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1
/ 3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急性心功能衰竭病人的心理护理

宿欣 邓艳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心内科 631110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130例急性心衰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分组:奇数编号的65例进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偶数编号的65例进入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临床依从性和负面情绪。结果:试验组依从性优良率更高(96.92%vs86.15%),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衰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依从性、缓解负面情绪,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衰;心理护理;依从性;负面情绪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March 2021, 130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parity of admission number, 65 patients with odd number were enroll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Even number of 65 cases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linical compliance and negative emo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complianc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96.92% vs 86.15%),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he patien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can improve clinical compliance and relieve negative emotions, which has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acute heart failur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pliance; Negative emotions

急性心衰的表现是气促、乏力、心悸等,因发病急、进展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患者因疾病和治疗知识缺乏,预后情况不明朗,很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悲观等负面情绪,继而影响治疗效果[1]。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有必要加强心理层面的护理工作。本研究选取130例患者为对象,探讨了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为护理实施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130例急性心衰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分组:奇数编号的65例进入对照组,偶数编号的65例进入试验组。对照组内,男、女分别有35例、30例,构成比为53.85%、46.15%;年龄最小47岁、最大85岁,平均(61.27±11.34)岁。试验组内,男、女分别有34例、31例,构成比为52.31%、47.69%;年龄最小46岁、最大87岁,平均(61.84±10.59)岁。检验结果显示,这两组的性别和年龄资料相当(P>0.05),可对比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内的6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加强护理巡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结合患者的自觉感受,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遵医嘱用药,在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建议,病情稳定后开展心功能锻炼。

试验组内的6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①加强沟通。护士应转变传统的护理观念,将患者作为护理核心,保持亲切平和的态度,和患者主动交流沟通。在沟通中,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和意愿,尽量满足相关需求,促使患者积极配合。②认知干预。采用讲座、交谈、观看视频等方式,为患者普及心衰的疾病、治疗和护理知识,纠正错误的认识。护理操作前,首先告知患者操作方法和作用,获得患者同意后再操作,尊重患者的人格,使其参与到护理工作中。③心理疏导。利用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采取有效的疏导方法。例如:多说安慰、鼓励性的语言,通过讲解成功治疗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日常生活中,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减轻压力、消除顾虑,从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④情感支持。家属作为患者的精神支撑,应该充分体谅患者、照顾患者;条件允许时,可邀请亲人和朋友看望患者,消除孤立感,为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1.3 观察指标

(1)根据患者表现评价护理依从性,分为优等(自觉配合护理操作)、良好(在他人督促下完成护理操作)、较差(有抵触、拒绝行为)3个层级[2]。(2)干预后,用SAS、SDS自评量表,评估焦虑、抑郁程度,分界值为50分和53分,负向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5.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优良率表示为(n,%),组间对比行χ2检验;评分结果表示为(`x±s),组间对比行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P<0.05。

2结果

2.1 临床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依从性优等+良好共计63例,优良率为96.92%;对照组中依从性优等+良好共计56例,优良率为86.15%.可见试验组依从性优良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比较 (n,%)

组别

例数

优等

良好

较差

优良率

试验组

65

29(44.62)

34(52.31)

2(3.08)

63(96.92)

对照组

65

26(40.00)

30(46.15)

9(13.85)

56(86.15)

χ2





4.866

P





0.027

2.2 负面情绪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 (分,`x±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试验组

65

34.58±5.36

41.35±6.74

对照组

65

37.26±6.11

44.60±7.32

t


2.658

2.633

P


0.008

0.009

3讨论

急性心衰是心脏泵血功能损伤后,心排出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的代谢需求,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心悸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流行病学显示,急性心衰多见于心血管疾病和高龄人群,需要长期管理治疗[3]。调查发现,患者治疗期间存在负面心理,不仅影响治疗依从性,还会降低生活质量,提示护理人员予以干预。

本研究选取130例患者,对比了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从统计数据看:试验组依从性优良率更高,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后者的应用价值更高。分析可知,常规护理以躯体疾病为中心,护理措施多服务于治疗过程,容易忽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此整体效果不理想。心理护理则弥补了这一弊端,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后,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加强沟通、认知干预、心理疏导、情感支持等。心理护理的应用,一方面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另一方面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护理实施提供条件,能获得患者的认可和支持

[4]

综上,对急性心衰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依从性、缓解负面情绪,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武翠莲,刘碧惠.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SAS、SDS评分及心功能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7):120-121.

[2]张丽.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20):142-143.

[3]吕陈涛.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4):109.

[4]王天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重症护理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