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汉字之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0
/ 2

小议汉字之美

刘树芬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李毛营小学 云南昆明 652100

摘要:汉字之美,美在起源,美在形体,美在构成,美在内涵。本文就以几个汉字为例说一说我们的汉字之美。

关键词:汉字之美 起源 形体 构成 内涵

汉字是中国悠久文化的源头活水。一笔一画,蕴含着我们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横平竖直,承载着中华文明厚重的底蕴和价值。撇捺有度是我们中国人做人做事的血脉传承。学好汉字,才能更好地领略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正如印度前总理尼赫所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1. 汉字起源之美。

比如“贝”字,甲骨文中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我们的祖先远离海洋,而且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贝壳就成了稀世珍宝,于是古人就把贝壳当做钱币,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贵、货”等等。像“贫”字,要把一分钱分开花,那是100多年前极度贫困时期的艰难岁月。幸好我们中国人民已经进入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圆满成功。这得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谢习近平主席的英明领导,让我们老百姓幸福感满满,安全感满满,获得感也是满满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1. 汉字形体美。

甲骨文和金文像形美、大篆和小篆规整匀称美、草书简便美、行书快速美、楷书横平竖直正直美,撇捺有度分寸美,一路走来,任何一个汉字无论笔画多少统统只占一格,比如“木”字,当他作为部首时,第四笔捺画就变成点,不仅仅是“木”字做偏旁时捺画要改变,好多汉字都有这种情况,这就是汉字形体美中的谦让,要与别人合作就得谦让哦!因为汉字形体之美,成就了我国历史上书圣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等,书法艺术也是我们这个国家独一无二的艺术。

  1. 汉字的构成之美。

  1. 象形。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的汉字。“臣”像竖目形。字型画的是顺服的奴隶注视主人时的眼睛。本义是奴隶。引申义:臣民对君主的谦称或作为一般人的谦称。诸葛亮的《出师表》写到“臣本布衣”。再比如“弓”字 就是一张弓的样子;“母”字就是怀孕的妇女;“页”人的脑袋等等。

  2. 指事。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形体或符号。“本”树木下用横指出树根所在。本义:树根。引申义:基础、主题。“末”树顶上加一横,表示树梢。“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3. 会意。把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的象形符号,组合在一起。如“休”人靠大树就是休息。引申义:停止、罢休。

  4. 形声。用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合起来。我们中国的汉字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在阅读过程中,即便碰上不会读的字,根据结构猜猜,也能八九不离十。比如“祀”字,你只要知道右边读si,十二生肖中辰龙、…巳蛇的就一定不会读错,所以,我们小时候有个口诀“有边读边,没有边就读上下或中间”其实是说出了形声字有六种构字方式,具体见下表:

结构位置

汉子举例

上形下声

霜、露、雹、草、花、芳、景……

下形上声

熬、煎、烹、烈、忘、忍、怠、恭……

左形右声

祠、神、祀、值、植、住、注、蛀、炷……

右形左声

影、彩、彰、领、战、放、鸭、飘、歌……

内形外声

问、闻、闷……

外形内声

园、圆、圈、围、阁、囤……

了解了汉字的构成多数是形声字,阅读几乎就没有障碍了。拆字游戏还在君臣之间发生过许许多多故事。最典型的要数,三国时期的曹操和杨修之间。其一,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写“合”字,杨修一看就分给大家吃。大家很诧异,杨修解释道:“合”字就是一人一口啊!还有一次曹操视察新建筑物,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扬长而去。在场的人面面相觑,只有杨修明白曹操的意思,门太宽了,于是,命令手下把门改窄了。杨修真是拆字组字的高手。他明白了“门”字里面一个“活”字就是阔。

字谜也是趣味无穷的,比如: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红的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你猜出谜底了嘛?“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这又是哪一个字呢?弄懂汉字构成我们也可以自编谜面,和小伙伴一起玩猜字谜游戏。汉字的构成特别让人有优越感。


  1. 汉字内涵之美。

我们的每一个汉字都有温度,有情感,有个性,有魅力。比如“死”,我们中国人一般都不提及,因为太伤感情,而我们的大英雄曹操说“百年之后”说的人有尊严,听的人有敬畏,这个词语就很有温度。而我们普通人说“走了”“过世了”“身份证失效了”“永别了”对于国家有突出贡献 的要说“逝世”……同样表达一个人死了,有这么多说法。反之,同样一个字和不同的字组词就表达不同的意义,即使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意义也不一样。下表以“打”字为例说明汉字的内涵之美。“打鼓、打铁、风吹雨打”的打,那是敲的意思;“打交道、打官司”,打赌”中的打是发生与人交流的行为;“打毛衣”是编织毛衣;“打蜡”是在车上涂蜡;“打酒”是购买酒;“打报告”是写报告;“打格子”是画格子;“打字”是输入字,“打起精神”是提起精神,“打手势、打哈欠”;动做;“打比方”是语文上修辞方法”;“你打哪儿来?”从;“苏打”食品添加剂;“一打”是12个。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意义也不一样:A打气 1、我的自行车胎瘪了,我得打气才可以骑。这里的“打气”是指车胎里加气要;2、考试了,家长得给孩子打气。“打气”是鼓励鼓励;B、打击1、锣啊鼓啊,都是打击乐器,这里的“打击”就是敲击的意思,2、孩子要多鼓励,千万别打击他。“打击”:挫伤;C、打扮,1、有的人爱打扮,而有的人不修边幅。这个“打扮”是让自己变得好看;2、抗战争时期,我们的八路军有时会打扮成日军混进敌人的队伍里面,以便更好地消灭日本鬼子。这个打扮是假装成的意思。

最有趣的还要数我们人体器官的。“发丝”比喻琐碎细小的事,“头“”是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的领导;“耳目”打探消息之人;“手足”兄弟姐妹;“骨肉”父母与子女;“左膀右臂”得力助手;“手腕”是方法手段。“这人心肠真好,养着四只狗。”这里的“心肠”指精神……

据说联合国的公文,用汉语书写的是最薄的,就因为我们汉字内涵美、形体美、构成美,当然我们的汉字之美还有许许多多等待我们去发掘去欣赏去应用去推广。

参考文献:

1、《开学第一课》2017年9月1日

2、观复嘟嘟2020第1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