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摄影教学中虚拟摄影仿真教学的必要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5
/ 2

数字摄影教学中虚拟摄影仿真教学 的必要性探究

郭鹏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摘要:数字摄影是艺术与设计类高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数字摄影已经是各大主流媒介最主要的视觉语言表现形式;虚拟仿真摄影教学应用于数字摄影课程中,打破了传统摄影教学手段的局限,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对摄影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摄影工艺的传承,响应了文化强国,科技兴国的号召,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有文化的现代专业摄影人才。

关键词:数字摄影;虚拟仿真;摄影教学

一、数字摄影教学的特征

数字摄影时代,摄影技术越来越智能化,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摄影已经成为大众技术;较之前摄影的艺术化创作逐渐向娱乐化转变。摄影的大众化带动了广泛的大众,形成了一种影像的消费,同时也带来了影像的繁荣。

数字摄影的繁荣,促动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数字摄影已经是各大主流媒介最主要最直接的视觉语言表现形式,市场需求非常大,且随着消费者文化水平的提升,眼界的拓展,对视觉和内容的传播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虽然数字摄影时代市场摄影门槛越来越低,但是市场对专业性摄影人才的要求反而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数字摄影教学上随着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大众化的参与也越来越来普遍,学生对技术和创作过程越来越不重视,觉得摄影只是一个按快门的过程。但是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拥有着独特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早期摄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的媒介,在感光材料、影调层次、手工制作上创造着各种可能性,每一件影像作品都有很强的艺术性,其制作工艺上凝聚了创作者的工匠精神。但是在数字摄影时代,大众已经把按快门与摄影混为一谈,普通大众在各种智能化设定和后期软件辅助下拍出的照片,其实作为拍摄者只是一个快门的机器,一个没有任何艺术素养和思维的快门消费者。作为一个快门消费者拍出来的照片,其艺术性、质量和效果上显然是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的。院校是培养专业摄影人才的主要窗口,肩负着重要使命,如何通过摄影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更紧跟数字摄影时代的发展,将教育与科技、艺术与技术融合,优化教学手段,从而提升摄影的专业水平,促进数码时代摄影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数字摄影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概况

数字摄影课程涉及的课程内容每个学校可能会不一样,这里以我校为例进行教学现状的分析,我校数字摄影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由于新媒体时代到来数字摄影应用已经涉及各行各业,且是视觉呈现最主流的形式之一,同时我校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外针对其他专业也开设了数字摄影的选修课程。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摄影是专业教学主要的学习方向,开设的摄影课程按时间先后有传统摄影、数字摄影、商业摄影、摄影考察、建筑摄影、毕业设计。

数字摄影课程主要内容包含了:

(1)摄影前期准备:包含数字相机的使用操作,曝光控制,景深景别控制、构图、用光等基础的摄影技法;经典案例分析;摄影思维方式等内容;

(2)影室灯光技法:摄影棚闪光灯和长亮灯的使用技法;摄影灯光附件的制作;摄影灯光实验等内容;

(3)产品摄影:产品摄影的美学思维,不同材质物体的拍摄与表现;产品摄影与产品设计等内容;

(4)肖像摄影:肖像摄影的用光,人物情绪与人物特征的表现等内容:

(5)人像摄影:人物造型及服装搭配在人像摄影中的重要性,人像摄影的用光等内容;

(6)数字后期制作:图层、蒙版、通道的应用;人物精修;数字后期合成等内容;

2、数字摄影课程教学中虚拟仿真摄影的必要性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环节:摄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环节,而且所有的认知和实践需要依赖设备操作来完成;针对于数字摄影设备相机,首先价格昂贵,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少的一笔投入,特别对于选修课的同学,很多同学在初学阶段都没有相机,脱离相机的认知很难让学生吸收和掌握知识点。

实践环节:数字摄影的实践环节涉及相机的操作和影室灯光的操作,影室灯光学校都会配套系列灯光设备,但是一般来说都会因空间和资金的原因,设备只能满足按组分配使用,不能满足每个学生都能使用,由于设备的覆盖不到每一位学生,会导致部分学生对操作过程认识的缺失。

3、建立虚拟仿真对摄影教学的促进作用

虚拟仿真技术是现在比较先进数字化人机接口技术,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生成一个逼真的虚拟环境,通过虚拟设备同虚拟环境中的实体进行交互。在摄影教学中引进虚拟仿真能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创新和促进作用。

  1. 学校层面,能有效的降低学校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同时减低实验风险,优化实验环境。

数字媒体时代,新技术,新的任务,新的未知因素向我们艺术类的摄影教学提出了挑战,对于硬件设备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硬件设备的更新日新月异,种类品牌很多,数字设备也是前沿新技术的代表,学校如果不能紧跟前沿动态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但是硬件设备的投入对于高校来说是很大的一笔投入,且每年都需要更新,大量投入与更新设备,学校会有较大经济压力,同时也会因资源配置不合理而造成浪费。

  1. 教学层面,建立虚拟仿真摄影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相机实现相机的认知与基本操作,通过虚拟摄影棚灯光实验项目掌握基本的灯光技法,同时其他专业的同学也能很好的共享虚拟平台,进行虚拟拍摄。

  2. 实践环节,学生每次通过影棚拍摄前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进行验证和创新,通过不断的虚拟实验验证制定更细致的实训拍摄方案,减少实际拍摄过程中的失败率,提升实验效率,同时也在复杂实验,危险实验等方面避免一些安全隐患和设备的损坏。

  3. 教师层面,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师可以把理论的知识点通过电脑、互联网跟学生实时的链接起来,让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完成操作,同时发现问题再面对面解决问题。保证了每一位同学都对摄影的过程要点有实际性的认知与动手操作。

  4. 学生层面,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可以跟教师实现同步操作,根据老师的讲解同步进行操作,每个人能独立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加强基础技能的掌握。同时通过平台可以在每次拍摄前进行预演性的实验,节约了时间和空间成本,同时也为自己的拍摄思路拓展了更多种可行性的分析,拓展了设计思路。

  5. 学习方法层面,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

以往的教学会因为课堂和课后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市场与院校脱节,老师与学生沟通脱节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对摄影认知不够、对拍摄产生抗拒、摄影的思路受老师影响产生刻板固化的概念等等;虚拟仿真摄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同时虚拟仿真实验能提高学生对设备的认知,对实验的验证,提升实训实验完成度,这样能促进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三、数字摄影课程中虚拟摄影仿真教学的意义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摄影教学的发展,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新的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能性,在知识点的传播媒介上也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选择;虚拟仿真摄影实验教学与数字摄影课程的结合,打破了传统摄影教学手段的局限,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对摄影知识点的掌握。

摄影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工艺教学结合,响应了文化强国,科技兴国的号召,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摄影工艺的传承,可以培养更多高素质有文化的现代专业摄影人才。

参考文献:

  1. 数字化时代的虚拟艺术研究[D]. 刘雁楠.广西师范大学 2019

  2. 传统暗房技术数字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研究[D]. 蔡恒.武汉纺织大学 2020

  3. 赵枫.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摄影》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1-23

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项目:(YB201953)《数字摄影实验教学中虚拟设备库的搭建与应用》

作者简介:郭鹏(1985-12),男,汉族,籍贯:湖南永州,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实验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设计学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