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美术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王建坤

兴安盟高级技工学校 : 137400

【摘 要】职业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的教学目标相同,都是为了能够教育出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职业教育更偏重于为社会注入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美术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不断加重,为了能够满足现阶段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美术教育要不断的根据时代发展的进程改变自身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充分满足现代化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本文分析了美术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为今后职业教育中开展美术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教学;职业教育;意义


近年来,我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各个领域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场所,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应用人才。美术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但是根据当前我国美术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其教学理念与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本文将通过深入剖析美术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意义,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美术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1 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通常来说,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此阶段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审美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但是经过有效的后天训练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渗透美术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十分关键,其不仅能够培育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还能够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特的个性以及高尚的品格。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系统性的观赏、鉴析相关的美术作品,进而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赏析美术作品的能力,利用类似实践性的工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展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强有力的起到德育教育功能,还能够通过优质的艺术作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避免学生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能实现对学生行为、思想等的正确约束。

1.2 强化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程度不断加深,职业教育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高效培育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基本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满足未来开展职业工作的需求。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开展美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理论知识的压力,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动手特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鉴于此,相关的职业学校必须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美术创新,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渗透进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与动手实践能力,为后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同,对同一美术作品的认识也往往各不相同,在进行自我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体现出其创造性,开展美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以及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完善。

1.3 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术教学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根据相关的报道表明,人右脑的发展对美术能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开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思维能力。开展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用鲜明的色彩刺激改善学生的记忆力。因此,美术教学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促进学生的大脑发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不断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4 展示学生的独特个性

凡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鲜明特征,自身极具个性。因此,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发展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关的职业院校更应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开展美术教学是帮助学生展示独特个性的关键,因为艺术创作不具有固化的规定,能够满足学生的一切创作要求。在整个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美术教学打破传统的固化思维,培育自身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格魅力。总而言之,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合美术教学完全符合现代职业发展的需求,还能够有效的完成个性化教育教学的目标。

二、职业教育中美术教学的教学实践策略

2.1 结合专业的特点开展美术教学

不同的专业的特点不同,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的方式不同,所以不同专业的职业教育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将美术教学的资料与专业要求进行对接,使得美术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相应的职业院校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美术教学的材料进行专业性的整合,保证美术教学教材能够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特点以及认知规律。

2.2 重视美术实践教学

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开展美术教学不能够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需要结合美术教学的实际特点,利用具体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进而满足现代社会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调整优化教育实践教学方法,明确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在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中不断融入新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在日常开展美术教学时,教师必须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利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与美术教育的完美融合。

2.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进行美术教学课程时,需要注重课程的课前导入环节,利用课前导入部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了能够实现课前导入的多样性,美术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材的内容完成导学设计,利用美术教学激发学生的色彩和光影想象力,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美术中蕴含的美好意境,帮助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还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其提升思维能力,全面的展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渗透美术教学,需要结合专业特征,重视实践教学带来的优势,不断提高美术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美术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168.

[2]蒋波.论启发式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247.

[3]黄培沛.美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探讨[J].美术文献,2020(0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