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3
/ 2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韩伟

济南建邦置业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在新时期社会多领域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建筑工程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各种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制定出完善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有关混凝土施工人员应重视对各种材料的检查,集中优化混凝土的配比,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效果,实现施工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前言

在建设工程施工中,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混凝土施工。为了突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效果,提高施工质量。有关施工管理部门应对施工环节进行集中控制,合理运用各种技术。对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保证各个施工流程的有效组合,可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1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中常见的问题

1.1混凝土材料配比

目前有关施工技术人员在工程现场施工时,应重视混凝土配料比的集中控制。在混凝土配合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搅拌速度和温度,防止其不利影响。混凝土应用是我国现阶段土建工程施工中的一大需求,其各个施工环节都涉及混凝土的应用。目前应注重做好施工质量控制,防止后续工程施工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混凝土开裂问题。当前由于部分施工单位未能对多个隐患问题以及施工影响因素提高重视程度,造成混凝土配比不规范,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会产生大量的不合格工程。

1.2混凝土搅拌问题

部分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搅拌物料的重量没有进行有效的核算和控制,造成混凝土搅拌问题。配料质量与混凝土搅拌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在施工中由于加水太多,其中的水量投入过多,就会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混凝土中残留大量的水分,这样就会产生水泡。汽泡蒸发后,会产生许多不同规格的气孔,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值,对后续的使用效果有很大影响。在此阶段,要全面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效率,重点做好各种原材料的配置,控制搅拌环节。

1.3混凝土养护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当混凝土发生冷凝硬化时,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水分。很多施工人员都会不同程度地忽视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工作,从而对混凝土的强度值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建设者应集中控制浇水养护的频率,使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技术员应搞好原材料的配比,提高养护作业的效果,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干裂。砼浇筑成功后会受到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混凝土会出现开裂的情况,当不规范的养护还会导致开裂问题扩大。不合理的混凝土整体养护强度将导致土建工程不能满足规范的施工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环节管控

2.1混凝土运输

大多数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运输都是由搅拌运输车辆进行的,其中搅拌运输车辆属于动态状态,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工程的运输效果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一般情况下,施工管理部门应注重准确计算混凝土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减少运输偏差,避免对混凝土的存在状态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防止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技术员要注重对泵内易损部件的合理配置,还要对输送泵进行标准化的密封检查。

2.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混凝土的配制,配合比技术参数的各项要求都很高。水泥混凝土生产中,砂石料与含水率的配合比很难达到预期的要求,搅拌前应注意及时进行多次试验,以满足多种施工参数的要求。特定状态下应注重试验结果的集中优化和调节,判定材料的应用数量。一般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根据规范的施工标准选择砂石、水泥材料,为保证水泥混合比能满足规范的施工要求,混合料使用前对材料进行规范计算。对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的各种疏漏问题进行集中控制。各种物料的配料时间和配料必须按照规定的计划进行。有关建筑管理部门应重视规范的监督,防止因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配合比误差问题。

2.3基础施工环节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顶盖都是水平间隔的,由基础、主体部分组成。每两层都要浇注混凝土,间隔时间约6天。建筑物对铸件厚度的要求也很高,可有效地达到1.52米或更高。各浇筑层应注重规范应用隔距技术,如伸长铜杆法可作为隔距措施。在多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桩帽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整体温度,同时也可以集中控制施工成本和机械设备成本。工程实施阶段,当施工区域不够平整时,存在相应的坡度。根据这种情况,施工技术人员应重视对混凝土浇筑部位及顺序的控制。在施工现场中间还存在混凝土泵的位置,可以有效地简化施工操作。

2.4混凝土振捣操作

目前混凝土振捣技术应用较多,选择规范的振捣技术意义重大。建筑技术员你要注重对施工现状的分析,合理判断混料需求,确保轻骨料振捣需求的有效满足。建设者应注重合理选择相应的振捣半径,模板与振捣器之间的距离应小于0.5倍。振动时,施工人员要防止钢筋等多种设备之间发生碰撞。保证振捣器插入混凝土的深度达到规范要求,且不能超过50 mm,这样就可以实现充分振捣。技术员要有效地应用表面振捣器,注重移动距离和振捣器边缘位置的有效对应。在使用附着式振捣设备时,施工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注重演练,实现精确振捣。

2.5混凝土浇筑环节

砼施工中应注重选择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冷缝进行集中控制,做好有针对性的振捣工作,保证混凝土间无较大的间隙。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对振捣作业进行规范控制,可以有效地加强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工程中应注重对混凝土展开的质量控制,对混凝土的施工活动进行有效的设计,对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受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做好系统化的分析研究,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混凝土施工应用方案。工程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应注重参照施工环境选择相应的混凝土强度。对混凝土裂缝全面遵循设计要求集中控制,可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另外,对原材料质量、施工中常见的各种水化反应、施工人员合理选择水泥应用材料等进行集中控制,提高水泥施工质量。建设者还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技术人员在常规状态下会选择干混凝土,补充适量的混合料,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搅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集中冷却碎石,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建筑工人还需规范配戴温控措施,选择多路散热。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混凝土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应用材料,混凝土质量对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施工单位应提高对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关注。施工中各种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比较复杂,其中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施工的专业性很强,对施工技术的运用要求很高。为有效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混凝土类型。

总之,在新时期社会多领域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建筑工程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各种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文章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制定出完善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有关混凝土施工人员应重视对各种材料的检查,集中优化混凝土的配比,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效果,实现施工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静辉,郑良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运用问题研究[J].河南建材,2018(6):396-397.

[2]徐琦.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48-49.

[3]王小莉.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河南建材,2018(04):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