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共同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我和孩子共同成长

郭佳艳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四中学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在一个家庭里,父母是孩子的天,孩子就是父母的世界。我们把孩子生下,不仅承担起了将他们养育长大的义务,更负有教育他们成人的责任。不是每个父母都是教育家,在整个育儿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在不断的成长,也正是这些蕴着酸甜苦辣的育儿过程,才让我们的人生不断丰富、充实。

小孩子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神奇存在,因此而衍生的无限探索欲曾让我十分烦恼。我试过“放任式”教育,孩子喜欢什么就让他玩什么,喜欢探索就让他探索,我曾认为这样能让孩子在不断的求知中获得更好的成长,但直到有一次亲眼目睹他差点将放在桌边的小球吞进肚里之后,惊魂未定的我才意识到对于孩子来说不加限制的探索充斥着自我毁灭的危险。我也试过“目标式”育儿,孩子的每一个阶段每一年岁月甚至每一个月需要做什么,完成什么我都制定了目标,想要从小让我家的孩子“赢在起跑线”,可是随着越来越严厉的指责声和恨铁不成钢的叹息声,孩子不但没有变得越来越优秀,反而渐渐失去了往日纯真的笑容,那憔悴的眼神中我竟然看到了不属于他们年龄该有的彷徨和疲惫。这时我意识到,原来根本没有“赢在起跑线”上这一说法,我让孩子不断超越的不是别人家的小孩,而是自己曾经未曾达到过的遗憾,我未曾到达的顶峰却强迫着我的孩子飞上去看看,这种充满自私和掌控的想法让我自责懊悔。在不断的试错中,我不断总结出了我育儿过程中学会的方法和道理,这些道理也让我受益无穷。

学着倾听孩子的想法,将他视为一个可以平等对话,能够交流沟通的“人”是我学会的第一件事,当我放下身为父母的高傲视角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在孩子的眼里世界竟然是如此的童真有趣又绚丽多彩。我在不断的改变的孩子想法的同时,孩子也在不断改变着我,我愈发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更甚于重视所有专家的“育儿秘诀”。我教孩子“要读书”,但是却又不让孩子“只会读书”,我让孩子在读书时学着参与到故事中来,从一岁开始就让孩子学着用画笔展现出他脑海里的抽象世界,让绘画成为亲子交流时和语言、文字一样重要的部分,不仅训练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还让一家人的气氛更加和睦融洽。我让孩子学着“说话”,但是又不是只让孩子“会说话”,我告诉孩子思考比语言更重要,而表达的过程就是将思考凝练成沟通的过程,所以我试着让孩子对我描绘他的画作,说说在那些十分抽象的色彩中藏着什么可爱又纯真的故事,这种方法训练了孩子的交流表达能力,更让孩子变得开朗,外向。我鼓励孩子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将自己想到的故事完整的记录下来,也许只有几句话甚至不成段的幻想,但是却不仅能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更能让家长真正能更好的意识到自己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当想象中的故事都充满了压抑、痛苦和灾难时,孩子的脸上一定不会有纯真的笑容。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是我在育儿时深刻意识到的事实,无论是书籍还是网红大V育儿专家,他们给到的方法永远只能用于参考,用于尝试,但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世界上最有效的育儿专家永远只有两位,那就是我们,正如我们独一无二的孩子值得拥有我们独一无二的育儿方式,育儿书上的方法论只有灵活变通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才能带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凡事有度,切忌走极端是我在育儿中学会的第二个真理,我觉得在育儿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就像是一名技术精湛的纺织专家,不断把自己学会的知识缝合起来,做成最适合孩子穿戴的样子,然后送给宝宝。

渐渐的,孩子上了小学一年级,就读于纳雍县第五小学,这个时候,他教会了我很多,当我放下“架子”和孩子沟通时才意识到,原来小朋友的世界也充满着小小的烦恼和忧愁,隔壁的小伙伴找到了新的小伙伴,门口的小狗狗今天没有冲我摇尾巴,这些大人不会注意到的小事都会成为孩子小小世界中的大事,这也让我教会我“沟通”这两个字的重要性,不去沟通,你永远没办法真正理解一个人的想法,哪怕他是你一手养大的孩子。保持好奇,是孩子教会我的第二个事情,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压力、家庭的琐碎可能已经让我们疲于奔命,想象和好奇成为了一个遥远的词汇,火星上有什么?海底真的有海绵宝宝吗?小人国里的小人到底存不存在?我们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无法带来收益的事情,但是在育儿时我发现,原来好奇真的能够带给人最简单和真挚的快乐,疑问被解答之后收获的满足和喜悦是物质难以达成的,这失去的快乐竟然在育儿过程中被我的孩子帮忙找了回来。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我看着我的孩子十月怀胎从无到有的出现,看着他从小小的一团渐渐长成能跑会跳的小人,看着他从只会无意义的哭闹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心思,喜、怒、哀、乐,人生的最精彩的滋味都在我和他的相处中不断迸发、沉淀,但最终品尝着这时间沉淀下来的回忆时我才发现,原来在这些时间中我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多复杂情绪,哪怕是未来数十年之后,相片都褪色暗淡,视频也消泯于尘,但这段将孩子养育长大的故事在回忆中仍然会像他在小时候所幻象的世界一样,泛着五彩斑斓的童话色彩,那些情绪也全部再次凝练、升华,只剩下一种味道隐于心间。

那是我和孩子共同成长时所收获的浓浓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