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还”并举,撬动幼儿园健康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8
/ 2


多 “还”并举 , 撬动幼儿园 健康课堂

谢永敏

浙江省 温岭市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浙江 温岭 317500

摘要在幼儿园健康课堂教学中,幼儿围着教师转,围着教材转,教师一板一眼地教,幼儿跟着一步一步地学练,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严格的课堂纪律约束下,成为学习知识、技能的机器,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压抑了幼儿个性的发展。作为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教给幼儿学习的方法,还幼儿参与的权利、实践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幼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努力为他们撬动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健康课堂,从而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课堂;主动参与;主动实践


在传统的健康课堂教学中,幼儿围着教师转,围着教材转,教师一板一眼地教,幼儿跟着一步一步地学练,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严格的课堂纪律约束下,幼儿“身顺而心违”,

幼儿成为学习知识、技能的机器,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压抑了幼儿个性的发展。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在课堂中开拓创新,撬动健康课堂,已迫在眉睫。

皮亚杰曾说过,教育意味着培养创造者,而不是只会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显然,“新颖”是创新的本质特征,而创新则已成为走向未来的“金钥匙”。因此,教师应该勤于动脑,刻苦钻研,力求使每一节课都有所创新,使幼儿充分体验其中的乐趣。

一、重锤敲击:还幼儿参与的权利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自主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健康课堂教学能让幼儿通过参与活动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学会协作等品质。教师应为他们创造一切动手、动脑、参与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幼儿,让他们自主实践。

1.场景设计出新意。

健康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空间大、活动强、易受外界干扰等特点。幼儿对健康教学的认识、情绪、态度,直接关系到幼儿创新意识的产生。因此,课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精心组织和策划教学方法,合理规划场地,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组合对称、多样统一的场地器材布局的情境,以优美的场地图形,合理的器材设置,新颖的情境道具等,给幼儿增添美感,引发好奇心。如各种标志线要简洁、直观,让幼儿见了新鲜、悦目、易懂,有种跃跃欲试的激情。另外器材安放要合理、协调。如垫子的排列要规律,组与组间的距离要适度。这样颇有新意的场景设计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同时也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2.师幼关系零距离。

由于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在健康课堂中,教师以命令式的语言要求和约束幼儿,而他们对教师的印象往往是严厉而不苟言笑的,这有悖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要把微笑、情趣带入课堂,关心每一位幼儿,尤其要厚爱那些协调性、接受能力低的幼儿。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师幼共同角色扮演,不断丰富教学情节,体验享受活动的乐趣。即使有幼儿违反了纪律,教师应冷静地妥善处理,让幼儿从教师的眼神、语调、微笑中受到激励。这样民主的师幼关系一旦形成,幼儿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只有在这种良性互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才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的确,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你的点滴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才能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主动快乐地参与,去探索知识海洋的无穷奥秘,从而拉近师幼的关系。

二、划旧谋新:还幼儿实践的机会

教学过程中实践的主体是幼儿,他们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知识,才是最直接的。教师要以幼儿为出发点,调动他们去创新,去实践。这种自主创新的精神,将伴随着幼儿的成长,使其受益终生。

1.精炼的内容——教学的润色剂。

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等。教师要遵循幼儿的情感变化规律,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精炼的内容,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从而为健康教学润色。

课改教学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立足“动”字,重在“创”字,使幼儿在动中得到锻炼,在创中享受成功。每个幼儿都是一个富于幻想,敢于实践的小“将军”,他们活泼好动、敢于创新,在课堂上的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将“障碍接力”改变为“小八路送情报”这一情景,教师将教学内容故事化,将教学过程的各个障碍改为绕过“敌人的哨岗”、跨过“小河”、爬过“山坡”、最后跑到“目的地”等,这种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的练习,使幼儿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又如,在教学“单、双脚跳”时,教师把教材内容通过“美猴王与小猴”的故事展开,让幼儿扮演他们喜爱的小动物,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形式新颖,情景交融。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单、双脚跳的技巧,又开拓了创造力的目的,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2.精巧的方法——教学的催化剂。

课堂教学教师要采取分层教学,善于启发,并在课上课下形成良性循环,要求幼儿把课上所学所练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情况,运用到课外的游戏活动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幼儿的学习兴趣、自主创新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例如,在“投掷小沙包”教学时,幼儿在小沙包上系上彩带,投掷时就出现了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这样既能纠正幼儿的投掷角度,又激发了幼儿对创新小器材的兴趣。

通过系列活动,幼儿的自主、自信等最大程度地得到了发展,在与老师合作的互动实践活动中,学会了与伙伴合作,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促进了幼儿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另辟蹊径:还幼儿展示的舞台

追求成功是每一个幼儿强烈的动机趋向。因此,在健康课堂教学中,幼儿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身体锻炼过程中的体力问题、学习动作过程中的方法问题、同伴关系的处理问题等。作为教师应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引导幼儿正确对待困难、解决困难,并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幼儿体验成功。

1.自编游戏寓童趣。

在健康教学中,教师让幼儿尝试自编游戏内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给他们搭建一个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平台。

在进行“蚂蚁搬家”游戏时,教师先提出两个要求,一把两样物品交换,二速度要快,然后让幼儿进行游戏。开始游戏时有的很自然地按照教师所说的方法进行,有的跑了不少冤枉路。待第一次的游戏结束后,只见他们窃窃私语,原来是那些快速交换物品的幼儿已在传授经验。当第二次游戏开始时,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窍门,成功地完成了换物赛跑的游戏。这样,有效地发挥了幼儿自主练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的经验。

2.自制器械创情趣。

健康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这一特性在实践部分尤为明显。为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教师尝试着让幼儿与家长合作自制辅助学具,让胆小的孩子消除恐惧的心理。

教师在健康教学中另辟蹊径,把困难让给幼儿,还幼儿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分享经验,体验成功。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每一位健康课教师都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总结原有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找到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份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他们撬动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健康课堂!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健康教学探索》.人民健康出版社,2020.5

[2]钟秉枢.《中国学校健康》.中国学校健康杂志社,2020.1

[3]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3

[4]毛振明.《探索成功的健康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4

[5]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