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新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对策

蔡福梅 1 韩永 2

1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中学 277400

2山东省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 277400

摘 要: 新时期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已被提到战略高度。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分别论述导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对策,多措并举,共同促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未成年人的接触面也变得多样、复杂起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自身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并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导致未成年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现在,大多数未成年人都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优裕的环境。家长的过分溺爱,使未成年人变得懒散、自私、不尊重劳动者。有些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以为只有打骂才能教育好孩子,从而导致未成年人的心理向着霸道、叛逆等畸形方向发展。有的家长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品德的教育。同时,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由此导致许多未成年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家庭的不完整使他们变得自卑、孤僻、不合群,极易产生危害未成年人自身和危害社会的情况。

(二)学校德育不健全

学校德育不健全,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学校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中小学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得学校的工作重心向“智育”转移。在老师眼中,只有成绩和升学率,导致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流于形式。另外,在课本上出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多是空洞的说教,缺乏针对性,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兴趣爱好相隔甚远,因此,谈起道德,许多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于是在学校中出现了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重知识传授,轻价值观、创造性的发展的现象。

(三)社会环境的不利因素

社会环境的众多不利因素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由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使得资本主义的腐朽的价值观念也进入了国内,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同时,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大量有害的信息文化垃圾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键入未成年人的视野中,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

未成年人缺乏思考、反省的能力,导致他们容易盲目接受外来事物,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今,大量不良信息充斥着文化市场,许多未成年人以追求新事物为潮流,而对于传统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则嗤之以鼻,甚至认为是落伍的表现。他们以崇拜娱乐明星,模仿明星的言谈举止为个性。

二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对未成年人自身和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对未成年人自身的重要性

未成年时期有家长和老师的庇护,其思想道德素质不健全或不高或许能得到谅解。然而,当他们长成青年步入社会后,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立足。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曾不止一次地告诫说“要成才,先做人”,做人才是成才的根本。现代社会中不乏许多有能力的人,他们并没有把能力用在对人民、对社会有利的地方,而是做违法犯罪危害社会的事情,其最终的下场是得到法律的严惩,这不能不让我们痛心。未成年正处于思想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未成年人成才的关键。

(二)对社会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未成年人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漫长的努力和奋斗。作为未来国家主人的未成年人肩负着国家兴旺发达的使命。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摇篮,未成年人在学龄前期的教育全来自父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家庭教育,首先父母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父母是未成年人模仿的对象,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未成年人言行的影射。如果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对自身要求不严,不仅起不到示范作用,还会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家长要以身作则,以身立教,以高尚的行为标准来影响孩子行为的养成,为其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氛围。其次,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正确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家长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方式和未成年人交流,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和自身的成长规律来制定孩子的成长计划,改变以往专制的教育方式,在重智育的同时更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家长要经常与学校联系,了解未成年人的成长状况,多与老师交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促进未成年人的成长。

(二)加强学校德育建设

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要改变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模式。其次,改善德育设施,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学校要重视校园内的德育文化建设,多宣传优秀的人物事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德育的发展。学校要联合有关部门把校园周围有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场所清除,还未成年一个洁净的成长环境。再次,学校应更换以往陈旧的德育教材,选择符合时代特色的,贴近未成年人生活的德育教材,使未成年人在德育课上能听的懂,在现实生活中能做的到。最后,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注意培养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尊重、关爱学生,根据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制定德育目标。

(三)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是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大课堂。要不断优化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优良的发展场所。首先,要大力净化社会空气,抵制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自媒体要遵守职业道德;要加大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免费开放,培养未成年人的优良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四)加强未成年人的自我教育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归根结底起主要作用的还是未成年人自身。未成年人要多主动结交品质高尚的朋友,多看励志书籍,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未成年人遇到问题要及时向家长、老师请教,防微杜渐,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另外,未成年人要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不要盲目发展自己的所谓“个性”。

总之,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才能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