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2

音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杨松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云南临沧 677000

摘要:良好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和基础。良好的学校文化也可能对学生产生潜在影响,形成正确的思想,实现更健康的成长。越来越多的学校越来越重视教育全面实施时的校园文化建设。音乐是一种促进感情、放松和审美的艺术形式。因此,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应重视音乐教育的作用,通过加强音乐教育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音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引言

在一个新时代,高校的学校文化被证明是独一无二的。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是相互关联的,进一步传授学生的学校文化。音乐和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性也逐渐清晰。以下是新时期校园综合景观的分析。学校文化是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特殊要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要求越来越多。良好的学校文化是在学生达到期望的同时使教育取得积极成果的机会。音乐与美的融合也是一个新时代的特征,丰富和丰富了自己的校园文化。

一、音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 音乐教育可使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通过音乐学习,高校的学生可以接触和了解不同风格及类型音乐带来的美好感受。音乐艺术是相通的,不同国家的音乐有不同内涵、风格特点,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背景及社会风俗有更深入的了解,拓展自身的音乐文化视野。通过对不同的音乐进行感受和体验,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及对音乐的再创造能力。(2)通过音乐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教学,音乐教学的核心是向学生传授精神和文化,因此,高校的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完成与音乐家精神上的沟通交流。随着音乐艺术的不断熏陶,学生的气质能够明显改变,思想层面变得更丰富,提升艺术修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鉴定良好的基础。(3)通过音乐学习可以释放高校大学生的压力。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竞争,如学习成绩的竞争、每一年优秀学生奖学金的竞争等,这些竞争均会给其带来较大的压力。此外,毕业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较大,如果没有对这些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会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二、音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丰富音乐教育形式

  1. 在音乐教育中,舞蹈音乐和幽默节奏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灵,使科学音乐教育反映学生的感情。审美和当代节奏也给音乐带来强烈的感染,唤起情感,影响人们在无形中的行为。因此,这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有必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可以多种形式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内容向学生播放各种形式的音乐,激发学生音乐作品,激发音乐海洋中的音乐热情,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当然,教师也可以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设计各种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感知音乐魅力,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学校文化。例如,在学习古典音乐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发挥古典音乐的作用,同时向学生传授古典音乐知识,丰富学生对古典哲学的理解。然后可以组织相关活动,让音乐天赋更高、热情更高的学生演奏既适合学生又适合校园文化的古典音乐。为了将音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还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音乐作品来学习他们的生活。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进行结合

高校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在学生掌握足够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音乐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高校的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音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音乐学习理论,对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应对知识服务体系进行完善。高校应进行智慧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将校内关于音乐的所有资源均进行优化和整合,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地查找和应用图书馆资源。

  1. 加强对音乐教师的相关培训

要加强对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培训,组建强大的人才队伍,从根基上增强高校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校方可定期开展音乐教学研讨会,鼓励本校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也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以及科学技术,融入更多不同的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校方在聘用音乐教师时,要择优选择,重视高校音乐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当下许多高等院校将音乐视为副科,音乐教师整体素质不高,自然课堂教学质量也不太理想。为了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教学体验,高校要选择专业的音乐教师,定期进行教学交流,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制定音乐课堂教学流程,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另外,可以定期调查本校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分析问题,做到及时对症下药。最好是能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整理出一套最适合学生发展的音乐教学方案,给学生带来充实的音乐教学体验。还可以举行音乐公开课,让教师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组建专业实力较强的教师团队后,充分发挥师资优势,进而带给学生不一样的音乐学习体验。

  1. 创设理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现在,大部分高校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其创造性思维。由于该门学科涉及范围较广,单纯凭借音乐教师一人之力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知识需求。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学校可组织其他学科的教师及学生一起参与教学,开展多方面的交流与沟通,使多个专业的师生共同探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的组织与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还可通过选课的方式让大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习自己喜欢的曲目类型;鼓励学生在课上、课下积极寻找和挖掘多元文化音乐资源,主动获取知识,积极参与讨论,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音乐文化能力达到“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以广阔的视野审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使自己思维的主动性得以提升,能够对异域文化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结束语

音乐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促进学生的文化发展,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道德,帮助学生巩固理想,从而实现全面发展。为了通过音乐教育改善学校文化,学校管理人员需要基于学校发展特点的灵活课程设置,同时注重学生的学校生活,组织活动,构建音乐教育平台,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教育水平。教师在关注理论教育的同时,还应通过实际措施激发学生对音乐教学的热情。这样,音乐元素就能尽可能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最后,学生们就能达到良好的学校文化。

参考文献

[1]徐静.音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J].考试周刊,2020(97):153-154.

[2]邱煜婷.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34-35.

[3]郑佳.高校音乐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现代交际,2020(14):186-187.

[4]赵涓.浅析音乐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1):28.

[5]唐禹.探索音乐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18(40):238-239.