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李艳青

410503197910091***

天津市万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0

摘要: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有了很大提高。对于后浇带技术而言,其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同样有着很大影响。基于此,要求施工单位能够加大对后浇带技术的重视,确保所应用的技术能够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为其提高施工质量以及稳定性奠定基础。

关键词:后浇带;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一、后浇带对建筑工程的作用

(一)减少温度收缩影响。

建筑施工过程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建筑主体中的混凝体构件由于受自身物理特点的影响,在施工中会随外部温度变化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形。如果外部气温较低,混凝土就会出现收缩,产生一种向内的压力。如果外部气温过高,混凝土会受热膨胀。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建筑混凝土构件会反复出现热胀冷缩,这一过程可以持续30d-60d。在反复的热胀冷缩变化中,混凝土构件无法承受压力从而出现裂缝,给建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一般采用直通加弯的设计,可以为混凝土提供一定的自由收缩空间,让混凝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膨胀或者收缩,大幅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少温度收缩的影响,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

(二)有助于解决建筑沉降难题

建筑施工通常包括主楼和裙楼,二者在设计时被当作一个整体,但主楼和裙楼的荷载压力是不同的,于是主楼和裙楼的连接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差,影响建筑美观性和质量。采用后浇带技术则可以有效避免二者的相互影响,减少相应的压力。建筑施工时,主楼先开始建设。在此过程中,随着楼层的不断升高会出现沉降现象,沉降会持续于整个施工过程。待主楼施工结束后再进行裙楼施工,二者承受的压力不同,施工时间不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前后施工建筑沉降基本相同。等到建筑沉降开始稳定时,施工人员就可以在两者的连接部位开展混凝土浇筑,从而消除二者之间存在的沉降差,构成一个整体的建筑,提高建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清理工作

在准备工作阶段,施工人员首先要做好施工区域的清洁整理工作,将施工面上的灰尘、砂石等清理干净,将事先预留缝里面清理干净,将缝两边的混凝土进行刮毛处理,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流程。准备工作到位能够有效控制后浇带两侧的渗水和漏水问题,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质量。

2确定施工时间

按照具体的作用不同,后浇带又可以分为温度带、收缩带以及沉降带三种。每一种后浇带施工工艺的作用不同,施工时间也不相同。对于收缩带而言,一般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建筑60d之后开始施工。主要是因为建筑混凝土浇筑后,整个砼部件处于收缩状态。等到收缩达到60%-100%,一般是60d之后再进行浇筑合适;对于后浇沉降带而言,后浇沉降带主要作用就是连接建筑和裙楼,通常在地基工程完成之后再进行施工;温度带的施工时间和收缩带类似,当然具体工作要具体对待,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工程进度、天气情况和工程材料,进行灵活选择。

(二)后浇带模板支设

模板支护是建筑后浇带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依照施工设计图、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模板支设,对两侧断面形式进行合理确定,并保证模板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由于人为原因出现施工失误进而影响工程质量。一般而言,当建筑对地下室防水有较高要求时,模板支设不应该设计成直槎形式,同时也不要在底板钢筋上进行焊接;为了提高后浇带的稳定性,避免由于侧压力的作用使模板移动,施工人员要做好模板的加固工作,可以在钢筋骨架中加设斜拉筋和水平拉筋,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固有模板支护系统的支撑效果。如果后浇带留置在墙板位置,技术人员在确定模板支护的施工方案时,应该确定好钢筋之间的距离,然后把松木板锯成小口作为侧模,缝隙处用胶带来粘贴处理;后续施工中要对钢筋进行绑扎,因此施工人员在模板支护施工操作时,可以提前留出大小合适的孔洞,孔洞的直径一般以0.6m-0.7m为宜。

(三)关于钢筋的控制

1钢筋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质量进行检查,包括钢筋的规模、尺寸、接头和间距等,不能有一点纰漏,确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钢筋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做好钢筋绑扎工作

建筑后浇带施工中会用到很多钢筋,为了避免钢筋移动带来隐患,增加稳定性,要对钢筋支架进行绑扎。绑扎时应该多使用后浇带两边马凳及垫块,并进行加密处理,增加钢筋保护层和网片的高度值。如果后浇带技术对钢筋有附加要求,施工人员可以在后浇带两边钢筋绑扎施工中一起完成附加钢筋的绑扎工作。

3钢筋焊接

施工中出现钢筋断开情形,施工人员需要对钢筋接头位置进行绑扎处理。一般而言,接头的绑扎工作要少于整体的四分之一,接头处不能超过整体的一半。

4做好钢筋除锈

钢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被腐蚀,从而出现生锈现象。施工人员在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前要先进行钢筋除锈。

(四)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1选择合适的浇筑类型

混凝土浇筑类型主要分为垂直浇筑和水平浇筑两种类型。水平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时刻观察浇筑混凝土的状态,留意模板是否有变形问题,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垂直浇筑过程中,先给浇筑材料填料,检查其是否符合浇筑质量要求。然后做好振捣工序,不同层数在实施振捣时要将其控制在40cm以内。整个施工过程要认真仔细,不能破坏浇筑混凝土,确保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处理混凝土,用水冲干净混凝土表面,保持其干净、干爽,避免风干。

2加强浇筑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尽量使用无收缩的、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材料,并且保障骨料的含量要少于1%。可以添加适量的减水剂和14%的微膨剂,只有合适的配合比才能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控制好振捣力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度,避免产生裂缝。为了避免泥浆的流失,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h再进行下一步施工操作。

3控制入模温度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不当,后期会产生新的裂痕,因此施工人员要注意浇筑过程的温度控制。试验得知,合适的温度下,新老后浇带混凝土黏合紧密,比较牢固。尤其当温度控制在10℃左右时,这时施工效果最好。

(五)后浇带完成后的保护

建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第二次振捣,促进混凝土界面结合力和混凝土密实性,保证两部分混凝土各自收缩、相互融合,平衡浆体和固体材料。同时要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后期养护质量直接关乎整个混凝土工程质量,施工人员要提高重视程度。施工单位要做好标志,设立路障牌提醒工作人员,明确后浇带在建设施工现场的位置,并保持施工部位的干净整洁,避免脏乱杂物进入施工现场,为后期养护工作奠定基础。养护工作结束之后,拆除标志。针对混凝体的最常见养护方法就是定时浇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水分。当然,在一些温度过低的地方,要停止浇水以免结冰。等到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之后,才可以在其表面进行施工作业。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混凝土浇筑后会不断失去水分,施工人员要在12h之内给混凝土覆盖上密封保持薄膜,隔绝外部空气,防止快速失水。薄膜要覆盖所有的混凝土,不能留死角。在一些温差比较大的地区混凝土会快速凝结成块,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开裂,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铺一些草袋,确保后浇带的成品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结束语

综上述,通过对我国目前建筑施工行业在钢筋混凝土的应用情况来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均会设置防止出现裂缝的应对策略,此技术便是后浇带技术。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所在地来设置恰当的方案,并且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再进行后续工作,确保整个项目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邱斌.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11):29-32.

[2]段燕.朱丽娜.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探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07):127-129.

[3]陈世贤.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J].四川水泥.2020.(06):295.

[4]刘艳芳.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居业.2020.(10):109-110.

[5]张建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优化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