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的实践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的实践探析

姚丽玉

灵山县沙坪镇中心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535419

摘要:递进循环式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更加游刃有余,且能够温故旧知识。在识读结合、写字、阅读教学中,递进循环式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获得提升,能够与人交流无障碍,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递进循环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语文教学的初衷除了涉及到知识的培育,还涉及到语文素养的培养,这一点需要语文教师引起重视,避免顾此失彼,因此,教师应积极组织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有所提升。学生学习语言、感知语言、应用语言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递进循环式教学则可以令学生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使得教学环节可以游刃有余,顺利进行。递进循环式教学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年龄,分层次循序渐进的开展下去,且时刻围绕学生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高递进循环式教学效率,使得学生学习更加高效,更加轻松,使得学生可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文知识底蕴。结合递进式教学特征而言,是一个循环往复,而又向前推进的过程,这就使得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可以同步提升。

一、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在识读结合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读教学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指的是学生将朗读和识字融合在一起,从传统教学模式中发现,识读教学效率比较低下,之所以教学低效的原因则是教学过程过于繁琐,此外还和教师采用单一讲课方式有关,比如教师讲授了大量的知识点,学生尚未来得及吸收,所以真正收获的知识是非常少的,并且和学生自身缺乏学习兴趣也有关。

比如讲解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时,部分教师想要通过提问巩固学生知识,但是没有注意到问题的质量,这就使得提问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没有给予切实的评语,只是通俗的称其“很棒”,比如教师提问学生,小乌鸦将什么放进瓶子里?学生无需思考便回答小石子;再比如教师询问学生小石子从哪里取来的?学生又脱口而出小河边。对于上述这些问题,没有任何教学效率可言,也不能让学生开动脑筋,只是生硬的和学生进行互动。再比如教师讲解生字时,询问学生如何记住“芽””,教师进行简单的拆分,比如草字头下面是牙齿的牙,或者向学生解释草字头下面是去掉了乌鸦右边的鸟字,这种拆分方法也不能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只是通过肉眼观察,这样就显得教学比较枯燥,没有任何新意可言,而且学生掌握生字的效率并不高,只是快速记忆,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了,而且围绕一个字浪费过多的教学时间,不利于教学进度的顺延。

二、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在写字教学中的运用

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底蕴的开端,首先学生需要对生字进行描摹,以便对汉字间架结构有所了解,此外执笔姿势也很重要,小学生最初练字时难免会感到无聊,所以教师要提高他们的写字兴趣,不断提高他们书写意愿,让他们对认读汉字产生积极性,还要培养他们正确写字姿势以及写字态度,以便学生能够一丝不苟的练习书写,而不是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只有学生对写字保持认真的态度,才能够在每一次练习中有所进步。

比如讲解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时,首先学生需要记住这4个生字的名称,然后由教师进行范写,让学生了解运笔方法,比如在写横画时,学生会了解到起笔、行笔和顿笔的方法,在写撇时,先要顿笔,之后再向左方向行笔,在行笔过程中,笔画是逐渐变轻的,一直到收笔为止;其次,这些笔画的名称学生也需要牢记,为了加深学生印象,教师可以组织看笔画读名称游戏;最后,学生需要自己练习,还要在心里背诵笔法,如此一来,大概经过三遍练习,就可以让学生初步掌握这几个生字。

三、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就已经彰显出来,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和语言水平而言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还能够锻炼学生写作能力,使他们在表达过程中有理有据,与此同时也使得学生理解能力得到增强,这样在学习其他课程时,也能够快速理解教师所讲的概念和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判断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准,可以通过判断学生表达能力得知,所以教师要将语文教学变为动态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表达机会。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关注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涉及到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通过这些内容判断教师的教学是否达标,而阅读教学评价则是判断学生是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表达能力不佳的学生,教师可以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仔细钻研作者的表达方式,使他们在自己的写话中能够恰当地进行应用。

比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结合》时,教学目标主要在于让学生认读6个生字,在这节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让他们具有阅读思想,简言之是提高阅读效率,将文中的各方面优点加以应用,且集于一身。具体做法为教师可以播放朗读录音,使得学生可以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还要找出文中的词语和生字,结合上面介绍的识字教学方法进行处理,还要让学生感知矛和盾的结合,让学生诵读全文,继续寻找有集合含义的词语,并且围绕这些词语展开交流。接下来就到了感悟课文思想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发明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启迪,意识到只有不断钻研、不断完善,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结合课文内容而言,教师需要让学生走进生活,收集两种以上事物常处于一体的。这时学生有感而发,他们从自身学习方面着手,意识到铅笔和橡皮便可以进行组合,再比如轮椅是轮子和椅子进行组合,智能手机更是彰显了这一特征,是将电话、照相机、网络等进行组合,如此一来,便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出来,这样就增强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对学习以及生活的感悟能力,使得教学成功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打开学生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只有源源不断地识字,才有能力展开深度学习,但是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特征,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再比如运用递进循环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提升他们语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武娟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新课程:小学, 2014(6)

[2]于雪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黎康华小学高效课堂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