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0
/ 2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探讨

付社华

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伊车嘎善乡林业站 新疆霍尔果斯 835000

摘要:环境污染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我们要减少现代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污染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而大规模林业种植是减少污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减轻污染压力。林业种植应以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标准,以相关指南、方针和技术法规为指导,以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保障林业环境安全、促进发展方式为最终目标。为实现森林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林业种植;环境改善;作用;分析研究

前言:林业种植在改善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净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效减缓全球变暖的步伐。种植森林可以调节大气的酸度,树木通过光合作用降低大气中的硫含量,释放氧气的同时控制酸雨。植树造林还可以降低水土流失发生率,促进水土固力的提高,并且聚集在树枝和树叶上的雨水会产生二次降雨,使地表有二次吸水的机会。在所有环境保护方法中,造林成本最低,但功效最大,可有效减少污染,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

  1.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1. 促进大气碳含量的合理调节

随着树木的生长,光合作用很容易通过光来完成,这一过程会吸收空气中的一些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氧气进行释放。树木不仅可以进行氧气合成,还可以完全吸收二氧化碳,为人们提供足够的生存能量。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大量燃料被应用于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产生更多的碳化物,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林木可以将这些碳化合物转化为氧气,从而解决碳排放问题。同时,林业中的木材还可以为人们进行原材料供给,例如,林木可以储存大量的碳,木材还可以有效解决后期燃烧的问题。因此,木材可以用作燃料二次利用。木材还可以替代多种金属原材料,降低原料消耗,有效控制碳含量。事实证明,发展林业种植有助于解决我国的碳排放问题,但因其生长较慢,在种植阶段难以实现合理的基本目标。而且林业种植发展速度缓慢,对木材的需求量较大。解决二氧化碳排放和木材供应问题,需要遵循长远发展的原则,提高整体管理效果。

  1. 促进水土流失的预防

在植树造林方面,由于森林面积大,土地上布满了许多枝叶,形成了能够有效抵御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软土结构。主要原因是在枝叶结构在地表成形后,可以很好地进行吸排水,降低洪水强度,防止下游河流居民被淹。据统计,森林通过吸收雨水可以阻挡约21%的与洪水有关的自然灾害,很好地保护了森林和人民免受洪水侵袭。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土流失,有效保护林地,增加其恢复力。土地脆弱和沙漠化发生在降雨量较少的地区,甚至出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沙漠问题。林业种植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森林可以阻挡气流,防止风把沙子吹到地面上,而且树木的根系结构更坚固,可以锚定土地表面,防止因缺水引起的荒漠化。根据研究,森林可以将地表气流减少约 51%,将空气流速统一控制在森林200米以内。帮助保护土壤结构,防止沙漠化。因此,在森林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认识植树造林对改善环境的意义,科学合理地开展林业工作。严格按照植树造林的标准原则,充分发挥环境整治作用,积极实施森林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坚持科学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以实现不断提高绩效水平。

  1. 促进大气酸含量的改善

在植树造林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气的改善和脱酸功能。如今,空气污染中酸性物质的沉积问题更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燃料会产生更多的硫,与雨水形成酸性化合物,导致一定程度的酸腐蚀,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大气酸度的增加导致林木死亡,大大降低了林业的经济收益。然而,在当前的林业种植中,许多树木耐酸性较强。例如,山茶树非常耐酸雨。因此,在酸雨频繁发生的地区种植山茶花树,可以更好地吸收雨水里的酸性物质,提高抗酸性,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植树造林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实际造林情况,不仅有利于树木的生长繁衍,而且为改善周围环境起到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植树造林工作的有序发展和平稳进步。

  1. 有效实现过滤空气尘埃

当前,许多城市的大部分街道两边都绿树成荫,不仅是为了扩大城市的绿化空间,还因为相应植被可以充当空气净化器,自动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为每个人提供新鲜空气。这主要是因为树木牢固地附着在地面上,有效地降低了风速,并使大气中的灰尘颗粒落到地面上。同时,植物叶子的表面比较粗糙,表层有大量的绒毛,有的还会释放出油性物质和粘性物质,可以吸收和阻止空气中的一些灰尘,可以净化空气。目前能够高效吸尘的树木有桦树、杨树、梧桐等。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有关部门可以大量种植吸尘树。由于吸附灰尘的作用,树木可以更好地清洁环境,这也是林业大规模发展的因素之一。

  1. 完善林业种植改善环境的策略

  1. 做好树木包裹与栽种工作

移植植物时,植物的润湿性对其生存机会至关重要。种植树木时,我们需要注意树木的覆膜,以减少根部土壤的水分丢失,确保植物湿润。这不仅有利于植树,而且还增加了植物存活的可能性。为了保持植物茎的湿润,用稻草或其他替代品包裹,喷洒裸露的外覆稻草使其保持湿润,然后用一条麻布支撑植物茎,最后用保鲜膜包裹,以免移栽时失水,并实现植物效果和一般景观效果的有效体现。此外,相关员工必须确保林业种植协调、美观,并找到合适的地方种植合适的植物。种植时,相关人员必须根据植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地质环境。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考虑土壤质量、气候和其他条件。只有确保合适的生长要素,才能保证植物不会因不合适的条件而死亡。

  1. 完善树木起挖与土球处理技术

科学先进的园艺和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植物的成活率。因此,负责林业种植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适用标准进行挖掘和植物移植工作。移栽时土球必须保持新鲜。挖出植物时,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现行规定,并沿着根部到达植物宽度的方向小心挖掘。如果可能,用手锯切割粗根以保护植物整体根部。完成后,将植物移到一侧,使其完全从地面突出,从而最大程度保持根皮、须根和原始土球的完整性。

  1. 改进运输、 修建与栽植技术

运输树木和植物时,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将植物根部包裹起来,裸露的根部用泥浆处理以保持湿润。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护植物并喷洒水,以避免其缺水、高温或暴露在阳光下。移栽前,清除树下洞中的石灰和灰烬。如果树洞直径较大,则可在洞内加入成熟的肥料。种下幼苗后,可以将植物放入灌水土堰中,彻底浇水并撒上薄薄的土层。最后,用杂草或塑料覆盖树盘,使植物更容易生根。在不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修剪植物,以确保其装饰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主要问题。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生物体的生长繁衍,还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污染负荷亟待降低。林业种植是改善环境的通用方式之一,可减少空气污染物,减少酸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水质。为缓解当前污染形势,中国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主要目的是防治空气中有害气体,节约水资源,防止土地退化。植树造林可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为人类发展和经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欣.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12):156-157.

[2]冯才雄.探讨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与利用策略[J].种子科技,2019,37(04):18.

[3]邹桂华.浅谈林业种植在生态环境改善中的作用[J].花卉,2019(02):249.

[4]罗志辉.刍议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J].种子科技,2019,37(01):15.

[5]赵建亮.探讨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与利用策略[J].现代园艺,2018(2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