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李晶晶 唐小婧,孙梅林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对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手术室为研究单位,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2月—2019年12月,合计共有68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进行分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护理沟通,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改变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评分明显有大幅度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理沟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抵抗疾病的勇气,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理沟通;负面情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手术室为研究单位,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2月—2019年12月,合计共有68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进行分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对照组中男性有24人,女性有10人,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48.5±6.5)岁。其中普外科手术12人,妇科手术5人,泌尿科手术6人、心外科手术4人、神经外科手术7人。观察组中男性有25人,女性有9人,最大年龄为73岁,最小年龄为15岁,平均年龄为(48.6±6.7)岁。其中普外科手术13人,妇科手术4人,泌尿科手术7人、心外科手术3人、神经外科手术7人。对比两组患

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其结果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不同手术类型的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1)术前沟通:在手术前1天,按照流程对患者进行访视,访视的过程中积极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如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2)术中护理:在接患者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详细的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做好保暖工作。麻醉后,当患者自主意识未消失前,帮助患者按摩肢体,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体贴。(3)术后护理在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具体情况,同时指导正确的术后康复措施,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符合自身的术后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等等。(4)术后回访:手术完成后1天,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的大概情况,询问患者是否在手术过程中有不良感受,通过沟通了解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1.3 观察指标 (1)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两个量表的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负面情绪越严重。(2)利用手术室内护理质量调查表调查护理质量,共分为4个项目,包括基础护理、手术护理、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每项评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两组患者的所有数据,均采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标准差表示(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取%显示,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

组别 基础护理 手术护理 工作态度 工作质量

对照组 83.4±6.3 88.9±1.4 90.1±2.1 85.5±6.7

观察组 92.5±5.5 95.7±4.1 98.1±0.9 96.2±3.2

2.2 负面情绪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评分明显有大幅度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对比

组别 护理前SAS(分) 护理后SAS(分) 护理前SDS(分) 护理后SDS(分)

对照组 49.6±7.3 42.4±7.2 48.2±8.9 40.4±5.1

观察组 49.5±7.4 38.1±5.6 48.3±8.7 36.4±3.5

3 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抢救和治疗的重要部门。手术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而护患沟通作为护理程序中密不可分的一个环节,对于整体护理质量影响甚大。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有灵活的沟通能力。在患者进入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良好的沟通能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视度,加强患者的依从性。另一方面,有效的护患沟通也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手术治疗的具体效果。本文研究结果中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评分明显有大幅度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有效的护患沟通不仅能加强护患关系,消除患者得到负面情绪,同时还能促进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理沟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抵抗疾病的勇气,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霆,安阳.整体护理中融入人性化舒适护理理念对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5(25):189-190.

[2] 李均祥.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访视对围术期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5):118-120.

[3] 尹红芳.探讨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6):210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