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李青青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在逐渐变大,但结构裂缝和渗漏以及不规则沉降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推广的一个核心要素。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部分应用的施工材料为混凝土材料,但是混凝土材料在天气变化情况下,容易发生膨胀以及收缩问题,因此,就导致了建筑平面间产生了裂缝现象,并且在后期对缝隙进行填充的时候也很重要,需要在混凝土稳固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对缝隙进行填充,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应用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现如今建筑工程普遍需要大量使用混凝土材料,而混凝土施工中非常容易出现裂缝问题,一旦出现建筑裂缝那么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居民使用舒适度产生不良影响。为此,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广大民众,都越来越重视建筑裂缝的预防工作。后浇带技术主要是用于裙楼主体间变形位置的填充,避免混凝土热胀冷缩而发生混凝土裂缝,该技术的应用将混凝土裂缝问题大大降低。

1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

1.1建筑物受温度影响力减少

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通常会应用混凝土构件来达到固结的作用,但混凝土构件,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会产生收缩的现象。在混凝土凝结时,还会产生一部分温度应力,而这些外部因素都会对混凝土产生一定的影响,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会比其最大的抗拉力还要大,因此,在这个时候,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概率就会非常大。要想改变这种问题,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施工现场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来给温度应力创造一定的空间,从而使温度应力可以进行自由的消失,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裂缝产生的概率,并且还进一步提高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1.2缓解建筑物的沉降差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时,通常导致出现差异性沉降问题,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基和重力等而导致的,因此,要重视建筑工程中各个部分连接的地方。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就会使这种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而在具体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时候,需要把建筑工程施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高层建筑,第二部分为群房结构,因此,在实际施工时,要把这两个部分分开进行施工,这种方式在完成房屋建筑主体部分施工以后,建筑工程沉降问题也会得到良好的缓解,然后再填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同时,也有效的保障了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而能够保障建筑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使建筑低层与高层两者之间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因此,其稳定性有了更好的保障。

2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应用的重要性

2.1后浇带施工技术原则

首先,后浇带需要坚持预防的原则,通过在建筑后浇沉降区、后浇收缩区、后浇温度区设置后浇带来达到降低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不均匀沉降进而实现控制裂缝的效果。其次,通过留设后浇带能够将建筑结构施工中短时间内释放的混凝土约束应力降低,在施工完成后可以将后浇带对结构的影响作用减小,避免出现永久变形缝对建筑结构产生不良影响。最后,加强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人员需要在应用该技术前对建筑物结构的强度进行设计和计算,将建筑结构应力精确地计算出来,确保合理选择抵抗应力的方法。

2.2较好地解决地基沉降问题

当前很多建筑工程采用明挖施工方法,但是也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地基沉降问题,这和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加固处理不合格有着很大的关系,进而造成后期出现基础承载力减小以及基础不均匀沉降的现象,甚至会发生建筑墙体裂缝乃至建筑倾斜的严重问题。为了有效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可以使用后浇带技术来实现地基对建筑物荷载的均衡分担,进而降低建筑物各部位沉降差,达到均匀沉降,使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提高。

3后浇带技术施工要点

3.1严格控制后浇带的浇筑工序包括时间、温度、配筋

后浇带施工工艺应用过程中的浇筑时间、温度、钢筋和施工工艺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现场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掌握浇注时间和浇注温度。施工前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根据后浇带的施工工艺需要选择合理的浇筑方式,根据收缩缝、沉降缝等不同情况,对施工时间进行分类优化,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尽可能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避免因失水过快或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混凝土收缩裂缝。此外,钢筋工的就业水平对后浇带的质量有着质的影响。钢筋切断过程中,应考虑钢筋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接头。钢筋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加固,并保证配筋率。

3.2混凝土独立支撑柱施要点

1)后浇带两侧梁底可设置混凝土独立支撑柱。混凝土独立支撑柱应与地下室梁板柱同步施工,柱截面尺寸不小于20*20cm,柱内配主筋4Φ12,箍筋采用Φ8@200。2)混凝土浇筑前,应校准加固模板,使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并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牢固可靠。3)支撑柱钢筋应与地下室钢筋同步安装,混凝土标号同地下室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使混凝土密实。4)拆模后,及时对支撑柱进行养护,并刷上黄黑漆作警戒色。5)在后浇带浇筑混凝土之前,不得拆除钢筋混凝土独立支撑柱,待后浇带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独立支撑柱。6)独立支撑柱支撑点的位置必须上下层在同一个位置,保证板、梁端受力进行有效垂直传递而不造成梁、板的损害。

3.3后浇带浇筑

在工程施工流程推进至后浇带处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前,施工人员首先应凿除接口处的老旧混凝土,清理干净后浇带内垃圾、碎混凝土块、木屑等,再将水泥浆均匀、仔细地涂抹于待施工缝两侧,避免裂缝产生;在后浇带作业中,采购等级、规格、质量、性能等方面均达标的建材、设备,如无收缩、微膨胀性质的高一等级混凝土等;而后浇带衔接点施工环节中,工作人员则需在完成混凝土专业浇筑工作后,对其开展振捣作业,保障新老混凝土主体的密实度及可靠连接;并根据混凝土实际施工规模,将其静止2h以上,随后可将后浇带施工流程推进至抹压收光步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情况下,工作人员在混凝土表层抹压任务完成后可选用塑料薄膜对其开展覆盖工作;在混凝土实现固化后,应及时对其开展洒水养护作业。

结语

随着社会不断地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在目前的大部分建筑工程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有效地满足人们对高层建筑的需求,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对施工中的技术不断地进行提高,并且还要突破与现代建筑要求不符的传统施工技术,对之前建筑结构容易发生的裂缝和渗漏以及不规则下沉等问题,要采取综合性比较强的施工技术来改善这些问题,而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就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通过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不仅促使工程的质量问题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进一步缩短了建筑工程的工期,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同时也保障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徐世恩.建筑工程后浇带设计与施工工艺分析[J].四川水泥,2020(3):105.

[2]林跃深.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