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管理与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4
/ 2


大学图书馆管理与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服务

洪亮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湖南 长沙 410081

摘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对大学图书馆来说是机遇,也更是挑战,在机遇中快速发展,在挑战中积极应对困难,是大学图书馆目前应做的发展举措,同时也是对图书管理的一次洗礼。为了让图书管理更顺应时代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图书馆管理有一个较为清楚、全面的认知,只有清楚自身发展问题,才能更好的改进与完善,为全面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做出努力。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1大学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图书馆中图书种类不全面

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知识供给,图书馆应完善图书种类,将大学中的主要教学课程都要在图书馆内完善相关书籍,让不同学科的学生都能找到帮助自己提升专业水平的书籍。当前,在我国部分大学图书馆中,存在着图书种类不全面的状况,针对专业解说与拓展的书籍相对较少,不能满足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学习与探讨,对大学生更好发展与提升埋下了隐患。专业书籍的成本较高,一些对于图书馆图书不够重视的高校不会在这方面支出资金用于购买图书,也是图书馆图书种类不全面的根本原因。长期的资金补给不及时,让图书馆的图书变的愈发陈旧,很容易造成知识的滞后性,对于追求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而言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帮助,反而会影响学生更扎实自己的学习基础,对整个高校发展也极为不利。

1.2技术支持不足

在信息时代中,大学图书馆管理面临一些新变。部分高校认识到了网络信息技术的价值,将其应用在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实现了技术层面的突破。而部分高校束缚在传统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桎梏下,没有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对学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图书馆中的馆藏信息较多,为了对有效信息进行识别,学生必须对已知信息进行筛选。很多学生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遇到阻碍,延缓了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识别信息,高校需要对图书馆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一些高校的信息管理技术支持较低,致使图书馆管理工作难以为继。

2信息时代下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优化策略研究

2.1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

在信息时代发展下,增加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完善图书数量,增多专业性书籍,尤其是大学专业中涉及到的相关学习书籍,还要增加一些拓展书籍,做到书籍的及时更新及购买,让书籍知识及时跟进教学进度,加强学生的培养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增添图书馆内的座位,让学生可以随时坐着观看书籍,减少学生站立情况,有效避免书籍通道拥挤现象。如果学校图书馆面积不大,可以多增添一些折叠书桌,放在空地或角落,不用时可以随时折叠起来,也不会占用过大面积,有效减少学生站立看书的状况。最后,学校还可以支出一笔资金,用于图书馆看书环境的改变,增添舒适座位及沙发,为学生提供咖啡茶座,还可以增添一些花花草草,用来装饰看书环境,增加学生看书的情趣,有提升学生看书的环境质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看书效率,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

2.2注重技术创新

信息时代最根本的就是技术变革。图书馆采用个性化感知系统,个性化感知系统是第一个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方式,也是智能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拉近读者、图书馆和书籍之间距离的根本所在。在实际应用中,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共同推进了个性化感知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挖掘读者阅读喜好,将其与图书信息共享联系,成为智能图书馆个性化感知的第一步信息,提供读者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提供更精确的信息。基于数据、数据收集、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来收集和执行有关用户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根据特定情况提供的有效信息可为用户提供准确、个性化的高质量信息来源和知识推动力,例如推荐的可供借阅的书籍,用户感兴趣领域的某些主题文献信息、最新研究热点、教学内容、参考课件和材料等,用户教学过程和科研团队的嵌入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智慧图书馆较显著的功能是连接性。用户需求逐渐变成知识个性化和数据的深层次组织,为了满足用户这一需求,应提升多样化图书馆的综合服务形态图书馆的服务性能,使用物联网等技术,方便图书馆感知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定位和搜索等服务,大数据时代连接性这一特性迎来新的问题,这是由大量终端设备形成的。社会生活和其他活动的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将成为资源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终端将在图书馆服务的构建中为其提供服务。在大数据时代,如何认识到这些新数据类型的感知和相互联系,即共享,将是智慧地图的一个大问题,图书馆无法逃脱,但也是智能图书馆研究者未来的一大难题,值得深入研究。另外,开发图书馆信息智能化分析系统。文档资源信息智能化分析中使用人工智能算法使开发图书馆学术资源智能搜索系统成为可能。从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水平来看,智能搜索是指人工智能技术中例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人类机器交互、数据挖掘和信息检索等技术应用,其中核心技术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准确地了解用户的搜索组合或自然语言表达的内容。每个节点都趋向于智能化是资源网络平台的特点之一,便捷互通智能服务方式在成千上万的智能图书馆中被建立,以往的独立、各自成局已成为历史,图书馆服务信息、高校信息智能化应体现服务智能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做好图书馆智能化建设。设置门禁系统统一图书的借阅和归还,读者在阅读访问控制系统认证后即可访问图书馆,访问图书馆的读者还可以输入要阅读库的信息,查询和浏览文档资源,可以为读者创造了轻松而个性化的阅读环境。

2.3优化服务创新

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通过对一些高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广大读者们制定出一个更加个性化、创新性的服务系统,让读者们更加便捷地在网上就能进行对图书馆内的馆藏书刊文献等方面进行检索以及咨询服务,为读者们提供定制的数据库查询以及信息检索服务。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相关的监督机制让读者们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以及态度的承诺进行监督,给读者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其次,图书馆智慧服务有利于实现图书馆服务的精确性,人工智能可以在保证普遍服务的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扩大提供智能服务的范围和规模。再次,图书馆服务的效率显著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在人工智能使书籍、图书管理员、读者和图书馆设备实现了万物互联的基础上被大大地扩大和扩展,节省了更多的图书馆人力资源,读者有效获取更高质量的服务和更精细化的知识。最后,图书馆形成精细定制化服务管理,以往静态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和封闭,新型图书馆管理模式使得图书馆服务管理从基于经验的、广泛的、孤岛式的到基于平台互连、无处不在、智能、可视化、共享化的转变,以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顺应信息时代,大学图书馆需要迎接较多的挑战,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职能与自身硬件设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学习场所。在图书馆应对挑战的过程中,还需要多多听取学生群体的意见与建议,鼓励学生多提宝贵意见,让图书管理人员真正做到听取意见并正式自身问题,及时做出图书管理中的调整与改变,有利于图书馆管理的更全面发展,有利于图书馆管理效率的提升,对图书馆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段晓霞.大学图书馆管理与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服务[J].汉字文化,2019(16):26-27.

[2] 王娅娟.大学图书馆管理与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服务[J].现代经济信息,2018(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