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试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陈柏伍

蒙自市雨过铺中心学校 661199

摘要:新课改计划是我国基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提出的战略性计划。小学教育则是我国青少年教育之本,是每个青少年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更何况,此时我国正处于建成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教育问题自然要从青少年开始。本文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现状,对当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邓小平先生曾坦言,小学生是未来开创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中央提出要大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开始,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抓,这是一项历史性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小学教育教学鱼龙混杂的局面,有利于为当代小学生们开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小学教育又是每个学生教育生涯的重中之重,教育改革必须从小学教育开始,也只能从小学教育教学开始。因此让全国上下学生们欢欣鼓舞地教育改革开始了,但一开始新课改收到许多教育学家的强烈反对。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在进步。况且,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现状让我们不得不加速新课改的推进并实施。因此,我们要在学生们小学时期,就培养学生们“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意识,否则他们终将被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淘汰。据调查发现,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十分重要。

  1. 课程目标

在以往,我们小学教育的课程目标往往倾向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过程一笔带过、价值观养成等等,正如“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小学教育教学的课程根本目标是最终应试的高分,而非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探寻学习的乐趣,找到独特的思维模式。

在如今新课改下,我们的课程目标更加侧重于学习探索的过程,让孩子们自己参与到学习中,犹如进行一场探险之旅。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收获到了学习的乐趣,而且养成了正确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过去的教育目标可以让孩子们知道圆明园的壮丽,但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教学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一些关于这“圆明园”的纪录片,同时为学生们简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圆明园毁灭背后的故事,之后让学生们自己细细体味历史。简言之,新课改课程目标上的改变有利于学生们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1. 课程结构与内容

在以往的小学教育教学中,有语文、数学、英语(三年级-六年级)、科学(三年级-六年级)、思想品德这五大类重点学科,同时还有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但除了体育课,其它课程基本形同虚设),看似让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但其具体落实情况就是另一件事情了。暗中访问多名小学发现,讲堂里面有两张课表,一张中有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而在这张课表半覆盖的下面还有一张课程表,里面并没有音乐、美术此类课程,其中大部分课程是基本课程,还有两节体育课。

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教学要让学生们知道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校要注重学生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切不可让孩子们过早地投身于忙忙碌碌地学习生活中,而忽略身心健康发展地良好时期。

与此同时,以往的教学内容在学生们心中仿佛一个让他们望而生畏的大怪兽,而他们的学习过程则是在打怪兽,让他们害怕又疲惫。但新课改下的内容更像是一座冒险岛,其中惊喜与挑战并存,而学生们学习的过程则是在探险中学习收获惊喜。

  1. 课程实施

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教学要做到让学生们从“被迫学习”走向“主动学习”,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凝聚着这个无数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做孩子们的引路人,将孩子们带到知识的海洋,让孩子们自己徜徉其中,探索学习的乐趣与奥秘,同时鼓励孩子们多多思考,培养自己独有的思维模式。

  1. 课程评价

在以往的小学教育教学中,课程评价往往体现在学生们最终的成绩和排名以及与同地区几个学校的比较,目的在于选拔。但是新课改下,课程评价与以往相比,更加考虑到学生们的处境。

比如,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习基础很差,但学习认真、态度良好。在一次考试中,这位同学考了59分,没有及格,但是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4分,老师的这一举动提高了这位同学的分数,同时极大程度地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1. 课程管理

小学教育教学的课程管理主要体现在学生们的教材上。多年以前,全国上下小学的教材是统一的,这虽然统一了全国小学生的课程管理,但却丧失了各个学校的地方特点。

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的课程管理倾向于课程与地区特色的统一,即“因地制宜”,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做好国家教材与地方特色的统一协调关系。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大国文化,而且还能够了解自己的地方文化。

换言之,地方文化是让学生们知来路,大国文化是让学生们明未来,这两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1.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在实施这一改革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要不能忘记教育改革的初心,一定要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方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学校要考虑到学生们的体会,听取学生们可行性的意见,这将大大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滕久丰, 张鹏翼. 试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问题[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9):108-108.

[2]代静.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研究[J]. 赤子, 2019, 000(008):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