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区域活动中材料有效投放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2
/ 2

小班区域活动中材料有效投放的策略研究

曹静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摘要: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操作,是幼儿生命充实与展现的历程,即幼儿在幼儿园的全部生活。而它又包括了在班级里所发生的与幼儿相关的一切活动,这是一项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活动。在区域活动的开展以及幼儿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班区域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且提出小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

关键词:区域活动;小班;材料投放

小班基本上都是以3岁左右的幼儿为主,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惜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区域材料的投放是整个活动展开与实施的重要核心,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还要保证幼儿在区域的活动中达到一定的成果。我自己作为小班的老师,在应该怎样更好地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方面和如何满足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需求方面也深入地做了思考和探究。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也是所有幼儿园教师需要面临的考验。

  1.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缺乏情境性

现如今的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材料普遍缺乏情境性,材料投放对于孩子来说仅仅只是多了一个玩具而已。喜新厌旧是孩子的特性,纵使在家中也是如此,当旧的玩具以单一的玩法 玩了一段时间以后,在孩子还没找到该玩具的新鲜玩法的时候,孩子就会直接抛弃这个玩具。而现如今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也是如此。例如为了锻炼儿童双手精细动作而设置游戏,将孩子喜欢的五颜六色的即时贴剪碎,并且在游戏中指导孩子将即时贴的一头撕开贴到白纸上。开始尝试时很多孩子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当一两次无法撕开以后,孩子就对这个游戏缺乏耐心,并不愿意继续做下去,这就对于后续的训练非常不利。缺乏情境创设是孩子对区域活动失去兴趣的最主要原因,教师应当更注重游戏情境的创设,而不是单一地进行某种训练。材料的投放应该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小朋友们的学习都是从玩中获得的知识,也是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玩的乐趣。 区域材料的投放也要随着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有目的性摆放。要他们自己对材料进行探究,使小朋友们自己主动地去学习。例如:我在我们班级的建构区中投放了串珠的材料,幼儿可可以在串珠子过程中观察发现材料的性质以及了解数量关系。

  1.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

人的能力有高有低,孩子的能力也是如此。由于现有幼师资源并不是特别的充足,因此很多幼儿园幼师会采用一视同仁的方法进行孩子各项能力的锻炼,这个想法是没有错的,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之间能力差距可能会很大,而幼师设置的区域活动基本而言都只是适合普遍的这一个阶段的孩子的锻炼。例如在美工区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的时候,幼师指导孩子 玩起最喜欢的《结果果》游戏,在“果树”上粘贴不同的水果,幼儿能够拿着不同的水果卡片,用固体胶一个个地往树上粘,每个孩子都能够完成这个动作,但是有的孩子会完成得比较快, 而动手能力差的孩子或许就会贴得更慢些,这就是两者能力上的区别。 区域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可以用通过材料投放的控制来设定主题,也可以根据主题的开展来调整游戏材料,如今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将材料准备得过于单调,缺乏层次。当这些游戏不能满足能力较强的幼儿的需求的时候,长此以往,这一部分的幼儿就会对游戏失去兴趣,而能力稍差的幼儿却又恰好唤起兴趣,这个时候幼师想要进行下一步就会非常困难。

  1. 要考虑幼儿对材料的兴趣需要来进行投放

材料丰富,形式多样,只有多种多样的材料才更能够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班的区域中投放了各式各样的活动材料,例如,语言区:图书图卡。建构区:各种各样操作玩具,纸 箱子,大盒子、小盒子。娃娃家投放真实的、制作的家具和用具还有各类玩具和娃娃。同时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材料的学习机会。由于幼儿本身就具有个体差异性,要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幼儿的兴趣是他们对学习的关键,所以在材料的使用上必须要有趣,使幼儿产生动手、动脑、操作的欲望,从而才有了主动探究的动力。我们班就有“喂小动物”这个区域材料,我用制作小动物的头饰,将头饰粘贴在纸箱上,在箱子上又挖出动物的嘴巴,有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又准备了这些不一样图形宝宝的卡片,请小朋友们来给这些有不一样形状“嘴边”的小动物们喂吃的。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手臂的肌肉,还帮助幼儿增加了认识不同的图形和数数等知识经验。所以,不仅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投放区域材料,还要为幼儿提供温馨有趣的区域环境小班幼儿特点就是爱模仿,喜欢游戏,但是经常在区域活动中都会发生争抢的现象。所以为了尽量减少挣执,可在各个区域投的材料数量都尽量多些,避免幼儿之间的争执、矛盾。

  1.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需要考虑安全性

最关键也最重要的一点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真实与虚拟不分,例如结合孩子的兴趣点投放其常用来玩过家家的玩具,一些逼真的蔬菜模型又或者是水果模型,幼儿可能会有探讨这种模型是否可以吃的习惯,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幼儿啃咬塑料玩具的行为,这是他们好奇的一种表现。 因此,在准备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时,必须要考虑投放材料的安全性,其中包括材质的安全以及形状上的安全。毕竟小班幼儿会对很多事物都感兴趣,他们会去闻,去碰,甚至可能会拿玩具往伙伴身上扔,他们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也没有不能伤害他人的意识,因此很容易会出现意外。在材料投放时,应当尽量选择柔软、安全的材料,尽量避免有尖角的玩具的投放确保安全。

5、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小班教师,我们既要做引导者也要做观察者,对幼儿要细致入微地关注,要了解他们的兴趣、需求以及发展目标,创设合适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去主动探索、操作,并且做出相应的指导。为了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活动区域投放材料的调整,让幼儿学会主动学习,并且能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牛志燕.浅谈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J].课外阅读: 中下,2012.

[2]刘海霞 . 浅谈小班区域活动总材料的投放[J]. 幼儿教 学研究,2013.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康乐新村幼儿园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