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5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王雪梅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第二实验学校,福建省 三明市 365000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可以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的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养成学生反思的习惯,能够及时的查漏补缺,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从而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本文首先从培养小学生反思能力的意义出发,试分析小学生数学课的现状,进而探究出如何提高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所谓反思性学习是指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行不断的反思,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1]。因此,老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通过课前思考,课中深入挖掘,课后及时反思,让学生把反思这个运用在学习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让学生牢牢掌握数学知识和概念,并且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进步。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老师,要不断的更新教学思想,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具有反思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也符合素质教育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就应该从小学抓起。小学数学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数学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独立思考,从生活的点滴中发现数学,学会思考。然而,现在很多学生都是敷衍了事,不重视做题的过程,也不懂得去反思和总结。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

反思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来弥补自己的弱点。此外,反思性学习也有利于学生通过思考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上课方式单一

就目前而言,很多小学上课的形式仍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采用一言堂的形式,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呆板的听课,做练习。老师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忽略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意,没有很大的突破,违背了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上课的形式很单调,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内化知识的时间,让学习成为一个机械记忆的过程,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几十年来,数学的教学方式在大的方向上是一成不变的,从以前沿用至今,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很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不屑于改变教学方式,错误的认为只要学生掌握知识、掌握重点,学会做题,考试考高分就可以。这完全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这种错误的教学、学习方式的循环。学生也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采取很机械的“听讲、复习、练习”三步走学习策略。学生在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对数学的学习也很难提起兴趣,这不利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习惯

目前,很多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是处于被动的,老师教什么,学生记什么,而且仅限于上课的四十五分钟,很难深刻的理解知识,更不用说去理解运用了。因此,数学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性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刻意的训练学生进行反思,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第四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老师在讲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概念之后,可以让学生反向思考“分数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去回忆,去反思这节课时如何导入,如何联系到分数的概念,从而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总结再次总结本课的概念,总结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然后再进行预测,分数是如何进行运算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养成反思性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

(二)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创设适当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虚拟体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老师选择创设的情境要具有趣味性,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老师可以创设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的场景中掌握知识,并且能在不同的场合运用知识,做到触类旁通,激发学生的热情,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现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感受到良好的数学体验,从而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的《生活与分数》这节课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个商场打折扣的生活场景,提前准备好纸本、橡皮、笔、文具袋等各种学习用品,表上价钱,然后给学生说,全场购买19.9,既可以立减3元,然后学生用自己的课堂积分进行购买,学生通过真实的买卖,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满19.9减3元,是打几折呢?用百分数又该如何表示呢?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逐渐形成反思性学习的习惯。

(三)将反思性学习能力运用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反思性学习能力应该被运用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从不同的情况去反思,去总结。比如,在老师的讲新授课的时候,要求学生在课堂结束之后进行课堂小结,复述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在做题的时候更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从而让学生把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其次,让学生学会利用错题本,把同一个概念或者同一个类型的错题进行归类,写出错题反思,要搞清楚自己是如何错的,改如何改进,把错题有条理的归纳起来,有利于学生复习和检验。最重要的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比如一个星期,一个月,半个学期,要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要让学生及时发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及时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通过学生反思,从而夯实基础,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翅.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 当代家庭

[2]李霞霞.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

[3]谢燕兰.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 当代教研论丛,2019(09):86.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反思性学习的研究》(Fjjgzx20-22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