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4
/ 2

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

王瑞琴

安新县安新小学 河北 保定 0716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形成,有助于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完善小组建设和评价机制、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有序有效等方面,来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形成,有助于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带给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带给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从中可以发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教师只有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

2.构建并完善合作学习小组

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包括合作学习的组织以及学习活动。合作学习的常见形式是小组讨论,实践中发现,小组讨论中经常存在着学生只顾自己发言,不关注其他学生讨论的现象。一些学生不参与讨论而在闲聊,始终不能进入状态。要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前提条件就是就是组建好学习小组。

2.1创建合作小组

在小组的创建中,本着“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建议cc组的孩子坐在aa组与bb组中间,五六年级最多以六人小组为宜,三四年级可以四人一组,二年级以两人为宜。

学习小组组建好后,还要教学生学会合作。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明确小组分工。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汇报员。小组长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学生,权力下放,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有助于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学生发言的要点,中心发言人负责提出讨论的问题,汇报员负责将小组讨论结果汇报,这样保证人人有责任,人人要参与,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组织小组工作,要定期培训小组长,充分发挥组长的组织学习、引领示范、检查督促的作用,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2.2构建小组文化

组织学生凝聚全组合力,提出小组名称和口号。每个小组为自己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如“智慧”、“奋进”、“必胜”等,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制定组纪、组规,创办小组墙报,张贴小组照片,展示小组评价,初步构建小组文化。教室内的前后黑板分成块,作为各小组展示的主要阵地。以增强小组成员的向心力和小组的凝聚力,激发每一个同学的参与意识,以及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

3.1明确课堂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明确每一节课需要解决的学习目标,也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应解决的具体问题 。制定的目标的好坏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教师制定目标时需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科学地设计有一定探索价值的有层次的认知目标 ,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目标太高,遥不可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会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程。目标太低,伸手可得,学生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会逐渐减退。 

3.2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教师一定要设计明确的学习任务,而这些学习任务一定要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些任务包括小组合作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做到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就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小组合作中明确每一位组员的职责和任务,所以小组活动时每个组员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想火花不断碰撞,有效地避免了看似热闹,其实无效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为课堂的高效打好了基础。

4.指导小组的有序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目标及任务明确后,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深入学习小组,了解小组的学习现状、学习能力等,并给予恰当的指导,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合作前教师要激发合作意识,精心设计合作内容,提出合作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出现障碍时,解决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展时,凭个人力量难以完成任务时,教师要给予鼓励,激发合作意识。合作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引导、解惑、激励,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及时巡视,参与到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小组中去,及时给予点拨,要从宏观方面调控课堂,防止延误课时,防止学生思维分散后偏离学习重点。发现学生有独特新颖的见解,及时表扬、鼓励,让其他小组成员更加积极思考。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还应及时进行检查、反馈,对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学习才会更有效、有序,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高效!

5.小组展示落到实处

展示可以让学生快乐的思绪得到自由释放,可以让不敢开口说话的同学不再胆怯,可以让稚嫩的孩子变成像模像样的小老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可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合作之花灿烂开放。

展示形式可分两种,一种是组内展示,一种是组间展示,展示方式要体现互动性原则,体现出师生、生生互动。展示方法可以从站姿、语言、发言顺序进行指导。站姿的要求:发言的学生假如需用板书协助说明观点时,一定要侧身而立,不要挡住旁边同学的视线。语言的要求:发言时声音要洪亮;语言尽量简洁;注意用语文明礼貌,如对提出建议的同学说谢谢等。发言顺序:组内发言时,可由小组长制定,也可由教师根据情况来制定。组间展示时,一般按照目标问题的顺序进行。可以由小组派代表发言,也可几个同学发言,其他做补充或质疑(同组、同问题者优先)。

6.完善评价机制

为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水平,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小组合作效果进行评价。

合作学习过程,既是解决自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制定组内常规要求和纪律要求,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与课堂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制定有关考核评比办法,评选课冠军,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等,并适当给予奖励,提高小组间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自行完善小组的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效率。

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以及同学们的学习过程展开评价,学生在评价的同时,必定对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反思。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同学们的展示、补充以及倾听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学生互动评价,使学生学会了赞美与欣赏别人,提升了鉴赏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合作参与意识,也促进了学生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作者简介:王瑞琴,女,出生于1975年12月,安新县安新小学教师,中小学一级。安新县教书育人楷模,安新县十佳教师,先后主持、参与县级(3项课题已结题)、市级(已结题)、省级课题的研究。发表国家级论文一篇,市级论文评比一等奖,县级论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