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模式下的适老化住宅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适老化住宅设计

李钊航

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为老年人营造更为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以老旧住宅为研究基础,分析其在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自身的变化和居住诉求。根据传统居住文化与目前高房价背景,老年人更希望居住在长期居住的旧住宅中,而国家政策和社会趋势也更倾向于居家养老的生活方式。而老旧住宅存在着房老、生活环境差等问题,对老旧住宅进行相应的套内适老化改造能够起到 1+1>2 的效果,对于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居家养老;适老化;住宅设计

1相关概念概述

    1. 老旧住宅

老旧住宅是指城市和县城中建成于 2000 年以前、配套设施落后、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有数据表明,在 20世纪 80、90 年代之间,我国修建的住宅数量多,规模大,总量约有 35 亿平方米。

    1. 居家养老

根据中国对老年人的界定以及相关养老政策,居家养老指的是人在进入 60 周岁以后,能够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正常、持续的生活,并且所在的社区与社区医院能够对其提供的日常服务和健康检查的养老方式。文中将重点放在老旧住宅中套内空间设施部分。

    1. 适老化改造

适应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即为适老化。对这些 20 世纪 80- 90 年代修建的房子进行适老化改造,是因为当年入住的居民,现在大部分都已老去,据估算,约有 25%~30%老年人仍然生活在原有住宅中。但是内部整体空间结构、各空间内的功能布局这些问题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品质需要,另外再加上老旧住宅建成年代久以及使用年份的增加,这些硬件设施也同样降低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品质,让居家养老的安全和舒适变得困难。在了解老年人生理和心理行为特征和变化的基础上对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可以为居家养老带来积极影响。

2居家养老模式下的适老化住宅设计

2.1适老化公共空间设计

适老化公共空间包括社区公共生活空间、楼宇内部公共空间。在适老化设计过程中,公共空间设计属于薄弱环节,但是公共空间对老年人的生活非常重要。比如很多老旧底层住宅没有设计电梯,也无法改建添加电梯,导致很多老年人无法正常下楼参与社区的老年活动。为了不麻烦子女,不少老年人只能长期蜗居在家中,这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调查普通住宅项目中的适老化设计进行了解,发现部分较为人性化的建筑项目基于老年人的自身需求设计了相应的环形步道。现有住宅设计中,即使是中低层建筑也会配置电梯,这是适老化公共空间通用设计的要求。在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中,需要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安全问题,如老年人步行速度缓慢,为了避免其在住区活动过程中遇到雨雪天气无法快速回家,可设置遮风挡雨的连续长廊与各个楼栋进行合理串联,让老人们在任何天气情况下都能安全地在住区活动;楼栋公共空间区域的设计,需要适当放大空间尺寸,并设置无障碍扶手,满足多种类型老年人的出行需求。

2.2 适老化套内空间设计

套内空间是老年人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设计过程中增加适老化设施能够有效减少老年人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这也是每个老年人对套内空间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因此,需要将套内空间设计作为提高老年人高质量生活的重点。对比普通住宅和适老化住宅设计的特点可以发现,适老化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创新性设计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适老化功能空间设计更具普适性,能够作为适老化通用设计原则使整体空间实现一体化、集约化。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行动不便,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相应的辅助工具,并确保室内空间的视线良好,便于老年人日常更好地活动和交流,且在老年人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发现。基于上述需求,需要在套内空间设计中以大空间结构体系为基础塑造完整的集约型空间,与老年人有较强关联性的空间,如起居室、厨房、餐厅等可以构成一体化空间。同时,适老化设计还需要关注不同年龄段居住者对房间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持居住空间的灵活性。普通适老化住宅设计以能够自理的健康老人为主,酌情考虑行动不便的人和幼儿,所以在主要功能空间设置上是对正常范围内的无垂直型高差和空间制度进行考虑。但专门适用于老年人的住宅,在适老化设计方面需要对老年人的特殊行为习惯加以考虑,如对借助拐杖、轮椅等辅助工具才能在住宅空间内行走的老人,该种情况下便需要尽量扩大空间的尺度,但并非单纯的比例缩放,还需要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在有限的居住面积范围内,取消利用率较低的次卧,将老年人经常使用的起居室空间放大,然后通过回路设计将起居室、卧室、阳台等室内空间进行有效串联。

2.3舒适经济原则

对于老人来说,生活空间的舒适与否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舒适的空间可以使老人的身体和心理感受到放松和舒畅。而老旧住宅存在墙皮脱落,屋面渗漏,线路老化,隔音隔热性能差等问题,为了保证住宅舒适度,一方面是要对墙进行改造,增强住宅的保温隔热能力,保证住宅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同时由于老人对噪音的敏感度增强,住宅墙体应该安装很好的隔音材料。另一方面要使居住空间和家具尺度满足老年人基本行为的空间尺度需求。在使空间舒适的同时注意经济性,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避免一味追求高保准,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开支。

2.4智能化设计

2.4.1自动呼救设施

在室内跌倒却无人救援是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一大因素。据统计,在 65 岁以上人口的意外身故事件中,跌倒因素占该年龄段意外死亡率的 33% ,排名第一。可见,老年人在家中跌倒后,如果无法进行呼救,则难以得到及时的救援,将延误最佳抢救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可在家中安置自动呼救设施,能够有效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自动呼救设施包括 2 个组成部分,即主动式呼救和被动式呼救。其中,主动式呼救利用求助按钮完成呼救,被动式呼救则是通过检测系统实施呼救。

2.4.2 远程报警装置

由于老年人往往存在记忆力减退、行动不便、视听能力下降等身体条件弱化的现象,需要对家中的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并在发生危险时及时进行远程报警,从而保护老年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例如: 忘记关闭天然气将存在爆炸的危险,忘记关窗将会出现入室抢劫等危险。远程报警装置能够为独居老年人提供智能化的安防保障,当发现危险因素时,通过远程报警,协助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健康与安全。该装置主要包括红外探测器、门磁探测器、烟雾探测器、安防监测器、智能网关设备等等,可以对独居老年人家中的各个房间进行远程监控与报警。

结束语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居家养老是国内普遍选择的养老方式,推动老旧住宅进行套内空间的适老化改造,一方面可以利用老旧住宅的居住功能,减轻换房和社会养老的压力;同时可以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提高居住的安全性。文中通过对改造老旧住宅和老人身体生理机能,生活能力发展阶段进行分析,提出改造前评估、空间安全性、舒适经济性等原则和策略,不但有利于提高的生活品质,让他们能够享受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更有利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君.居家养老模式下的适老化住宅设计分析[J].中华建设,2020(03):74-75.

[2]汪骅.刍议居家养老模式下的适老化住宅设计[J].居舍,2019(34):23.

[3]朱东琪,何攀攀,阳诗佳,王蕊.基于居家养老模式的适老化住宅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1):42-43.

[4]徐伟琴. 居家养老模式下无障碍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