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批注式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4
/ 2

关于小学语文 课堂阅读 教学批注式方法研究

梁冬丽

横县马岭镇龙坪村委小学 广西南宁   530300

摘要:在新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教学中的一门基本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阅读课堂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批注式课堂是一种新颖的课堂方式,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基于批注式课堂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批注式课堂习惯。本文简单分析了小学语文批注式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小学语文批注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课堂;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一、小学语文批注式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对批注式课堂教学缺乏重视

目前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是按部就班的采用旧的授课方式,以说教的形式向学生讲解知识。许多教师对批注式课堂的概念不够清晰,没有深入考虑到批注式课堂的内涵,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批注式课堂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过程中做好笔记进行圈化,而没有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批注方式。此外,部分教师在开展批注式课堂教学时通常带有一定的功利心,在推动批注式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只强调其实用价值忽略了审美价值,将批注式课堂作为一项工具,没有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

(二)批注式课堂教学方式较为随意

在组织和实施小学语文批注式课堂教学活动时,许多教师并没有做好教学设计,授课过程中存在较强的随意性。许多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没有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批注式课堂教学方式,而是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对批注方法进行推广,这就导致教学活动缺乏指导作用,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批注式课堂的价值。此外,教师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组织批注活动时,许多教师对学生干涉过多,没有为学生预留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而是要求学生以做笔记的形式,按照教师展示的模板进行批注。在死板单一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无法得到凸显,学生容易对批注式课堂产生抵触心理,最终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批注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批注式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价值,但是在现有的教育机制下,许多教师忽略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自身也没有充分重视批注课堂的价值。实际上良好的批注习惯是学生做好批注的基础,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不断积累课堂知识,批注课堂习惯的差异,导致学生批出成果存在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具有良好批注习惯的学生,在课堂和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刻的剖析,而现有的教育模式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时刻强调批注方法导致学生无法养成批注习惯。通过翻阅学生的课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只是在教材中做笔记,但是笔记内容过于零散,没有形成批注式的材料,批注内容主要集中在课文原文,而没有体现在其他的部分。再加上枯燥的语言文字对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这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学习中的偏向性,许多学生抱着敷衍了事的心态开展批注课堂,而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小学语文批注式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通过教师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批注式课堂方法,使开展批注式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能够学习批注的正确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合理的选择教学素材,将相关的教育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对某一课文片段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批注,并且按照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相关的训练。老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中重点的片段要求学生进行批注,教师可以用“△”标注词语,同时可以用下划线标注重点的句子,在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下,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掌握批注式课堂方法。

(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良好批注式课堂环境

合作探究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开展小学语文批注式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下培养起课堂兴趣,并且完成解决批注式课堂的要求。这是应当基于取长补短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小组人数控制在3~4人开展小组合作共批活动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点,并且在情感上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此外,教师还应布置明确的批注式课堂任务让学生在组内进行分工,并且做好相应的编排,确保学生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合作共批活动中表达自身独特的感受与见解。

(三)合理布置课外练习,养成良好批注式阅读习惯

开展小学语文批注式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堂上对知识的分析和讲解,更为关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批注是课堂习惯,为此这是应当通过布置课后练习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课堂文本,并且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养成批注式课堂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合理的选择课外课堂文本,一方面尊重课文中的选材,另一方面也要以课文为基础,对教学素材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除了由教师推荐课外读物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外读物,并且通过批注式课堂的形式进行课外课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课堂国内外新闻,让学生通过批注式课堂的形式,对人物形象特点进行分析,并且进一步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此外,教师还应通过检查课堂笔记的形式,观察学生批注式课堂的开展情况,并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点评,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外课堂氛围中养成良好的批注式课堂习惯,为课堂教学中的批注式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语文批注式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课堂习惯的必然要求,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充分重视批注式课堂的价值,凭借高质量的批注式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惠珠.小学语文批注式课堂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5):39-40.

[2]徐磊.关于小学语文批注式课堂教学的思考[J].初中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3):18.

[3]韩芳.初中高年级政治批注式课堂教学研究[J].政治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