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培育学生健康生活素养——以《情绪的管理》一课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3

遵循“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培育学生健康生活素养——以《情绪的管理》一课为例

许雪云

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古雷港中学, 福建 漳州 363216

摘要: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相统一”,其中包括“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原则,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有效教学的基本遵循。学生健康生活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素养之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是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而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主渠道。如何将“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培育学生健康生活素养,以《情绪的管理》一课为例,从目标导学,形成导图;紧扣主题,融入体验;反思拓展,沉淀素养等层面,抛砖引玉,阐述探索性教学实践中的思考与做法。

关键词: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健康生活素养

前 言

思政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价值引领和总体教学目标规定了其教学原则、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等方面的统一。在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培育的思政课堂,“坚持思政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价值引领和教学原则和教材使用”的统一性,确保素养培育的方向、价值、目标、内涵等不移位、不变形。同时,围绕“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时代,增减、借力、融入适切的教学资源,实现素养培育手段与资源等多样性、灵活性。坚持统一性避免误读主题,淡化重点,没有精准把握教学目标。坚持多样性,避免陈旧单调乏味,因地制宜、因势制定、与时俱进。

1目标导学,形成导图

学习目标通过是一种学习活动应当达到的结果,这种结果的获得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如果只盯住“结果”而淡化形成这个结果的“过程”,渴望学生能快束地掌握或牢固地记住当堂所学的知识是相当之难,更谈不上“真实学习”,同时,还可能影响到学习热情,诱发学习的无助。而目标的达成,在具体的实现地过程中,还要借助导图结构支架,让知识形成整体性。

1.1 目标导学

思政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学科育人的目标要相当明确,切切实实落在每一节课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育人目标,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目标,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活动中渗透、唤醒、形成等一系列的培育过程与方法。课前,导学案的形成,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学,那是思政课学科活动的奠基。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统一性,教学主导与教学主体的协调性,预期目标与实际目标落地的统一性。

比如《情绪的管理》一课课前设计导学目标:(1)认识情绪的感染性,明白情绪需要调控的道理。(2)掌握一些管理和调节情绪的方法,理智地管理和调节情绪。(3)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关注他人感受,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4)形成基于情绪的自我管理的健康生活素养等。基于课标、教材、学生实际而确定的目标,在课前师生达成共识,这为思政课学科活动划分界限与方向定位。那么,学生又将如何去把握思政知识的整体性,理清当堂思政课学习的思维逻辑。

1.2 形成导图

目标导学,学生或能借助教师所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自主预习。但是如果光有目标,而随意地阅读教材,就目前学生的阅读力或学习习惯来说,没有导图的支撑,难以让学习目标明朗化。这样,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教师可以针对学习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用问题的形式,让学生画动态思维导图。如就《情绪的管理》,可以给学生一些问题,如“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情绪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要恰当地表达情绪?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感受?调节情绪的方法有什么?”阅读教材,并形成思维导图。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与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画出喜欢的真正属于自已的思维导图,不管画得如何?能体现一定的逻辑顺序即可。就本节课来讲,学生能画出导图,基本上能达到基于“情绪”自我管理的健康生活素养培育的知识目标,以及所应具有的基础理论认知。

2紧扣主题,融入体验

思政课教学,每一节课,每一框一目,都有主题。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紧扣主题,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教学目标及教学分支点,教学情境的重构等。只有突出主题,学习才不乱不茫然。

2.1 紧扣主题

思政课堂,主题明确,所有的活动都应有的放矢,紧紧扣住主题,确保思政课教学的统一性。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思政课作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思政课知识学习与健康素养培育也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知识的习得,素养的形成与养成,离不开生活体验,需要学生切有体会(包括直间和间接)的经验因素,积极参与。因此,学生在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建构思维导图之后,借助教学的积极引导,调动生活体验、融入情感,进而感知、碰撞、明理,至关重要。比如《情绪的管理》一课要让学真正把“情绪产生的原因”,教师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情况会让你高兴或者生气?(提示:思考方向,哪些人?哪些事?讲具体讲清楚,再现真实情境)”。问题抛出,学生按提示方向调动经验,分享与再次体会,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

