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2

建构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田光辉

四川省崇州市怀远中学

摘要: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知识,通过运用物理所学理论,也可以帮助高中生去解决很多生活实际问题,因此在现代化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核心教学任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相关教育部门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学好物理知识,对于学生了解社会,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性。为了提高高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本文探究运用构建物理模型使学生直观的了解物理现象,从而归纳总结物理知识、探究物理理论。文章根据素质教育对高中物理教学的相关要求结合构建物理模型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实施物理模型教学的方法策略,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理模型;高中物理;教学

引言:构建物理模型的教学方法,简化了高中物理理论知识,使学生更能直观形象的归纳总结物理知识点,并形成自己的物理核心经验,帮助学生提高物理水平。物理模型的构建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拓展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物理模型教学的含义以及原则

物理模型教学是针对物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知识结构,拓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建构物理模型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新课程背景下,它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加上物理教师的权威地位,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对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这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内在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究。物理学模型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吸收和内化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教学方式多样化

(1)生活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素材

身边的事物散发着物理的气息,物理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模型的建立背景以及理论基础,对物理模型的“本源”,以及应用环境有正确的认识。例如,在教学“机械运动”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课堂上去研究汽车的运动过程显然无法实现,可以用质点模型进行替代,简化了其运动过程,使相关物理过程变得更加容易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2)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

在实验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亲身动手,可以加深对物理过程的认识,有利于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实验的方法,物理模型可以直接观察到复杂的物理现象。比如,在研究加速度、质量、力之间的关系时,物理老师就会提供给学生手头现有的实验材料(不同规格砝码、刻度尺,打点计时器等),让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来做实验,科学直观地掌握了加速度、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思维模式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既巩固了物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顺势引入课堂教学

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使某些快速的物理过程变得缓慢,更有利于学生分析;使某些不能用肉眼识别的物理过程变得可观察。比如,物理老师讲解电路时,各种线路图和电流流向是学生要掌握的重点。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的线路图很乱,如果老师解释得不够清楚,学生就根本掌握不了这一章的知识要点。如果物理老师把课前准备的 Flash课件用多媒体放进教室,就能使形象清晰的电路图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讲解某些教学难点时随时还能停下来,让学生清楚、生动地学习物理知识,慢慢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

二、物理模型的应用

1.物理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模型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伴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物理模型不断被人们所关注,它不仅促进了物理理论和客观规律的发展,也将物理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领域。举例来说,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物理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给学生做一个模型:小木块是用手推着的,如果这一次手停止了,木块就不会跟着停止。还可以使用多媒体对此模型进行 Flash仿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由于受外力的作用,木块在桌面上移动,并向前移动,但此时木块受到桌面上的摩擦力的作用,当木块松开手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会慢慢停止。这一模式的建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

2.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物理教学中,要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就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检验。建立了该物理模型,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保证。比如,在集成电路相关知识的教学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头脑中构思一幅电路图,再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实验,物理模型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还可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3.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生处处散发着物理学的气息,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物理学现象,都需要学生认真观察,真正做到“活着就是为了物理”。举例来说,当教授电气知识时,就会为学生建立一些物理模型,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跟电打交道,物理模型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就能将问题简化和转化,帮助学生抓住电气问题中的关键因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观地带到头脑中。有助于巩固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生活常识和应用能力。

结束语:总之,物理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巧妙利用多媒体跟实验室等辅助教学工具,培养学生的物理模型思维,为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房金萍.建构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徐亮.建构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2016.

[3]建构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与方法[J].同行,2016,000(007):P.322-.

[4]李化南,张健.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菏泽学院学报,2013(05):113-115.

[5]丁宏伟.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0(2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