4]。因此,本次王崧舟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究具有以下的参考意义:

  1. 教学之道,拨雾见日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5]的过程。王崧舟之所以在CLASS量表中的“教学学习安排”和“消极气氛”这两部分获得较高评价,是因为王老师常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主人公对话等等。值得学习的是王崧舟调动学生的情感方式,如朗读、质疑、以及配乐想象等。值得关注的是王老师指导的朗读步骤:一读意在正音,二读重在节奏,三读贵在情韵,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作者笔下的语言文字进而体味作者的情思。在质疑方面,王崧舟常用“以问促悟”的方式把学生带进文本,让学者直接与作者对话,以获得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此外,配乐想象是王崧舟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也是调动学生情感的一把“利器”。因为音乐能直击人的心灵,能唤起人的某种情感,所以王崧舟在课堂教学中常要求学生伴乐思考、伴乐写话,逐渐成为语文课上不可或缺的成分。

上述中王崧舟老师课堂的“亮点”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范例,让更多的语文老师认识到语文课并是非一味教知识,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和培养,这样学生在文本的品析中才能拨雾见日。

(二)摸索之道,长路慢慢

语文教学的道路漫长且不易,名师的造就也非一年半载而成。王崧舟由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变成为今日的名师,期间他沉淀了好几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学习钻研,力求每堂课的教学效果达到完美。在这般高要求下,他让枯燥的语文课堂摇身变为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在课堂中学生们的情感得以激发、得以释放、得以培养,与此同时学生们的审美情操也得以提高。就总体观察分析来看,王崧舟的课堂教学是相对比较优秀的,其成功之处值得广大中小学教师学习,也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在慢慢的教改之路上,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对促进我国教育教育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注释:

  1. 案例一全国名师王崧舟示范课教学资料《长相思》视频资料

https://haokan.baidu.com/v?vid=8131466208711191342&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1. 案例二全国名师王崧舟示范课教学资料《两小儿辩日》视频资料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A4Mjc4MzI0.html

  1. 案例三全国名师王崧舟示范课教学资料《圆明园的毁灭》视频资料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c4NjIwMjMy.html

  1. 案例四全国名师王崧舟示范课教学资料《枫桥夜泊》视频资料

http://www.iqiyi.com/w_19rrof9iex.html

  1. 案例五全国名师王崧舟示范课教学资料《一夜的工作》视频资料

第一课时: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c1NzAzNjc2.html?f=6237960

第二课时: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Y4ODkxMDQ0.html?f=6106687




参考文献:

  1. 蒋建民. 美国“课堂评估评分系统”(CLASS)研究[D].河南大学,2018.

  2. 莫菲菲,王冰如.美国课堂师生互动质量观察工具之 CLASS 评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4(2)

  3. 徐敏.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 CLASS 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6(10)

  4. 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