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走进童话世界——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5
/ 2

让孩子走进童话世界——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邵君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虎台小学 青海西宁 810000

一、教材视角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七单元为“童话故事篇”。 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因此我从文体特征、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角度分析教材。

(一)文体特征

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情节,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方法编织而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

我们在教授这一单元内容时,首先就要培养孩子感知童话文体。教材中也将培养孩子感知童话这种问题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渗透,如,《蜘蛛开店》的课后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再如,《青蛙卖泥塘》的课后题“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部编教材1—4册选用童话29篇,占选文总数的34.1%。这些还不包括园地中的童话故事。具体见下表。

年级、册数

所选童话课文名称

课文总数

童话所占比重

一年级上册

《雨点儿》《小蜗牛》《青蛙写诗》《雪地里的小画家》

14

28.6%

一年级下册

《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荷叶圆圆》《要下雨了》《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21

42.9%

二年级上册

《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寒号鸟》《雾在哪里》《雪孩子》《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

25

36%

二年级下册

《开满鲜花的小路》《我是一只小虫子》《小马过河》《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

25


28%

本单元的四篇童话故事都是新入选的课文,这四篇童话,都为拟人体童话,作家赋予了大自然的一切生物具有人的特征与性格。故事描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这些童话尤其适合低段的儿童阅读。

(二)人文主题

五篇故事都指向一个主题——“改变”。有因为不断改变,而变得越来越美好的,《青蛙卖泥塘》;有因为不断努力,耐心等待,而不断成长的,《小毛虫》;《月亮姑娘做衣裳》用童话的方式俏皮地讲述了月亮的变化;而《蜘蛛开店》《大象的耳朵》则围绕改变,讲述了妙趣横生的故事。

(三)语文要素

1、识字写字

本套教科书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第七单元要求认识66个字,写37个字。(PPT)二年级不在呈现新笔画,要写的字也不在做笔顺跟随处理。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较高、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因此在教学生字时要有梯度有层次,如,比较简单不易错的字放手让孩子自己观察后书写,如“夫和布”,部首相同的字可以整合一起写,比较易错的字如“商”里面的部分孩子们容易写成古,可以利用微课等手段辅助孩子加深记忆。

2、阅读

本单元训练点为“借助提示讲故事”,所以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围绕这一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而且单元与单元之间,形成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我们可以看出就本单元而言,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要求也有着螺旋上升的趋势,从关键句到示意图,再到演故事,最后只出现三个关键词的提示。

3、口语交际

本单元虽然在园地中没有出现“口语交际”板块,但在教材的很多地方体现了口语交际的理念,联系生活实际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大象的耳朵》“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蜘蛛开店》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青蛙卖泥塘》的选做题:青蛙最后吆喝了些什么?如果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这些交流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4、写话

本单元所学的四篇课文都和动物有关,孩子们读完这些故事已经激发了他们对动物的喜欢和兴趣,所以这一单元园地中的写话内容为“如果可以养小动物,你想养什么?写写你的理由,试着多写几条。”让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联系起来,培养了思维能力。

  1. 读者视角

读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书的孩子是即将要迈向三年级,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已经认识400多个汉字,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如《没头脑和不高兴》,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这些读者身上,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本策略如下:

(一)情境激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导入童话时,教师可以精心挑选音乐、动画来渲染气氛、烘托场景,营造童话故事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例如,在教学《小毛虫》一课时,可以播放小毛虫破茧成蝶的动画视频,活泼可爱的小毛虫形象会比较容易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利于孩子们了解自然科学知识,于是在对小毛虫的喜爱中走进了文本,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学习语言策略

1.角色表演

童话因其故事生动有趣,语言丰富多彩而吸引学生,把角色表演植入课堂,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同时内化和积累语言,感受形象,理解意蕴。低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乐于表现,让他们戴上童话故事中角色的头饰,做出动作、模仿口吻、表现神情,他们常常会乐在其中。

2.听讲复述

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复述——讲故事仍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从童话的起源上讲,最早流传于民间的童话就是成人为儿童编的、讲给儿童听的故事。因此,听故事和讲故事是进入童话和走出童话较好的教学策略。我们可以在教学童话前,通过教师声情并茂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学生进入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大多数童话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的,很多情节又是结构反复呈现,便于学生记住故事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如《大象的眼泪》《青蛙卖泥塘》《蜘蛛开店》都是这样。

3.引发想象策略

低龄儿童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个个是想象的天使。为此,在童话教学中,要深入挖掘童话故事中的空白点、延伸点,充分利用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还原场景,丰满人物形象,启迪思维。

注:青海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19QJG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