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管理策略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情感管理策略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翁文捷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蔡家校区 重庆 北碚 400700

  【摘要】:随着小学教育方式的改革,当前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将会更加注重情感的注入,要充分地去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个性、想法,关注其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中的管理者,要学会运用情感管理策略,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本文通过分析情感管理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重点解析情感管理策略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 情感管理 小学班主任 应用

  1引言

  小学的班级管理中,学生易受到情感的波动,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合理运用情感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果,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建立师生间沟通的桥梁,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2情感管理的概念

  所谓情感管理,指的是在管理中加入情感,以更好地达到管理的目的和效果。相对于刻板的管理模式,情感管理更加具有艺术性,这个情感包括了激励、关心、爱护等。在管理中注入管理者的感情,能够和被管理者之间建立彼此交流的桥梁,使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被管理者所言所想,被管理者也能理解管理者对自己的关切和期望,促进被管理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接受管理。这种充满艺术性的管理方式在小学教育中比较常见。

  3情感管理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3.1情感管理的运用使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充满艺术性

  班主任老师和平时任课老师不同,班主任老师负责着学生在学校的方方面面,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班级的整体风貌和特点,是班级团结凝聚的主心骨,班级前进方向的领航员。班主任老师要想做好本职工作,管理好班级,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以及班级存在的问题就必不可少。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利用情感管理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管理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这样就便于老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想法以及班级当前的问题所在,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充满了艺术性,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3.2小学教育管理中情感管理运用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心智不太成熟,大多比较贪玩,学习自主性不高,容易受到情感上的波动影响,而且对老师都有一点敬畏的心理。这时候班主任的情感管理就很重要,班主任用自己真挚的感情去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老师成为学习生活上的朋友,敢于和老师沟通交流,能够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

  4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情感管理的运用原则

  4.1情感管理要有梯度性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情感管理时要注意情感教育的梯度性,这个梯度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管理涉及面要有梯度性,要先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入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鼓励,然后到班级的日常活动,最后再到学生的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适应并接受班主任的情感管理;另一方面指的是管理对象要有梯度性,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其情况也不一样,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情感管理,情感教育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注意对学生情感教育方式的梯度性。

  4.2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平等性

  小学生对于老师普遍存在着畏惧的心里,往往不愿意甚至害怕和老师主动交流,要想打破这种沟通障碍,进行情感的管理,班主任就要注意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的平等性,交流时注入真挚的情感,语言温柔,要让学生认为自己是他的朋友,没有老师那种等级观念,师生之间的交流在这种平等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提高老师情感投入的效果,让情感管理的效果更好。

  5情感管理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

  5.1树立情感管理的观念

  对于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运用情感管理策略非常重要。小学班主任要注意转变以往的管理思维,不要轻易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直接性的批评教育。小学生对于情感非常敏感,自尊心都比较强,传统的管理观念容易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对学校对课堂产生畏惧,甚至会有学生产生厌倦反抗的心理。班主任树立情感管理的观念,在日常管理中更加的耐心,对于犯错误的学生积极去引导,让其懂得道理,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关心其生活学习的情况,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真正的喜欢上在学校、在班级中的学习生活。

  5.2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班主任对自己班级学生的管理,不单是学习方面,而是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这就需要班主任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时候师生间的沟通就少不了。班主任和自己学生间的沟通应该是平等进行的,沟通中不单是为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更要充分表达出自己对其的关切之心,这样就能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所需所想,而且学生以后也愿意同老师班主任沟通交流,学习生活上有困难也会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相反,如果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过于刻板,缺乏情感因素,学生就会很抵触,不便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行班级管理。

  5.3注重情感上的激励

  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目的就是能让学生们更好地去学习,能得到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管理目的,老师对于学生情感上的激励就尤为重要。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处处透露出对于学生的期待和希望,让学生明白老师是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在各方面都做到最好。在学生遇到学习或者其他方面的困难时,老师要帮助学生,更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去克服困难,同时,学生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班主任要及时给予鼓励。班级管理时注重情感上的激励,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6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充分注入真挚的感情,关切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注意平时和学生的沟通,融入学生中去,做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朋友,营造和谐向上的班级气氛,让学生有一段美好、难忘的学习生活,更好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高春凤.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沟通艺术的巧妙运用分析[J]. 情感讀本, 2018(3):54-54.

  【2】韦凤玲.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 情感读本, 2018(11):100-100.

  【3】黎富军. 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管理艺术[J]. 科教导刊, 2018, No.340(16):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