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农村居住环境景观空间分析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0
/ 2


苏州农村居住环境景观空间分析及策略

曹毓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 上海 200092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加速了各地城市化的发展。苏州农村居住环境在“就地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的失地农民被安置在规划好的新建居住区内,千面一律的居住环境带了很多的新的问题。所以,通过对于这类居住环境的研究和总结,弥补这一类现象研究的不足,丰富对苏州农村居住环境的景观空间分析,提出了具有可实施性的策略建议,提高农民们对家园的认同感、归属感,真正达到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

关键词:苏州农村;居住环境;景观空间;失地农民

1 居住环境的景观空间与失地农民行为活动关系

1.1 居住环境的空间设计原则

居住环境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域的重要内容,是人最直接感受和接触的环境空间,也是规划设计考虑的重点。居住环境的景观空间设计只有坚持从使用者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才是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式。其中要注意以下一些原则:(1)行为需求原则(2)生态优化原则(3)公共参与原则。

1.2 失地农民行为活动的要素

对应于居住社区范围内,可把失地农民对居住环境的需要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生活方面:应从失地农民的生理、心理等的角度出发,营造出宜人的环境,空气清新,绿化丰富,街道美丽。

(2)领域方面:在《可防卫空间》一书中有叙述这样的空间形式:一种可防卫的社会结构的物质表现。[1]说明人自身对自己的所属都会有一个强烈的占有欲,对自己生说的周边景观环境也同样会有这种领域的需要。

(3)交往方面:交往不再是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更是精神层面上的诉求。只有通过人的行为活动,进行了交往和沟通,营造了氛围,才能通过氛围辐射到人的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得到这种空间交往带来的感受。

(4)认同与归属方面:居住区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会形成居住区文化的沉淀,这个过程会影响到失地农民的情感意识中,失地农民因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对彼此的认同,依赖也慢慢的产生,相互之间形成了默契的关系。

(5)自我实现方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按马斯洛的定义“自我实现”,是指“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善的欲望,也就是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是最高层次的人类需求。[1]31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努力的行为来发现自我的潜在能力,使自己不断的达到自己设定的高度和想要的期望价值。

总之,通过这些方面的需求,失地农民在居住环境中会不断的得到满足,也就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和变化。

1.3 居住环境的空间与失地农民行为活动关系

通过对失地农民行为活动的解读,对行为活动的规律做出判断。根据大家互动交往时感受到的,可将失地农民的行为活动方式整理如下内容:

  1. 包容性:也就是失地农民以平等的身份在一起生活交流活动,彼此之间关系融洽和谐,能很好的形成互动关系。

(2)专一性:即专一的身份来执行所发声的行为,这种行为方式是比较有目的性的,大家是共同朝一个方向去发生行动的。

(3)合适性:也就是说,彼此之间通过学、看的行为,来彼此互相欣赏和接受。

(4)平行性:双方在同时间内进行的行为,实质的事情不发生,在同样的环境之中平行的出现,就像地铁里的乘客,园林里的游客。这种行为方式是一种比较公共性的状态。

(5)排斥性:因双方的行为彼此存在不和谐的状态。当其中某个行为扰乱了另外一个正在发声的行为,并出现了危险,那么这种状态下,行为之间就出现了互相的排斥性。

综上所述,在这五大类的行为关系中,更需要环境的舒适和安全,私密与安静,才能促进人们之间彼此的交往,也会为不同的人群创造不一样的空间活动。

2 苏州农村居住环境景观空间策略

根据本文的调研和总结,农村居住环境的景观范围主要在四个方面:周边景观环境、住区景观环境、楼间景观环境、屋顶景观环境。提出适合苏州本地农民生活习惯,居住方式、日常出行等策略建议,从大环境到小院落,从整体规划布局到组团绿地,从交通组织到便捷出行,从区位特色到住区特色,让居民的生活状况不只是物质基础条件的改善,而更多的是考虑人对土地、对家园的精神需求,更切实的做到合理性、优化性。

