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悦读俱乐部”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关于“教师悦读俱乐部”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李玲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 浙江 衢州 324000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朱小蔓教授说过:“一个人太渺小,没有那么聪明;一个人的精力太有限,没有那充沛。那这些东西从哪里去寻找呢?一是从前人、他人的经验中来;二是从优秀的著述中来。”读书对于教师来说,是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师热爱阅读了,才能引导学生热爱阅读,我们的民族才能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

  1. 存在的问题

如今虽然阅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阅读的途径越来越便利,教师阅读却存在着不少问题:

1.阅读目的功利。书到用时方恨少,有些教师是为了完成学校科研课题,为了评职称,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才开始阅读。这样的阅读是短暂和浅层次的,阅读应该是出自内心真挚的情感与知识合二为一,将其内化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

2.阅读氛围不浓。衢州市实验学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班的教师们每个工作日留在学校夜学是学校坚持了30年的传统,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除了备课和项目化学习外,青年教师有时间进行阅读。但90后,95后的青年教师们习惯于借助网络进行碎片化阅读。这种“浅阅读”的盛行,是无法体会到传统纸媒带给人精神世界的享受与体验的。

3.阅读时间缺失。工作压力,健康压力、家庭压力都会影响教师阅读的心境和阅读时间。现在学校活动和任务的繁重,挤占了教师静心阅读的时间。中小学教师因为工作性质特殊,经常坐班,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每天实际工作时间无法用小时来衡量。目前,老师队伍年轻化、女性化,二胎政策的实施,让他们面临着照顾长辈,哺育子女的双重压力,形成了阅读时间普遍缺失的现状。

(二)问题的分析

面对以上亟待解决的教师阅读问题,除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阅读观之外,学校关于教师阅读建设的责任尤为重大,应给予教师阅读充分的重视与帮助。如何为师生阅读创建有效良好的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文化?如何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来激发教师阅读,激励广大师生爱读书、读好书,让每位教师成为有人文情怀、有教育理想、有人生思辨的学者型教师,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实践的命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读书会并不是今天才有,我国一直有以文会友的传统,文人团体,如竹林七贤、建安七子、竟陵八友是我国古代早期读书会的典型代表。

在西方,伴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受教育民众规模扩大,出版物生产量的增加,读书会得以快速发展起来,并开始发挥其作用。在德国,“读书会是启蒙运动后期形成的社团组织,与当时的教育联合会、共济社、启蒙秘密会社一样,都是具备批判功能的公共领域”。在瑞典,读书会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成人学习形式由政府强力推动,目前每年有32万个读书会在开展活动,290万成年人参与。

我国近些年出现了很多这类民间阅读组织,以阅读交流为主,强调互动,如北京“阅读邻居”读书会要求参与者阅读公布的书目,在活动现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参与。

虽然读书会的历史悠久,国内外也存在着不少读书会的组织。但是以教师会主体,以俱乐部为主要活动形式的读书会,还是近些年产生的新生事物,我们正在积极尝试和完善的过程中。

  1. 课题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本课题所有的创新路径实践,都以菱湖教师读书俱乐部为根据地开展起来,提升教师阅读品味,增强教师阅读氛围,提高教师阅读效率,让教师的阅读行为带动学校和社会的阅读力量。具体措施和过程如下:

  1. 加强悦读教师团队建设

在学校工作计划指导下,每学期初青年教师制定个人阅读计划,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刊物或者专著进行阅读。青年教师每月在菱湖悦读群内打卡,摘录读书笔记,撰写简单的读书感悟。

(1)教龄未满5年的教师,每周至少阅读两小时,在菱湖阅读群打卡。

(2)全体教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每学期至少读完一本书。

(3)每周由教师在悦读群内进行读书分享,根据每次好书推荐的点赞、回复人数及有效内容进行统计,评选“优秀分享者”和“优秀评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4)期末教研组会列出假期阅读书目,供教师选择并自主阅读,在开学第一周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活动。

(5)学校图书馆向师生免费开放,每人一张电子借阅卡,借阅限定每人十本,归还后方可重新再借阅。

2.延用学校传统悦读活动

(1)传统读书俱乐部活动

2018年12月学校开始策划成立并且建设“菱湖悦读俱乐部”。之后的每个学期,学校青年教师读书俱乐部都会开展传统的活动:2019年4月,“书香盈室 志趣相投”教师读书俱乐部第一次正式开展活动,王文森校长参与仪式,宣布俱乐部成立。2020年1月“书香润心田 师生共成长”走进一本书读书沙龙活动,2020年7月开展“书韵留香 经典分享”读书俱乐部活动……学校俱乐部每次以不同的主题和活动方式开展,多次邀请市教研员施燕红老师、毛芳芳副校长、詹金芳副校长参与活动。教师们都习惯并享受和俱乐部成员们每学期至少两次的固定节目。

(2)读书节活动走向校外。每个学年,学校会举办一次“读书节”主题活动,至今学校“读书节”已举办过十三届。师生会在读书节集中阅读,开展“班级读书会”、“班级影院”、“校园小喇叭”、“师生同读一本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师生们会利用社会资源,请名家进校园,走出校园开展读书沙龙等活动,向市民们推广科学的读书方法,反响好,多次得到社会好评。

3.串联资源丰富悦读内容

2021年1月,市实验菱湖教师悦读俱乐部正式加入了“衢州有礼悦读联盟”,有与全市各书屋、图书馆资源共享、协同合作,借广场地联用、品牌联创、活动联办、讲堂联作、平台联建的推广,在更多的平台上,把教师读书沙龙活动的形式展示给市民,学生读书活动的足迹也将迈得更大,走得更远。有更多的机会邀请联盟成员的名家来校为学生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悦读内容。完善教师读书俱乐部,提高社会影响力。

四、前期准备工作

师生“读书节”活动是学校十多年来一直开展的,原本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和主导活动的进行。每一期都有相关的方案和活动存照。

2019年学校成立了俱乐部的工作组,策划、组织、主持、摄相、微推都有条不紊地跟进。到现在为止,所有的活动方案、照片和美篇推送全部都收集保存。课题在毛芳芳副校长的指导下开展,负责人李玲老师从俱乐部策划成立开始,一直在做组织工作,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本课题的目标是以“提高教师悦读品质”为出发点,尝试以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方式,把教师读书俱乐部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五、预期价值

本课题预期在“构筑有温度的家园,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的背景下,引领我校原青年教师读书俱乐部在加入衢州有礼悦读联盟后,以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方式,为师生阅读创建有效良好的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文化。激励广大师生爱读书、读好书,力求让每位教师成为有人文情怀、有教育理想、有人生思辨的学者型教师。向公众推广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影响市民的阅读习惯,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更重要的是,期望能够通过几年时间的研究,摸索出以读书俱乐部为组织形式,培养教师阅读习惯的理论和策略的体系,可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邱天助.什么是读书会[EB/OL], [2015-05-10].

[2]( 英)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