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制作活动中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设计与制作活动中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措施探究

王家信

重庆市綦江中学,重庆 401420


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体系构建的实验研究(更名为: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17—18—22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的人才不再是知识丰富型,而是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视度,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有效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通过设计与制作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设计与制作;小学生;创新素养

一、 设计与制作活动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明确活动主题和任务目标

对于“设计与制作”活动的设计,首先要在开展前确定项目主题。在设计活动时多数都源于学生的家庭、社会、学习等方面的生活,因为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非常贴近,小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而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确定活动主题和具体任务。例如,《简单的家常菜做法》便是取材于学生的日常家庭生活,也可以从社会生活中取材,设计《设计制作建筑模型》,《创意设计与制作(铅笔盒)》则从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获取的元素。

设计与制作活动主题的确定,需要体现出具体的活动价值,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从中发现可以提取的元素,作为设计与制作的主题。比如,学生可以观察自己所在的班级,为班级设计一个Logo, 此时可以开展“班级Logo设计与制作”主题活动。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确定需求使用的工具和材料。

(二)活动具体实施

在主题确定中,教师主要扮演的是指导、启发的角色。而在活动实施过程,需要学生对活动进行全面认知,将活动进行细化,并明确各环节的活动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初步设计的活动设想中,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完整的设计方案,并将设计内容表述出来。而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设计方案作为参考,适时选择活动需要使用的材料、工具等,并落实到实际的制作中,并在最后进行交流展示。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

1. 活动设计

在开展设计与制作活动时,首先需要对具体的活动进行设计、构思,这也是活动的关键步骤,因为设计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活动是否顺利开展。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设计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灵活地将问题转化为主题。比如,很多学生想学做菜,所以活动的目标便是使得学生会做简单的家常菜。其次,需要考虑到做菜需求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条件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进行讨论,分析产生具有独创性的设计理念和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解决活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搜集相关信息、进行设计分析、构思方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设计表达和方案的筛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次活动时,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活动方案记录表,方便学生规范记录,同时为后续活动提供参考价值。

2. 选择活动材料、工具

确定好活动设计方案后,学生要根据设计与制作所需选择合适的材料、工具,使得设计方案转变为实际产品。比如,《简单的家常菜做法》活动中,需要用到食材、佐料、厨具等,如油、盐、酱、醋等,具体的食材则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结合现实条件做出恰当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做出错误选择,教师应予以适当指导,分析学生选择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在错误中收获成长。

3. 动手实践

活动的设计和构思目的要落实到动手实践中。学生选择适合的食材,而后依据设计步骤,使用刀等厨房用具,将食材准备好,逐步按照设计方案完成作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选择材料的不同,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菜品也不同,但动手制作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在学生开始制作前,教师应当提前将操作步骤进行讲解,强调制作要领,必要时教师可以示范,在示范过程中提出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强调学生在使用炊具时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防止学生在操作上出现意外情况。

(三)总结与反思

反思作为活动的最后一个步骤,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开拓创新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三方面进行反思:在内容上,对设计制作步骤、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自我成长等;而在方法上,可以通过观察过程、观察作品等,对自我进行提问;或者同学之间进行提问;在形式上,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小组反思、集体反思等。

二、 设计与制作活动的实施价值

(一)有助于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设计与制作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才能完成,并且需要学生动脑去主动思考,亲身经历进行实践。在以往的学科教学中,小学教师主要侧重于讲解教材中的知识,一味地向学生输入理论知识,而在设计与制作活动中,主要注重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的能力,强调了培养学生从单一的、抽象的理论学习转变为多元而具体的动手实践。在设计与制作活动实施过程中,涉及了很多环节,比如活动设计、活动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活动制作、效果交流展示、活动总结反思等,在每个环节中都突出了学生的亲身参与。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呈现出知识经济发展趋势,这需要人才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因此,在教育中需要提高对青少年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设计与制作,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设计与制作活动中,取材都是源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希望借此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在活动中需要学生运用动手和动脑相互结合的方式,实现手脑并用,而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创意设计、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知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使得学生逐步积累知识,并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为此,学校可以从设计与制作活动的形式、主题入手,利用丰富多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度,使得学生可以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实践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创新的喜悦,收获创新的成果,培养创新的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从设计与制作活动的全部过程看,无论是活动主题的选择还是最后的总结反思,本质上都是学生学习角色的转变,即从被动的参与者转变到主动的决策者的过程。在设计与制作活动中,教师需要借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并在活动中通过与伙伴、教师的不断沟通下,能够独立自主完成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完成最后的作品。最后通过总结和反思的过程,找到活动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设计与制作活动中,学生成为活动的决策者,这不同于传统的劳技课,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不仅可以学习、掌握知识和技巧,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动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结语

总而言之,“设计与制作”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简单的制作和操作,而是通过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意见总结,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小学生创新素养,突出了学生手脑并用的技能,在设计中培养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体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昱瑛.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设计[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9,45(34):190-191.

[2]郭小娜.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9,23(30):100-101.

[3]许建明.STEM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研究:以“三极管检测仪的设计与制作”为例[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8,28(6):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