2.2 融入体验

体验是认知与理解消化知识的重要前置之一。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体验学习,包括直接经验体验和间接经验体验。间接经验体验是思政课融入体验的重要做法之一,这是体验由远到近,换位思考,产生共鸣的有效路径。比如《情绪的管理》一课,课中播放抗疫电视剧《在一起》的视频片段,并提问: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师提示引导:他们想要冲出方舱医院,因为没电、没暖气、卫生环境不好,他们有情绪可以理解,但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对不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但是应该如何表达情绪,如何管理情绪。)接着,教师再采用填充方式,让学生完成以下情境:(1)在疫情期间父母和你……(2)在上网期间,你……(3)现在在学校期间,上课的作息是早上6:00起床,22:30结束,你……(教师提标:你所补充地进去的情境,所体现的情绪表达是否合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自已置身其中,提取各自平时类似的或相关的生活体验,结合课前的自主学习,畅所欲言,层层分析情绪,感悟情绪,唤醒情绪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而触及健康生活素养的内化。

3反思拓展,沉淀素养

经过思考的活动、经验,以及所接触的信息、理解知识,记得更牢,运用得更加顺畅自如。反思后的所积累下来的,能沉淀下来的,常常能举一反三,举三反一,拓展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情绪的管理》一课的学科活动中,教师结合学生情绪的生活体验,可以联系平时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自省、反思,检查自身日常生活中不得体的行为,如教师可以这样的语言唤醒:在学校期间,有的同学由于不满学校的作息、学校的管理,爬墙逃走了,他想通过这个行动向父母、向老师表达他的情绪,但是这种表达情绪额的方式对不对?他的行为会危害自己的安全,危害到班级,损害学校的名誉。这样的言语表达,建立在学生前面的目标导学、体验学习之上,进一步的将“情绪管理”推向深入,或将起到唤醒内化生成自我管理的健康生活素养。

再者,思政课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力求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融合,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培育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如,就《情绪的管理》这一课课前与课后,都可以设计开放性的自主预习作业或学习反思作业。课前,让学生从网上搜集,情绪管理的正反面事例,然后结合自己的预习的教材知识,形成简要的分析文字;课后,可以再次引导学生,将课前搜集的事例分析,再完善,尽量从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情绪调节的适合方法等角度思考,融入自己的学习心得,形成较为理想的情绪调控案例。

另外,在《情绪的管理》课堂活动中,接近课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从情绪上升的情感。如展示图片:中外疫情对比(图片一:2021年“五一”中国各地旅游的热闹而有序场景。图片二:美国疫情最新数据),教师导语:在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积极防疫之下,我国各地生产生活有序,充满活力。而与此同时,国外的疫情还在蔓延,这显示出了我国国家制度的优越性,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此时,我对我身处的祖国迸发出了强烈的自豪感。

课外内容,包括时政素材有效整合,有助于思政课学习的丰富性与多样化,能满足学生各种基础与理解的差异性,有利于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沉淀,更体现了思政课学习的多样性。另外,现在是个大数据时代,网络生活是学生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引导学生将课内的思正课学习与线上资源的利用学习,也是思政课学习的重要方式,思政课教师不能避免,反而要积极有效地应对。但是,教师在把握思政课学科活动,处理课内课外结合形式,以及情境素材的选取与重现,前提少不了“统一性”,也就是要切实遵循“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否则会造成学科育人的思想性、价值性、导向性等。

3 总结

坚持“八个相统一相结合”原则,是思政课创新教学的重要课题。其中,遵循“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培育活动,贯穿始终。目标导学,建构导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握学习的整体性;紧扣主题,融入体验,让学生认清课堂主题议题,集中焦点,融入经验与生活,唤醒共鸣;反思拓展,沉淀素养,是强化,是提升是升华。健康生活素养形成、养成、惯习,是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反复强化,真正融入自身生命生活的趋向,实质性地成长一生成长的生命自觉。

参考文献:

[1]王新华,王娜. 论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引领[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2):52-54.

[2]李英粉,洪涛. 坚持“八个相统一”创新思政课教学[J]. 奋斗,2020,(17):26-27.

[3]王新华,王娜. 论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引领[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2):52-54.

[4]李英粉,洪涛. 坚持“八个相统一”创新思政课教学[J]. 奋斗,2020,(17):26-27.

[5]高静. 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视角探索[J]. 小学教学参考,2020,(03):53.

注:本论文为2021年漳州市教育局立项的漳州市“八个相统一”精品思政课专项课题《遵循“八个相统一”,培育初中学生健康生活核心素养》(序号:szk202027 )阶段性成果。


60d529145845d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