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古代诗歌的比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谈中国古代诗歌的比喻

吴艳华

(山东济南莱芜一中 山东济南 271100)

摘要:比喻是常用的修辞手法,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比喻呈现出独特的特点,通过分析古代诗歌中比喻修辞手法的几个典型特征,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比喻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结合高考试题的探究,以期高质量地进行诗词学习。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 比喻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

比喻是中国古代诗歌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早在先秦时期,诗歌总集《诗经》“赋比兴”中的“比”,即是比喻。部编教材《卫风·氓》中,用桑叶的光鲜润泽,来比喻女子年轻时美丽的容颜和恋爱之初浓蜜的情感;后来又用桑叶的枯黄飘零,来比喻女子被抛弃之后枯槁的容颜和情感。

作为一种常见常用的修辞手法,考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它,但真正放到古代诗歌中,却呈现出了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比喻的修辞手法在高考题中多次出现,其中考察的重难点如下:

中国古代诗歌属于诗文阅读,以单音节词为主,而比喻的修辞手法多是诗句局部的比喻,当两个名词在一起的时候,以物喻物,小到两个单个的词就可以形成比喻。现代汉语的比喻句却是以句子为单位,所以,按照学生长期的阅读习惯,就很难判断诗歌局部的比喻。2018新课标全国I卷诗歌阅读鉴赏是唐朝李贺的《野歌》,选择题中C选项中,比较鉴赏了与韩愈的作品《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关于春柳的形容方式的艺术手法,实际就是对比喻修辞的考察,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选项,对考生来说阅读有广度,难度也不小。《野歌》中形容春柳是“条条看即烟濛濛”,韩愈的诗是“绝胜烟柳满皇都”,“烟柳”二字,是古代诗歌中富有代表性的比喻句的形式,“烟”为喻体,“柳”为本体,但缺少比喻词,而且喻体在前,本体在后,换用现代汉语标准比喻句的形式,即“柳如烟”,中国古典诗词中“烟柳”多次出现,李清照的词中有“染柳烟浓”,温庭筠有“江上柳如烟”,晏几道有“烟柳长堤知几曲”,生动地写出初春之时淡黄而绿的柳叶,远望上去,像淡淡的烟雾一样弥漫开来的景象。

另外,诗歌中缺少明显的比喻词,考生无法对比喻这种修辞进行简单的心理预设判定。比喻句的判定,喻词是标志词,《诗经》中的一些比喻句,有的有比较明显的比喻词,《卫风·硕人》中对美女的描写,具体到手、肤、领、齿,用了四个“如”和喻体搭建起比喻句,让读者对比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唐朝诗人形容二月的春风,用“似”和生活中常见之物“剪刀”构建成了比喻句。但在中国古代很多诗歌中,缺少“如”“似”“像”一类的比喻词时,考生难以对比喻修辞做出心理预判。唐朝诗人韩翃的《送客归江州》中,有“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有题目问此联的艺术手法,学生在做题中就无法判断“山带”的修辞,实际应为“山(之云)如带”,“云”为本体,但诗中并未出现,诗人是将缠绕山间的白云比作人的“衣带”,但是喻词的缺失,省略的使用让考生难以判断比喻修辞。但我们可以提醒考生的是,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当有两个单音节名词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要优先考虑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对古代诗歌中比喻的喻体和本体把握不明;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中用“两蛾凝黛”作为喻体,来形容天尽头的两座山,但是原诗中并没有明确的本体,只是说“天际”,缺少本体和比喻词,学生就很难判断出此句为比喻,需要他们通过想象,补充画面中的意象,完整的比喻句才能实现。

这种情况的造成,一是学生对古诗意象类的积累比较单薄;另外,作为喻体的意象与现代生活较远,学生缺少具体的形象感知,无法判断比喻。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人把远山“岑”比喻为美人的“玉簪螺髻”,有的山像玉做的长长的簪,有的像螺旋形的发髻,而作为喻体的“玉簪螺髻”对学生来说就是陌生化的。王安石的《桂枝香》,里面“千里澄江似练”,“练”指的是“白绢”,考生缺少对喻体的现实把握,造成考生无法判断比喻。

