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多方联动 创新老年教育培训——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老年教育培训典型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0
/ 2

资源整合多方联动 创新老年教育培训——重庆市

北碚职业教育中心老年教育培训典型案例

费明卫

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 400700

摘要: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设计广大老年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有助于日常生活的培训课程,积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同时,扩大老年人参与教育活动的比例,促进老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关键词:资源共享,灵活教学,人性关怀


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是首批重庆市老年教育中心培育学校,自2017年启动老年教育培训以来,学校坚持发挥资源优势,覆盖城乡,积极探索老年教育培训路径,创新老年教育培训方式,积极服务老年朋友,取得实效。

一、探索路径 优质培训

(一)深入调研,需求至上

通过深入社区、街道、村镇等发放问卷,实地调研,了解区域老年朋友的需求。以老年朋友需求为中心,针对性的开展中式面点与营养餐制作、插花、舞蹈、休闲农业技能型培训等培训课程。

(二)拓展平台,资源共享

学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在开好校内的老年教育培训班的同时,大胆的走出去,与社区、街道、乡镇携手,开展家门口的老年教育培训。通过多方联动,在招生、培训场地、师资上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老年朋友学习提供了就近的平台、满意的服务。

(三)方法多样,灵活教学

老年朋友年纪大、随意性较强,在培训中注重因材施教,坚持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同伴互助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老年教育的娱乐性、故事性、趣味性,通过开展评比、个体展示、成果分享等,使培训课堂始终充满情趣和生机。

(四)人性关怀,贴心服务

老年教育培训班建立微信群,搭建学校、教师、学员间沟通的桥梁。每次课前,为老年学员们精心准备好学习资料及学习用具;向他们发送温馨的交通、安全、上课老师等提示短信;每节课贴心的为学员准备矿泉水、驱蚊水、纸巾、药品、水果等;个别老年朋友请假,有安排单独补课;为方便学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了交通车接送或学员餐等,让老年朋友感受到来自培训团队的一份温馨与愉悦。

二、创新举措 铸就品牌

(一)构建“1224”特色老年教育培训模式

1”即一条主线:培训中,我们坚持将 “勉仁”文化理念贯穿始终,打造“勉仁”老年教育特色培训。一是编印《“勉仁”特色培训歌曲集》《“勉仁”中式面点学材》等校本读本;二是开展“勉仁”班级文化建设,融入班级团建,增强班级凝聚力;三是开展“勉仁”系列主题活动,注重仪式感,每期班举行隆重的开班典礼、特色的结业典礼,通过成果展示、班级文化展示、优秀学员的评比,让每个学员在培训中收获的不光是技能,更是团队协作的乐趣、学员间的友谊。

2”即两个抓手:一是以老年教育平台开发为抓手,将线上网课教学与线下体验教学有机融合,将校内与社区镇街资源相结合,拓展老年教育平台;二是以老年教育课程建设为抓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微课、教案资源建设,提升老年教育培训质量。

2”即两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师队伍。通过校园网公开招聘培训教师、招募学生志愿者,积极鼓励师生关心关注老年教育,培训者也由“要我做”到“我愿做”,保证了课程实施、教学形式的实效与创新。二是优化培训课程。课程设置上以实用技能学习为重,融入职业素养提升通识课程,将特色烹饪课程与信息技术、插花课程的有机融合,内容丰富、实用,满足学员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4”即四个保障:一是“1+1”机制保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老年教育培训领导小组,顶层规划、统筹实施老年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建立了老年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制定了《老年教育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培训学员档案制度》等一套完整的制度,推进项目实施;二是“1+1+n”师资保障。每个培训班配备1名班主任、1个专业教师团队,多个学生助教辅助教学指导,手把手教学,确保培训实效和质量;三是“n+1”服务保障。从班主任到专业教师团队,都紧紧围绕学员为中心,从环境布置到学具准备、从培训中的物资保障到培训结束教师亲笔签名的特色结业证书,时时处处让学员们感受到不一样的职教氛围;四是“1:1”经费保障。为注重培训效果,学校经费1:1配套,经费支出向培训原材料倾斜,向营造培训人文氛围倾斜,向培训宣传与展示倾斜,确保项目实施。

(二)扎实推进 成效凸显

1. 服务了一批老年朋友

自启动老年教育培训项目以来,学校共开展了10期中式面点、插花艺术与家庭立体美化等老年教育特色培训,结业学员1000余人,丰富了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受到了老年朋友的普遍欢迎,也得到学员的广泛认可,据统计,对我校的培训,学员的满意度调查中达到99.5%以上。

2.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以老年教育项目实施为契机,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激情与奉献精神。50多位教师参与了老年教育课程教学及课程开发,打造了“插花艺术”市级精品课程1门;完成中式面点等校本教材开发5本,微课制作45个,3位教师在市级微课比赛中获奖。

3. 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学校的老年教育培训,在重庆电视台、北碚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4次,举办市级老年教育培训现场会1次,老年教育培训经验在重庆市老年教育工作会上进行交流3次,老年教育培训效果显著。


“人生在世学无穷,耄耋之年亦英雄。培训班里拜师傅,朋友圈中晒靓图。烹饪味美技艺高,插花型多冶情操。白驹过隙莫虚度,无憾此生乐陶陶。” ——学员王金玲

学校开展的老年教育培训,真正让老年朋友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创、老有所乐,在老年朋友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了提升。学校将不断深化老年教育培训工作,拓展老年教育平台,扎实推进,办出特色,更好的为老年朋友服好务。

[1]曹海涛,刘建梅,黄香琴.移动学习:社区老年教育的新视野[J].当代继续教育,2020,38(05):49-54.

[2]侯怀银,宋美霞.终身学习研究在中国的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5):7-16.

[3]杨亚玉. 老年大学教育供给与老年人学习需求匹配的个案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4]杨幸子. 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的医养结合模式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