2.1 周边景观环境的策略

所谓周边景观环境,也就是住区外围的市政道路绿地、街头绿地、街边公园、休闲广场等。可以通过一些规划设计手法来让住区所在区域的周边景观环境更有情感层面的表达。

随着住建部出台,“开放街区”的内容引起各界热议。“开放街区”的设想,其核心并不在于封闭围墙还是开放围墙,而是针对我国现有的“大街区”模式提出质疑,[2]希望通过一些规划的手段或者相关研究结果来指导“小街区”模式的规划建设,鼓励适宜尺度、道路细密的“小街区”模式。[3]

总之,希望周边景观环境的改变首先能给苏州农村这些新建的居住区环境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和特色,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道美丽景色。

2.2 住区景观环境的策略

以住宅组团为单位,建筑作为形成组团的一个组成部分。居住户数一般为300户~~ 500户,住区是由若干个组团围合成而形成的一个公共绿地。采用这样的结构骨架进行住区的设计,最重要的因素在于能最大化的利用住区开发规模。在这样的大布局下,道路级别及组织、集中的公共绿地便很容易的被划分出来。对于管理者来说,这样的住区模式有利于他们日常管理工作。由于项目所在城市地域的差异在传统的布局形态下,可以演变出多种形式。尤其是苏州地区的农民,因为气候的问题,阴雨周期多,湿度大。在日照间距的控制下,这种排布形式就变的很单一,所以打破原有的传统布局形式,采用院落形式,进行小空间的为何,三五栋房子的一个围合,彼此之间从形成更小的交往单元。

2.3楼间景观环境的策略

楼间景观环境是指楼与楼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以看做是一个共享的空间,也是可以作为楼间居民共同使用。所以楼间的环境需要进一步的考虑在院落基础上的推敲和利用,在院落的空间内,将楼与楼之间形成风雨廊的连接,为农民提供的是风吹日晒不到的半室内空间,同时也会建筑的形式和关联增加了一种空间处理的层次。适时的创造出有利于楼间景观环境的良好效果,适合失地农民的生活需求。

2.4屋顶景观环境的策略

屋顶景观环境是指建筑顶楼上方的空间形态。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空间场地,因为它的可达性不高,距离地面高度又高,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去重视这个空间的拓展和开发,但实际上利用好这个空间,对于居住环境的改善还是大有益处的。这不仅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延展空间和功能,也同时让他们能回归到往日露台劳作的一些日常生活方式的习惯。充分利用屋顶空间,从另一个层面改善居住环境,想必这样的举措,在未来的同类型社区中是有一定的借鉴性的。

2.5 “院落”模式的策略

(1)符合农村居住习惯的“院落”模式,同时深度提出了农村生活的空间模式的初始形态,所以这种“院落”的兼容的做法是非常适应农民日常所需。

(2)居住环境质量的高标准。通过切割大面后变小块的手法,将原有的组团空间划分为院落空间的居住模式,而绿地也相应的通过分割,融入到院落之间,对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土地使用率的高利用。在“院落”模式中,因为建筑的布局的变动,可耕种绿地的形成,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住宅建筑密度,还为农民提供了耕种习惯的延续。

(4)互动环境的归属感。邻里互动是农村社交生活的一种形式,三五成群的围坐在一起聊天说话,所以需要这样一种围合的空间场地。这种空间所营造的院落场所,能感受到生活的勃勃生机。

(5)人际互动的高融洽。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这三类之间的切换就更加顺其自然。

(6)地域显著的特征感。用院落模式来思考和布局地块,把围墙、构筑物、主要进出口等设计,巧妙的融入,就更有地域显著的特征性、更加个性化。

3 研究的结论

根据调研发现,苏州农民对就地城市化后的居住环境还是有一些不满,但我们完全可以细致深入的去了解他们的诉求,通过研究这类居住区的实际问题、以设计角度切入,对居住环境的景观空间提出可行性改造方案,并在新的项目中践行。

这些策略建议在目前的项目中还未有较多的实施,但是从理论分析和数据推演,图形绘制来看,还是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居住环境,也能解决大部分失地农民的原有生活方式的延续。真正做到提高失地农民的居住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杨清宇. 基于居民生活行为的居住小区户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 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2. 杨保军,顾宗培. “推广街区制”的规划思辨[J]. 城市观察,2017(2):63-72.

  3. 齐涛涛,何建佳,刘举胜. 街区制在我国城市推行初探[J]. 改革与开放,2017(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