以上诸多方面,究其根本,是考生对诗歌词汇积累贫乏,但完全可以通过阅读和积累弥补和提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本体和喻体比喻修辞的实现大多有固定化的关联,比如上文说的“柳”与“烟”,“江”如“练”,“水”如“镜”,“山”如“螺”等等,都是常见的设喻方式,需要考生对此形成沉淀型的诗歌词汇积累。比如上文提到的“风吹山带遥知雨”,在部编教材姚鼐的《登泰山记》中就有“半山居雾若带然”,都用“带”喻“山间的云雾”。

考生对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比喻无法识别和判断,那就无法根据比喻句的特点进行转化分析题目。2019年课标全国I卷种的诗歌,鉴赏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其中在选择题中,鉴赏了诗中“窗”这个意象,对诗歌的颔联中,题目解释为诗人正在透过一扇窗子欣赏许道宁的画,而诗中的“窗”本是喻体,许道宁的那幅“画”是本体,诗人把这一幅画别出心裁地比喻成了一扇窗子,虽足不出户,仍能从名家尺幅作品中领略万千自然,而选项把它设计成了实际存在的窗子,自然就是错误的。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比喻,我们还需要重点强调的几点是,以上分析,比喻的设定大多是以物拟物,或者说是视觉之物拟视觉之物,但是中国诗歌,很多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中还有几种特殊的比喻设喻方式:

一、以物拟情。比起眼睛看到的实物,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是难以具体把握的,更难以用语言形容,杰出的诗词家大胆采用比喻,用眼前之物比喻心中之情,让这些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李煜《虞美人》中有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谓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词人用“春水”作为喻体,来形容诗人心中幽深且沉重的、难以遏制的愁绪。本体却非视觉之物,而是难以描绘的“愁”,此比喻句的设定,以物喻情,抽象的“愁”被形象化了。后来的诗词中,出现了大量的以水喻愁的诗词,比如秦少游的“愁如海”等等。贺铸的《青玉案》,则用“烟草”“风絮”“梅子雨”来比喻愁,典型的博喻句,忧愁犹如遍地的烟草,满城在翻飞的柳絮,梅雨季节连绵不绝的细雨,一个接一个的比喻,想象丰富新奇,对愁的描写在空间、视觉、听觉上都写得极其精细。

二、声音类比喻。在高中部编语文教材中,描写音乐的诗歌有《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两首诗歌都大量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琵琶行》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如急雨”“如私语”“珠落玉盘”“银瓶乍破”“如裂帛”,运用丰富的意象,不仅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千变万化,更是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想。《李凭箜篌引》中“芙蓉泣露”,则是用哭泣的声音来比喻音乐声的凄凉,又通过露水在荷叶上一点点的滚动的视觉形象来比喻音乐声音的凄美,令人称奇的是在贴切的比喻中运用丰富的喻体,把音乐的情感变化写得形象感人。在后来的现代汉语发展中,以形拟声我们也称为通感。

2017年课标全国I卷考察的是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要求考生赏析诗句,实际也是判断比喻句、分析比喻句表达效果的题型,诗人用春蚕吃桑叶的声音来喻写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属于比喻句以声喻声的类型,声音的力度大小用蚕食叶的声响摹写得贴切自然,令人叫绝。

小小比喻句,喻体的选择和设定,既完成了形象化的描述,又最终达到了以一当十、新颖别致的效果,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认真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中比喻句个性化的表述形式,以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赏析诗歌。

参考文献:

1】李爱菊.《修辞学发凡》理论思想综述.语文教学与研究[J].201801.

2】刘其林.比喻在古代古代诗歌中的美学作用.中学语文[J].2002(1).

3】金开诚 张化本.中国古代歌比喻手法的心理学分《文化遗产》[J].19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